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1-18 14:51:5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股申购时间规定 皮海洲:新股频频破发下的三个“不是”:今年11月堪称A股市场新股的“破发月”,继11月6日,科创板新股久日新材(行情688199,诊股)、昊海生科(行情688366,诊股)双双破发之后,科创板新股容百科技(行情688005,诊股)、杰普特(行情688025,诊股)、天准科技(行情688003,诊股)相继加入破发的行列,到11月11日,主 |
6 J: @5 d3 ^! g8 s }6 e* j . b& l O9 _3 ]4 T' l8 \
今年11月堪称A股市场新股的“破发月”,继11月6日,科创板新股久日新材(行情688199,- I, k: I( n: E7 e
[color=]诊股$ }5 I* ^) D# d
)、昊海生科(行情688366,
2 m0 p0 \: c2 k" f% ^$ l) a[color=]诊股
5 A2 r( w/ E, \9 `- @ v5 ~)双双破发之后,科创板新股容百科技(行情688005,7 _+ ?5 S. h/ Z
[color=]诊股
5 M& O& m3 d1 a; i2 ]! H% Y M. B)、杰普特(行情688025,
% p2 M! n. }2 H- n[color=]诊股
4 j* Y X! U+ R0 B: J)、天准科技(行情688003,& c" T8 J: m+ o+ t8 @. X
[color=]诊股8 m& {% ?8 }1 N, A" _; ` u0 f
)相继加入破发的行列,到11月11日,主板新股渝农商行(行情601077,
0 N" _( ?2 D& n& g& {[color=]诊股0 ]5 F# Q- ^5 o- |0 |5 G
)也加入到破发的行列。此外,还有数只新股在破发的边缘挣扎。
4 u( k& q# c. ~: y3 {: S3 \ 新股接连破发,在A股市场较为少见。因为A股市场有一个劣习就是炒新,不论新股质量好坏,只要有新股发行,就争相认购;只要新股上市,投资者就积极买进,以至于造成打新必赚,炒新必赚的现象。只要新股上市之初,抢到新股筹码的,基本上是稳赚不亏,因为一只新股上市,通常都有十几个涨停板,最多能达到30个涨停板。正是基于这种炒新劣习,新股上市很少有破发的,破发通常都是一轮暴炒过后,股价慢慢回落,半年或一年之后,这些股票开始出现破发现象,但这些股票已经变成了次新股,与新股上市破发,或新股上市之初破发是两回事。# z ^$ j3 N/ B
也正因为新股破发现象在A股市场较为少见,所以新股破发在A股市场是一件大事。每逢有新股破发,市场就会呼吁放缓新股发行节奏,或暂停新股发行。在过去也确实出现过管理层因新股破发而暂停新股发行来进行救市的情况。正因如此,新股破发被视为一种信号,一些市场人士也对此作出各种各样的解读。
: p5 j3 ~2 H, m/ ` 不过,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已经是“老皇历”了,新股破发的信号并不灵验了。毕竟近年来,管理层一直奉行新股发行常态化,同时,价值投资也慢慢地深入人心,市场投机炒作之风有所遏制。加上今年科创板的推出,科创板的新股发行更加市场化,而且新股上市之初放开了涨跌幅的限制,这给炒新者带来了不小的投机风险。6 N* A& w8 z7 j+ J+ a' {9 M/ ?3 ^1 t: f
正因如此,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来说,新股破发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不仅有利于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同时它本身又是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加的一种表现。市场需要避免作出错误的解读。在这个问题上,三个“不是”需要引起投资者重视。
8 r3 M! D! O! a: c0 M# a" T 首先,新股破发不是买进破发新股的信号。新股破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股票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存在问题;又比如,新股的发行价偏高,破发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情况下,新股破发只是下跌途中的一个过程而已,并不是买进的信号。如日久新材的发行价就达到了66.68元,昊海生科的发行价达到了89.23元。由于发行价偏高,因此破发并不一定是买进的信号。即便是渝农商行,其发行价7.36元较其H股的市价来说,也是价格翻倍,买渝农商行A股显然不及买H股更有投资价值。
' L# b( S; Z$ f 其次,新股破发不是股市抄底的信号。破发曾经被认为是行情低迷的标志,所以新股破发被视为是抄底的信号。但如前面提到的新股破发原因,新股发行价偏高、公司基本面存在问题等,不要简单地认为是股市低迷导致了新股破发。- S) D/ T3 v" P; A9 Z( A Y
此外,新股破发不是管理层放缓IPO或暂停IPO的信号。在过去某个时期,新股破发了,管理层确实会放缓IPO节奏,甚至叫停IPO。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市场信心低迷,股市需要救市。但目前的情况不同,股市并不存在救市的需求。而且从新股发行来说,近两年来,管理层一直实行的是新股发行常态化政策,如果不是特别情况,管理层显然也不会因为新股破发而放缓IPO节奏或暂停IPO发行。毕竟在成熟的股市里,新股破发是常见现象。如香港股市去年新股破发比例高达70%,今年也有50%左右,但这丝毫不影响香港股市的新股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