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17 16:22:19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粤开:大势研判——再融资释放利好 逆周期持续发力:再融资新规落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再融资新规出台,发行条件放松 2月14日,再融资新规落地,新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再融资松绑: (1)取消发行方限制条件: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 (2)放宽发行价下限: |
' _' {" L# s1 b; C# G! v . c% ?( }! o9 I8 a6 d
再融资新规落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G$ L7 |8 _8 g# }! |% r1 i" C (一)再融资新规出台,发行条件放松: O& Z2 U& N1 a
2月14日,再融资新规落地,新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再融资松绑:: U' I; G$ [- x3 d
(1)取消发行方限制条件: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 ?4 l) ^: C, W5 Y, a
(2)放宽发行价下限:发行价格从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9折降到8折;定价基准日可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或者发行期首日;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w' A F0 C$ J0 o& v
(3)投资者退出机制灵活:锁定期由12/36个月大幅缩短至6/18个月,且减持不受限;
% d' O# A2 `/ P (4)提高发行规模上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非公开发行拟发行股份数量占总股本上限由20%上调到30%。" {% G, M. U4 L; ~+ Z5 Z2 F
与2019年11月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新规调整如下:(1)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20%上调到30%;(2)在新老划断的确认时点,由获取批文调整为发行实际完成;(3)强调加强对“明股实债”违法行为进行监管。
+ h, D7 Z1 }$ e+ D. J4 s* `: D (二)再融资新规对资本市场影响; {, u2 @6 Z- L S0 T
再融资松绑在估值理论和实体经营两个方面支持公司估值提升。在估值理论方面,DCF估值模型中,以企业平均资本成本(WACC)作为折价率对每年净利润贴现,WACC随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企业估值拉升,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是市值合理拉升的好机会。在实体经营方面,锁定期缩短、单票参与门槛降低、市场化发行都增强了定增投资的吸引力,为企业投资生产提供了更多机会资金,也能帮助企业维持合理短期资产负债率提高刚性兑付能力,保证再投资资金链稳定。
, \& J8 V" J6 S, Y: v3 O 融资发行方竞争更加激烈。和2014年国九条时期相比,鼓励中小企业行业整合引入战略投资人的初衷没变,但是现在的筹资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再融资门槛降低,将会有更多筹资项目涌现,将会引导发行更加市场化,届时投资者会青睐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盈利能力仍是检验标的的最重要指标,较高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最为受益。0 Z2 [( L, s+ ~( _) W' b
大势研判:再融资释放利好,逆周期持续发力
: Z* r" Z) Z' n) |$ ~ (一)后续市场将如何演绎
" |2 I0 f \7 i H7 {2 f 后续走势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x' Z& A, K9 E
第一,指数强势,继续向上拓展空间。随着事件性因素扰动逐渐削弱,指数仍将回归原有的运行趋势,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及企业盈利回升,我们更看好上半年行情。以沪指周k线2018年初的高点与2020年春节前高点连线,得到一条下降趋势线,如果近期指数反弹突破这条下降趋势线,那就证明指数走势较强,如果按照头肩底的形态测算,继续上攻的目标位大概在3300点区域,同时这也是前期高点所在区域。+ O4 Q4 x( l' v1 o
第二,快速回补缺口后市场进入整固阶段。市场在强势的政策护盘、北上资金大幅流入以及部分基金回购等方面的利好影响下,快速回补上方缺口,随后市场将进入到整固阶段,大概率将围绕3000点区域整固(按照18年初高点3587与19年初低点2440点来计算,二分之一位大概在570点,用3587减去570点,得到3000点区域)。
7 |) ]% ^; p- b N5 y( u4 E0 \ 第三,指数有技术性调整可能,但幅度有限。市场正在逐步修复由于事件性影响带来的快速下跌,连续上涨之后也存在一个再度确认的过程,指数面临技术性调整的预期,但我们认为这个调整的幅度有限:从政策面来看,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望持续发力;考虑到业绩报告的发布时间,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依旧具备比较好的操作机会。7 p \( x( G$ s. W: F4 x: ^, X
(二)行业配置:再融资松绑+逆周期调控受益标的4 D9 V8 J+ \- m6 ?
