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4 23:51:5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债市行情 央行出手宽信用 债市牛熊转换——6月初债市下跌点评: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港股06837)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 | , _4 l& _5 N/ j- Q
+ C7 S+ z0 s4 R2 G+ [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行情600837,2 a+ t1 J+ J& j! X4 ~0 P
[color=]诊股1 O5 m; P* O( w7 k B6 Z
)(港股06837)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1 ~$ ^6 X( Q; R$ D* p
% i1 L1 V# u1 s; F9 S
/ I9 g w8 Z, T O z
央行出手宽信用,债市牛熊转换. [* z$ P' a( S. i/ B. \# z# \3 V
——6月初债市下跌点评
5 z3 _3 [ i( X' c/ L& q5 Q* X (海通固收姜珮珊)
, k5 S% A% I) s o6 C j! g 概要7 U3 z* G' m: L
[U] 央行出手宽信用,债市大幅下跌。6月1日央行等多部委发布三份文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延长还本付息政策,设立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用400亿再贷款撬动3.7万亿本金;第二,提高信用贷款比重,设立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用4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信用贷款;第三,银行贷款不出表,央行不承担信用风险;第四,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第五,支持大企业发债融资,引导信贷资源从大企业转向小微企业,从地产平台转向实体经济。央行新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SPV向银行提供资金用于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延期贷款,相当于绕开宽货币直接宽信用。受此影响6月2日债市大跌,关键期限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平均上行11BP和16BP,其中3年和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6BP和19BP。 货币不至于转向,但已边际收紧,资金中枢抬升。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两项新的政策工具和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政策工具并不矛盾,为了减小3.7万亿延期贷款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央行将通过货币市场等方式保持银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但也要求金融机构防范资金空转套利风险。当前债市杠杆率并不高,再加上资金中枢抬升,5月非银杠杆也有所回落,其中广义基金和保险的杠杆率均位于近几年同期低位,但券商杠杆回升至近四年同期新高。我们认为,在央行推动宽信用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不至于立刻转向紧缩,但为了防止资金空转和套利,也需要边际收紧,将资金中枢向上抬升并接近政策利率。18年1月本轮牛市开启至疫情爆发前央行7天回购利率与R007利差均值为30BP,这意味着央行不降低逆回购利率的情况下,R007货币利率中枢有望回归至1.9%左右,较5月均值抬升28BP。 宽货币宽信用,债市趋于震荡。我们在5月10日《债市牛熊转换,短债优于中长债(从19年上市银行年报看LPR)》报告中明确提出5月债市处于牛市和熊市的转换期,并在5月24日《政府工作报告对债市的影响》中分析到债市正在向宽货币宽信用过渡,宽信用下,宽松对债市难言利好,长端利率较难破前低。从货币-信用的政策组合来看,宽货币紧信用意味着利率债迎来大牛市,而宽货币宽信用的组合下,利率债趋于震荡。3月以来社融信贷增速明显回升,债市走向宽货币宽信用时期,利率趋于震荡。 债市处于牛熊转换期,长端利率较难突破4月低点,建议防范风险为主。一是基本面对债市利好渐消,5月以来供需两端均继续改善,领先指标社融信贷持续超增,PPI同比将见底,长期通胀风险抬升。二是6月供需格局并未明显改善,6月政府债券供给量为年内次高,资金利率中枢抬升影响非银债券需求。三是社融-M2增速差或将于4月见底,预示后续债牛渐入尾声。四是三个牛尾高频信号中,有两个已触及前高(30年国债成交量占比和R001成交量占比)。 若十年国债利率突破2.9%~3.0%、十年国开利率突破3.2%~3.3%则有一定吸引力。从贷款比价角度来看,十年期国债利率中枢为3.0~3.1%,十年国开利率中枢3.3%~3.4%。从期限利差角度看,我们预计R007短期利率中枢在1.9%左右,对应5年国开利率中枢2.92%、10年国开中枢3.21%,对应10年国债中枢2.91%。
) C( D- [& B; f: z; u[/U] 第一,央行出手宽信用,债市大幅下跌
