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15 01:35:1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融界首页 金融投资报:格力平安巨额回购 为何掀不起一丝涟漪:最近市场人气低迷,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跌到了自己都无法容忍的地步。日前,格力电器(行情000651,诊股)发布了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为30亿至60亿。也有正在进行的大手笔回购,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4月初公告已回购近60亿元公司股票,按照中国平安的计划,本次回购截止日期为2020年4 | 6 x" h w. }( O: S C) q
' T' |' c' T% I1 z3 C
最近市场人气低迷,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跌到了自己都无法容忍的地步。日前,格力电器(行情000651,, Y, K, M; X" R: ^7 m$ U. r: g
[color=]诊股) ~ ~' L( _# J/ u' a$ S5 b( V" o
)发布了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为30亿至60亿。也有正在进行的大手笔回购,中国平安(行情601318,8 F' P5 k3 n$ q' Y1 p2 t
[color=]诊股, w; E. x& X* L; m; \
)4月初公告已回购近60亿元公司股票,按照中国平安的计划,本次回购截止日期为2020年4月28日,回购金额上限为100亿。; `8 u" M3 _* ?9 m) d; I
上市公司开始巨额回购自己的股票,一般发生在股价比较低迷的时期,公司认为股价低于实际价值。很多投资者对美国股市过去多年上市公司的回购津津乐道,因为很多公司回购注销股票以后,总股本减少业绩相应增加,相对的股东分红也增厚了,因此美国投资者很欢迎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但是,在A股市场回购却并不多见,因为中国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投资风格不太一样,海外投资者喜欢现金分红,而A股投资者更喜欢送转股。在这种情况下,A股公司很难有回购注销的动力,市场也不一定买账。
0 s9 e- m$ N M, r& } A股上市公司回购从什么时候开始受到鼓励的呢?2018年年底到2019年,管理层大力鼓励上市公司回购。但是这样的回购是不需要注销的。2018年11月,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明确指出,回购股份可以当做“库存股”保留,在日后有资金需求时可用作出售、发行可转债、股权激励等。也就是说,现在A股很多公司虽然叫回购,其实更像是增持。由于这部分股份随时可以重新变现,因此市场还是比较忌惮日后的抛压压力。一般来说,以减少注册资本金也就是注销形式的回购是比较受欢迎的,但这样的公司不多,且回购注销的比例非常小,即便有公司推出这样的计划,市场反应也未必好。
- P/ R. J: M" x6 Z 诚然,回购对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公司的股价趋势很难出现扭转。中国平安、伊利股份(行情600887,0 ^- K( V6 ^) z' E8 ~! V
[color=]诊股; T; C$ x. j% `% Y+ S7 v
)、美的集团(行情000333,
: x) J* r; m& |[color=]诊股
0 T/ F" |1 S! W. y* x& k- O7 w( a)等曾经大手笔回购的公司股价之所以能支撑住,还是因为这些公司基本面不错,和回购基本没多大关系。如格力电器,虽然公告了最高60亿的回购,但同时其业绩也在下降,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此外,由于市场整体趋势的原因,不是一两家公司回购可以让趋势逆转,因为A股的涨与跌从来和一两家上市公司没有关联。一旦趋势形成,大家都会跟随潮流,所以A股为什么经常是齐涨齐跌,都是情绪化使然,即便是机构也可能是“资金机构化,操作散户化”。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变了味的回购最多是锦上添花,很难雪中送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