(1)再融资政策松绑,资本市场迎来利好. x% t! ^% s4 w" p5 ^& l$ J8 w2 g
从筹资方来看,受益最大的是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看好TMT行业和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公司。这些公司体量小、有些甚至没有实现经营利润,但是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间接融资相对困难,融资需求大,定向增发是较为适宜的融资方式。可以关注低估值、重研发、先进制造业相关的成长型个股。- F9 Y: p* ]8 a
从承销方来看,受益最大的是券商板块。定向增发的节奏受政策引导,2014年国九条出台后,定增额呈上行态势,单月定增额一度创下历史新高218亿元,2017年再融资收紧后,2018年至今的单月定增额再未突破100亿元,去年的月平均定增额仅为20亿左右。再融资边际放宽后,证券公司承销业务有望再度放量。
. O8 s7 b/ C4 }1 M0 W- e5 W (2)逆周期调控有望持续发力,关注受益板块机会
h8 M8 ~2 }& Z& g8 p5 K2 K$ e 短期经济面临一定考验,逆周期调控有望持续发力,稳定民生的相关板块及周期行业可重点关注:3 {) \. K. U* u; _( C3 r
农林牧渔与食品饮料或能延续去年涨势。首先,2020年年底生猪生产规模尚且不能达到正常水平,CPI短期承压,为支持食品供给、维持食品价格涨幅,相关政策有望出台,板块随之受益。) A- L* r; p- i- I+ |4 J4 i
左侧布局制造业及周期板块。制造业的短期业绩承压,但随着事件性因素得到控制,复工会逐步弥补短暂缺失的需求,后续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密切关注复工进程。如果再加上未来可能存在的逆周期政策加力,这些板块存在需求补偿性恢复的驱动。. G- x8 ]* O9 \: I% h1 e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策节奏变化、上市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V* o( S. |0 c. q6 |5 h0 p& U
' S+ D1 f7 a/ g/ I* N 1 z) G2 \( v1 r# Y
- D- j( r. W0 y4 u
p& F/ B: Y, F" y7 y' G8 A) x 以下为正文部分# E5 Q- c1 K- q( l% X
一、再融资新规落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O$ \ t+ Q. c+ B# _ (一)再融资新规出台,发行条件放松- `! a% w8 Z6 i9 s+ B4 x6 m( ]
2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关于修改;的决定》、《关于修改;的决定》,新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再融资松绑:" p$ t- M) k. A. `+ ~; R# C
(1)取消发行方限制条件: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 K! W: {) h, d! a; A* e6 m$ A
(2)放宽发行价下限:发行价格从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9折降到8折;定价基准日可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或者发行期首日;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4 l9 O6 F6 J% n, _' b4 G2 f (3)投资者退出机制灵活:锁定期由12/36个月大幅缩短至6/18个月,且减持不受限;" K" {2 P2 v+ c& d+ d3 ]5 N- P( X2 g
(4)提高发行规模上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非公开发行拟发行股份数量占总股本上限由20%上调到30%。, {2 L; W$ B. z4 X% ^
与2019年11月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新规调整如下:
4 q: Q& u) G9 R5 Q (1)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20%上调到30%;
0 }# ^ \% }4 Z% x4 _8 J6 H (2)在新老划断的确认时点,由获取批文调整为发行实际完成;
6 U. J6 H4 ?( ^) \, r% ^' D (3)强调加强对“明股实债”违法行为进行监管。
" F, i2 s/ F# c$ e$ m' ~ (二)再融资新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i# s& g6 g. @- D) g; I. U; \
再融资边际放款的时点与宏观环境密切相关,疫情影响加重了经济周期性探底的不确定性,虽然逆回购利率、银行间质押及拆借利率不断下调,但由于通过贷款利率下调提升的企业盈利空间有限,货币向信用的传导机制还有待加强,继间接融资后企业直接融资有关规定再度放松,有望加强对企业的流动性支持,帮助企业摆脱融资困境。
) @3 P3 j5 P. |) c) R
: p5 ^# ^- `, P* W
0 o* n! A7 j8 q3 o2 a 再融资松绑在估值理论和实体经营两个方面支持公司估值提升。长期以来,我国直接融资比例不仅低于美国、英国等直接融资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低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经营发展,也影响同一企业不同条件下的估值模型。在估值理论方面,DCF估值模型中,以企业平均资本成本(WACC)作为折价率对每年净利润贴现,WACC随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企业估值拉升,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是市值合理拉升的好机会。在实体经营方面,锁定期缩短、单票参与门槛降低、市场化发行都增强了定增投资的吸引力,为企业投资生产提供了更多机会资金,也能帮助企业维持合理短期资产负债率提高刚性兑付能力,保证再投资资金链稳定。