; y2 x$ ~* G# O! f, ` 央行等多部委6月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6 m% \0 `" ~" b+ o 1.延长还本付息政策,出台贷款延期支持工具,400亿元再贷款撬动3.7万亿本金。一是将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预计可覆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二是设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预计可以支持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
4 }6 P& i7 O: D) S0 V 2.提高信用贷款比重,设立信用贷款支持计划,4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信用贷款。央行指出目前中小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占比只有8%左右,为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设立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央行向SPV提供4000亿再贷款资金,SPV和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合同,从6月起按季度购买地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40%,资金期限是一年,贷款期限不少于6个月,可带动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去年3000多亿)。这相当于央行向银行发放的小微信用贷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资金。
! t( U) U2 t$ V+ y3 G 3.银行贷款不出表,央行不承担信用风险。央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激励,但不直接给企业提供资金,企业支付的利息归放贷银行所有,同时信贷风险也由银行承担,在合同到期以后地方的商业银行再向SPV购回40%的贷款。
; w9 p; \% b9 W% Z6 U- K 4.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要求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政策性银行要把3500亿的专项信贷额度落实到位。( P( i5 |7 H/ A! p# V0 F
5.支持大企业发债融资,引导信贷资源从大企业转向小微企业,从地产平台转向实体经济。央行指出,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转变经营理念,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要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支持大型企业更多发债融资,释放信贷资源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3000亿元。
7 U. \" _2 k3 F8 b
( s$ K. h, A+ Y. s% w
' k8 G3 F( G$ V3 v9 h6 [; P% d
央行新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SPV向银行提供资金用于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延期贷款,相当于绕开宽货币直接宽信用。1 e+ [ a* K/ I. O
受此影响6月2日债市大跌,关键期限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平均上行11BP和16BP,纷纷回到了3月下旬降IOER以前的利率水平。其中1-5年期债券跌幅最大,3年和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6BP和19BP。8 ?4 E2 l4 u. U& p2 R5 [
, A6 v9 O" ^3 D. @
# `/ g( G1 t" k* m( k
第二,货币不至于转向,但已边际收紧,资金中枢抬升
2 W- w; T1 A( B4 K5 A' R 央行在6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两项新的政策工具和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政策工具并不矛盾,无论从性质上和规模上都谈不上量化宽松,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3.7万亿延期贷款量很大,短期对银行的流动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民银行将通过货币市场或其他方式保持银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但也要求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要防范资金的空转和套利风险。. F: ~# p% e$ N) I/ `% l9 c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同样强调要防止资金空转,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也提示了债市杠杆率上升的风险。当前债市杠杆水平如何?从债市整体杠杆率来看,由于银行未明显加杠杆,债市杠杆率并不高,但非银杠杆有所抬升。但随着5月资金中枢抬升,非银杠杆也有所回落。广义基金杠杆率在4月创2013年以来同期新高,但5月环比回落5个百分点、位于近6年历史次低位;保险杠杆也继续回落,但券商杠杆同比继续回升至近四年同期新高。而从每日高频数据看,4月以来R001成交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R001成交量占比(20日MA)在4月下旬与12年牛尾高点相当,但5月以来明显回落。
