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回复: 0

[理财帮帮帮] 科创板配套业务规则 郭施亮:实施面值退市规则 需有完善配套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8 14:50:4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创板配套业务规则 郭施亮:实施面值退市规则 需有完善配套措施:“在上市公司提出主动退市同时,更需要做好与投资者沟通协商的准备,回购价格更需要合理化,以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在IPO发行常态化的背景下,提升股票市场退市率,实现优胜劣汰,这是让股票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A股市场中,退市率较低,长期下来,股市上市率与退市率处于长期失衡的状态,由
6 h3 h2 f( H# k5 y. h$ p; m
        9 t8 H- R, [( w4 J0 `
        “在上市公司提出主动退市同时,更需要做好与投资者沟通协商的准备,回购价格更需要合理化,以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0 f# U. D3 v. _* e! N8 U; T2 C# \        在IPO发行常态化的背景下,提升股票市场退市率,实现优胜劣汰,这是让股票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A股市场中,退市率较低,长期下来,股市上市率与退市率处于长期失衡的状态,由此导致股票市场的投资活力大大降低。2 a; s/ L& Z  g
        近年来,A股市场退市率有所提升,从近年来实现退市的上市公司情况分析,面值退市制度,已经逐渐成为当下提升股票市场退市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A股市场的退市率水平分析,仍与同期股票市场的上市率存在显著的差距,由此可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持续增加股票市场退市率就显得尤为重要。9 B9 L8 Z; h5 R" D6 O5 E: G
        按照现行A股市场的退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每股收盘价格持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水平,将会有面值退市的风险。事实上,自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触及面值退市的风险,但从已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股票来看,却多集中于ST股及*ST类上市公司,而这类上市公司多属于A股市场中的长期亏损股、绩差股以及问题股。/ u# M, K+ }9 h! Z" c
        不可否认的是,自面值退市规则得到实质性落实之后,确实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市场化的途径引导上市公司退市乃至摘牌,将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A股市场的退市率,并进一步增强股票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
! l1 N/ ^6 r4 L" h        不过,在实际情况下,回顾近年来触及面值退市规则的上市公司,其结果多是股票价格的持续非理性下跌,投资者持股市值进一步大幅缩水。由此一来,在面值退市规则影响下,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保障还是关键所在,如何做到股市退市率提升与投资者保护的有效配合,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是面值退市制度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6 N  I# I- V2 ]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易所确认上市公司面值退市之后,将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上市公司随后步入退市整理期,而当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结束之后,上市公司将会遭遇交易所摘牌。
( e" v6 T& m' i2 X0 v0 D        事实上,从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面值水平分析,除了紫金矿业(行情601899,
7 s. k4 C  {% Q[color=]诊股$ t6 D* M4 A0 V9 X# J: p
)(港股02899)股票面值0.1元外,其余A股上市公司的每股面值为1元。言下之意是面值退市的规则,还是适合绝大多数的A股上市公司的。  V7 Z; p" {) z# _' M+ \9 t
        不过,在市场环境非常低迷的状态下,面值退市制度仍可能会误伤一些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以现阶段的A股市场为例,在众多一元股上市公司之中,除了ST及星ST股票外,还牵涉到多家非ST及非*ST类上市公司,其中仍包括一些持续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
* q! s& N5 h3 h2 E% k5 @        或许,在持续低迷状态下,A股市场的面值退市制度仍需要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例如对持续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取消退市整理期的设置,避免上市公司因进入退市整理期而出现资金集中抛售引发股价非理性大跌的问题。又如,对于遭遇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资者沟通机制,既不断强化风险警示,又需要强化与上市公司投资者的沟通协商。除此以外,应该鼓励上市公司积极采取主动退市策略,尤其适用于经营及转型困难的央企国企,而在上市公司提出主动退市同时,更需要做好与投资者沟通协商的准备,回购价格更需要合理化,以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4:37, Processed in 0.092527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