, S/ r- G& m9 i4 d 融资发行方竞争更加激烈。和2014年国九条时期相比,鼓励中小企业行业整合引入战略投资人的初衷没变,但是现在的筹资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再融资门槛降低,将会有更多筹资项目涌现,将会引导发行更加市场化,届时投资者会青睐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盈利能力仍是检验标的的最重要指标,较高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最为受益。
5 G5 O0 O+ s0 i. [- ` 二、大势研判:再融资释放利好,逆周期持续发力
% G* j0 I2 }4 G1 d0 n+ O (一)后续市场将如何演绎
i! ^5 Y) p& ~* j3 z0 b 连续上涨之后,沪指距离回补上方缺口仅有一步之遥,然而盘面目前呈现出一定的震荡走势,后续指数将如何运行成为市场关心的重点,下面我们将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对后市进行判断,后续走势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J) s! Q3 L/ ] Z5 C h
第一,指数强势,继续向上拓展空间。随着事件性因素扰动逐渐削弱,指数仍将回归原有的运行趋势,根据我们2020年年度策略报告《布局正当时,拨云将见日》的观点,我们更看好上半年的行情:从政策的角度看,稳增长的政策有望在岁末年初密集出台,对行情形成一定程度的激化;从盈利的角度看,盈利增速有望回升,从而形成更为确定性的行情演进。
5 {1 `7 ?, W5 S( ]0 B5 V 以沪指周k线2018年初的高点与2020年春节前高点连线,得到一条下降趋势线,如果近期指数反弹突破这条下降趋势线,那就证明指数走势较强,如果按照头肩底的形态测算,继续上攻的目标位大概在3300点区域,同时这也是前期高点所在区域。
- _' l6 W `! t: Q" v+ o2 x 第二,快速回补缺口后市场进入整固阶段。市场在强势的政策护盘、北上资金大幅流入以及部分基金回购等方面的利好影响下,快速回补上方缺口,随后市场将进入到整固阶段,大概率将围绕3000点区域整固(按照18年初高点3587与19年初低点2440点来计算,二分之一位大概在570点,用3587减去570点,得到3000点区域)。
1 V K2 ^; J0 x* @0 C 9 R* ~! V9 I& i) @8 d

. g( O1 a2 K5 T 第三,指数有技术性调整可能,但幅度有限。市场正在逐步修复由于事件性影响带来的快速下跌,连续上涨之后也存在一个再度确认的过程,指数面临技术性调整的预期,但我们认为这个调整的幅度有限:" V2 g( Z; C8 e8 b, Q1 a
从政策面来看,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 A+ v/ X; C/ K. J0 V$ S! V 考虑到业绩报告的发布时间,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依旧具备比较好的操作机会。业绩窗口期,年度业绩符合预期和超过预期的公司都会有不错的表现,例如金融改革热点的券商板块,再融资新规出台后获重大利好,若年报业绩预告中营收利润可以在三月兑现,股价有望再度受益,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依旧具备比较好的操作机会。 d# N- L. ]; w
(二)行业配置:再融资松绑+逆周期调控受益标的- [) r2 Z9 w& g9 I! {/ {
行业配置我们建议如下:
" Q5 c# M' z' [/ Z3 g6 W7 { (1)再融资政策松绑,资本市场迎来利好# y. c O; R" ]- v/ b+ d" S2 C
从筹资方来看,受益最大的是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看好TMT行业和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公司。这些公司体量小、有些甚至没有实现经营利润,但是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间接融资相对困难,融资需求大,定向增发是较为适宜的融资方式。投资者可以关注低估值、重研发、先进制造业相关的成长型个股。
+ k9 b& Q+ q& R/ J9 w3 p 从承销方来看,受益最大的是券商板块。定向增发的节奏受政策引导,2014年国九条出台后,定增额呈上行态势,单月定增额一度创下历史新高218亿元,2017年再融资收紧后,2018年至今的单月定增额再未突破100亿元,去年的月平均定增额仅为20亿左右。再融资边际放宽后,证券公司承销业务有望再度放量。: h+ w+ O( S; H
(2)逆周期调控有望持续发力,关注受益板块机会
, d7 d! z* G2 E2 a. O7 J 短期经济面临一定考验,逆周期调控有望持续发力,稳定民生的相关板块及周期行业可重点关注:5 B2 _5 Q# f1 L# t7 T" [2 F: i
农林牧渔与食品饮料或能延续去年涨势。首先,2020年年底生猪生产规模尚且不能达到正常水平,CPI短期承压,为支持食品供给、维持食品价格涨幅,相关政策有望出台,板块随之受益。' b4 A! j$ X. }$ g
" a& W0 V$ _4 U: [0 p8 ^ 8 ~& d/ }8 G& K2 }# R8 }
左侧布局制造业及周期板块。制造业的短期业绩承压,但随着事件性因素得到控制,复工会逐步弥补短暂缺失的需求,后续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密切关注复工进程。如果再加上未来可能存在的逆周期政策加力,这些板块存在需求补偿性恢复的驱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