9 S/ w [3 R E( ]9 K7 n: { 我们认为,在央行推动宽信用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不至于立刻转向紧缩,但为了防止资金空转和套利,也需要边际收紧,将资金中枢向上抬升并接近政策利率。目前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为2.20%,18年本轮牛市开启至疫情爆发前,央行7天回购利率与R007利差均值为30BP,这意味着央行不降低逆回购利率的情况下,R007货币利率中枢有望回归至1.9%左右。R0071.9%的水平将较4月均值抬升33BP,较5月均值抬升28BP。
) E! j! t4 p, G% ` : z9 ~. X. g4 }, s# n9 Q: g3 u
1 ]8 Z( l$ e( a5 x& u% I
第三,宽货币宽信用,债市趋于震荡
. G8 O. D; y- r8 p5 [ 我们在5月10日《债市牛熊转换,短债优于中长债(从19年上市银行年报看LPR)》报告中明确提出,5月债市处于牛市和熊市的转换期,基本面、供需等因素制约长端利率下行,因此短债优于中长债。并在5月24日《政府工作报告对债市的影响》中分析到:当前债市正在向宽货币宽信用过渡,宽信用下,宽松对债市难言利好,长端利率较难突破前低。" M% k9 d# v9 W2 W
从货币-信用的政策组合来看,宽货币紧信用意味着利率债迎来大牛市(如18年),而宽货币宽信用的组合下,利率债趋于震荡。3月以来,社融信贷增速明显回升,这意味着债市走向宽货币宽信用时期,利率趋于震荡。& w( q" K7 C; o: i7 H m, ^4 v/ `
" ^2 ^) u/ `6 ^8 \0 s/ q* v
& c3 Z6 e1 j3 k5 w1 h. o
第四,债市处于牛熊转换期8 \( C) m/ G4 D2 k0 U! m* I
基本面对债市利好渐消。5月以来供需两端均继续改善,发电耗煤增速大幅回升转正,主要行业开工率普遍上行,35城地产销量降幅继续收窄,乘用车批零增速较4月一升一降。从GDP领先指标社融来看,社融信贷持续超增,预示2季度以后的经济增速有望缓慢回升。从通胀来看,虽然前期油价暴跌、供给修复快于需求使得PPI位于通缩区间,但PPI同比低点或在4-5月而后降幅收窄。长期来看,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放水幅度前所未有、美欧金融监管放松、逆全球化风声再起,长期通胀风险抬升。
$ S) f* R2 X9 J9 s+ x$ ?9 W 6月供需格局并未明显改善。从供需来看,5月中长期债券需求转弱,仅超长期债券需求旺盛,我们预计6月政府债券供给量为年内次高,银行、保险等配置户的政府债券配债需求会对政策性金融债形成挤出效应,资金利率中枢抬升制约债市杠杆率攀升,进而影响非银债券需求。
& V) ?( E$ {% A/ ?! n7 e ; I3 s6 J5 y& Y* T
) n8 H: v; }0 {+ |; K8 R
社融-M2增速见底预示债牛尾部。从广义资金供求来看,社融-M2增速一定程度可以代表资金供需缺口,且自2011年以来领先债市拐点,例如,12年5月社融-M2增速差见底,领先债牛结束2个月;15年7月该指标见底,领先债牛结束13个月;18年12月该指标阶段性见底,领先债市阶段性调整2个月;我们预计社融-M2增速差将于4月见底,预示后续债牛渐入尾声。
. S$ m, D9 d. G: o6 }3 \3 o 三个牛尾高频信号中,有两个已触及前高。从债市牛转熊的三个领先信号来看,隐含税率还较为安全(5月下旬压缩至9.4%,创19年2月以来新低),但30年国债成交量占比在4月中上旬突破历史新高,R001成交量占比(20日MA)在4月下旬升至89%,与12年牛尾高点相当。
# ^; a% h, ^% s4 N2 S) T
- R I4 S) @, y8 c) W
2 Z$ L# w! W7 d) @
第五,利率调整到什么位置明显有吸引力?
8 E* T o( e% Q 从贷款比价角度来看,1季度一般贷款利率5.48%、较19年4季度下行26BP,假设2季度下浮20~30BP,扣除税收和资本占用后的利率是1.8~1.9%。近十年10Y国债与贷款利率的平均利差为120BP,则意味着十年期国债利率中枢为3.0~3.1%,十年国开利率中枢3.3%~3.4%。$ r4 f" ~/ l" L4 W
从期限利差角度看,我们预计R007短期利率中枢在1.9%左右,2002年以来,5年国开与R007利差中位数102BP,10年-5年国开利差中位数29BP,则对应5年国开利率中枢2.92%、10年国开3.21%,对应10年国债2.91%。
5 F" x$ M6 T1 Z) n 总结而言,我们依然认为当前债市处于牛市和熊市的转换期,因此长端利率较难突破4月低点,建议防范风险为主。若十年国债利率突破2.9%~3.0%、十年国开利率突破3.2%~3.3%则有一定吸引力。
8 S9 Y( R( F6 y" \ o0 ]$ _1 u
( v$ I; a g8 a, a+ G$ @8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