|
发表于 2020-6-8 00:37:1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 陈琦:新媒体行业“冰与火” 四大逻辑看清背后大趋势:独立财经评论人 现如今,新媒体行业呈现“冰与火”两极态势,一方面是热火朝天的直播、短视频,另一方面是无人问津、停更转型的公号自媒体。一场古典自媒体与新兴自媒体的新旧交替,注定有输有赢,那些显眼的注脚徒增了些许悲壮与传奇。 媒体行业正在经历两大方向性变革,一个是内容创作者群体,一个是内容分发 | ' h+ D y$ b+ t( Z/ ?
& K) A7 y/ n4 V3 { 独立财经评论人
5 S! i( R- O/ o: E, v' ^$ [ 现如今,新媒体行业呈现“冰与火”两极态势,一方面是热火朝天的直播、短视频,另一方面是无人问津、停更转型的公号自媒体。一场古典自媒体与新兴自媒体的新旧交替,注定有输有赢,那些显眼的注脚徒增了些许悲壮与传奇。
0 @6 z2 j }" E% X, G) X 媒体行业正在经历两大方向性变革,一个是内容创作者群体,一个是内容分发形式。内容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内容分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这些都是基于技术迭代和商业需求逐渐衍生出的,而新媒体的从业者、内容表达、经营策略、盈利模式、发展趋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1 A/ z; r8 K4 X3 i 新媒体人的初心逻辑:从文人到商人( [1 p' Q- W% j5 G1 x
相信有一部分媒体人步入新媒体行业是抱着一颗纯洁初心的,他们耻于谈钱,渴望用文字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生理想。但经过疫情冲击和商业洗礼,慢慢发现钱很重要,于是开始尝试寻找理想和商业的平衡点。有的媒体公司会将媒体采编板块和其他营利业务进行严格区分,保证新闻事实的独立和公正,有的媒体在创立之初就设定好了拿内容做商品交易的初心。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商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在流量焦虑中变得“急功近利”。粉丝数起来后,吴晓波做了激进的商业化,接广告、搞知识付费、做电商,每条路都不错过,赚得盆满钵满。他的好友许知远曾经说过现在的自己是一个“四不像“,写专栏、出书、创业、做节目,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互联网的冲击,他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洪流,没有了象牙塔的保护。
6 }+ [3 I. o# d$ e) f: m [I],四大逻辑看清背后大趋势6 V5 w- s& M4 l5 F
6 I; D) w+ ^6 d5 l, x. y2 p" a! P* r8 a& z4 q
( p* R& Q* f+ h1 F/ n
新媒体内容的表现逻辑:从图文到直播 o& M" P+ @+ Q3 r
内容的表现形式已经从图文、音频,发展到视频和直播,且形成了以BAT、网易、搜狐、新浪、头条为核心的内容分发阵营。内容也成为各平台争抢的流量利器,现如今互联网巨头的流量竞争本质上是争夺用户时间,从增量市场转向深耕存量市场。伴随着5G 技术的普及、用户阅读习惯的转变、内容创作者的多元化,将会带来一次重大的流量迁徙,谁能做出好的产品去满足各方诉求,就有可能成为行业独角兽。
: w7 n1 ]0 Z3 A7 \ 图文和音频类型的内容创作具有一定门槛,要求创作者具备专业技能(写作、演讲),主要靠广告营收,整个市场规模不足2000亿。而短视频和直播是可以和电商深入融合的,今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所以图文和直播的市场价值不是同一量级,我们也可以从背后企业估值略知一二。除此之外,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丰富,对新媒体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型的新媒体人才更受欢迎,既要追得了热点,也要写得了软文,还要玩得转运营,还得会拍短视频。生产优质内容的新媒体人才仍然短缺,拥有一项核心技能,兼顾一些其他无需精通的技能,会让你更值钱。+ i: s) H a) Y/ J9 S
新媒体公司的经营逻辑:从自营到平台
" _6 f8 U: d- h7 X- w% |) B 新京报近期开通了入驻功能,开放了内容创作的权限,由官方记者扩大至所有自媒体人,这意味着新京报正在从一家媒体公司向平台公司转变。新媒体公司的1.0玩法是附庸在各大分发平台,相当于在别人家的土地上给别人种菜;2.0玩法是自己创建平台、自己创作内容,相当于在自己家的土地上给自己种菜;3.0玩法是自己创建平台让别人来创作,相当于让别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菜。每一种玩法代表着不同的经营逻辑,越往后意味着安全边界和盈利空间越大。罗振宇就遵循着这样的方向,从公号罗辑思维到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再到得到APP。7 t0 J( U' H% Z# [# ~; B
[I]“冰与火”,四大逻辑看清背后大趋势
9 j2 C: D1 ^9 }4 m$ d: }; a5 T! y- s' y) i* w& i: S3 @8 A, _. e |* j6 @1 W
0 |# p6 i3 C/ n
, H o3 v4 P- j( W6 B1 D
# L, l2 o. N9 I2 n: L 新媒体行业的赚钱逻辑:从单一到多元
; S" j1 v6 i. H) [( E* Z/ L 大家喜欢把不做短视频和直播的自媒体称为古典自媒体,常规古典自媒体的变现路径是通过文章吸引粉丝关注,围绕粉丝做广告或自营一些商品,凭借私域流量推送给订阅用户。现阶段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可增强互动提高购买转化率,从公域流量获取海量潜在客户,既可以直播带货,也可以当主播赚坑位费。古典和新兴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而非割裂的两种势力,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可以触达到不同的受众,积极参与到互联网巨头创造的产品红利中,以更加开放的流量思维拓宽商业变现的通道。, k6 w& F, Q+ t( O3 R) t5 b6 \& k: u5 b
盘点新媒体行业的赚钱套路无外乎知识付费(课程、会员、培训、咨询)、电商带货、流量补贴、广告投放、自营服务五大类。另外,最近看到一些财经媒体成立了MCN机构,专注于垂直领域,流量+品牌赋能、孵化有潜力的财经自媒体人,加入了新媒体产业链的上游,创新了商业模式。
: x' V- H# D4 ~ A& C" s 个人认为,疫情之后的新媒体行业会发生几个大的变化:7 B- M7 L; H ?) l
1.更加注重商业化,深耕私域流量变现,持续探索盈利性业务的边界
8 |* _" r+ }6 P3 O9 n 2.兼职创作者会越来越多,全职记者跨行转型变身斜杠青年
* x6 k, n8 s4 i% B! K 3.品牌方在新媒体上的市场推广预算大幅削减,倾向品效合一的直播带货,具有IP人格魅力的KOL会更有竞争力1 _( M+ v: j( T* [; {
4.内容创作呈现娱乐化、大众化的趋势,参差不齐的创作者使得新媒体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各分发平台会加大原创版权保护
8 X$ y' H9 G; m# _4 x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名家专栏。
8 Q$ J/ D/ ^# H# b8 W
/ p q# ~) \-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