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一夫:那件比“保6”更重要的事: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付一夫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序幕,正伴随着2020年的到来而缓缓拉开。 这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除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5G全面商用、东京奥运等重大事件之外,2020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正因为这 | % ], r/ a! k) x. G* \1 o
6 H$ P, j3 Y3 t+ `8 n( k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付一夫 $ i3 S& O% ^- N) W: G v3 e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序幕,正伴随着2020年的到来而缓缓拉开。
1 v* c+ n' G. ] 这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除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5G全面商用、东京奥运等重大事件之外,2020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正因为这样,2020年的经济增速对于能否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来说意义重大。/ _/ F" R2 i& K: Z) s9 f
为此,在2019年年末,经济学界掀起了一波经济增速“保6”的大讨论,业内权威人士各抒己见,有人力挺,也有人看淡。
" W7 {9 \: S$ l 客观地讲,“保6”这件事,除了完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之外,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带动就业、稳定市场预期,并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更大空间,这也侧面印证了其价值所在。然而在我看来,“保6”虽然重要,但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
4 O* U, n- ?1 N; v1 X 只因GDP并不代表着全部。/ K- x- L2 w: k( u1 y! p) {/ l
1
% H1 p' n1 d6 N7 A1 D 按照经济学教科书里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具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这是可以用于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通用指标。; H7 j: ^3 i0 Y1 A
GDP的问世,最早可追溯至1929年。9 \& h! e' c! q- I0 Q! z
彼时,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举世闻名的“大萧条”时代随之降临,美国本土百业凋敝、民生艰辛,对经济政治与社会秩序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9 Q7 I" y4 D1 Q% [6 p
然而,美国主政者对经济萧条程度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大概有几百万人失业、铁路运输骤减、钢产量下降等零碎信息,至于国民经济全貌的详尽态势,根本无从考究,以至于在制定宏观经济相关调控决策时,宛若没有灯塔指引的航船。
/ c; O4 c: Y4 ? 到了1932年,为了帮助罗斯福总统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商务部内外贸易局经济分析处同国民经济研究所(NBER)的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开展了密切的合作研究;直到1934年1月4日,一份名为《国民收入报告(1929~1932)》的文件被呈递给美国国会金融委员会,其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国民收入(NI)”——这便是GDP的雏形。此后的数十年里,经过凯恩斯、理查德·斯通等经济学大师的不断改进,这套国民经济核算理念和体系日趋完善,并逐渐推广普及至世界各国。8 U! A: O: V; ?
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实践上看,GDP规模较高且增速较快的国家,往往都是发达富裕且前景可期,因此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作为首要目标。
/ E* A) e, v; c R! {" H& Q 在我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快速做大国民经济这块“蛋糕”成了当务之急。也正因为GDP这一统计指标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一系列数值变化中,领略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历程。
$ a/ v: k: t5 Y+ K 从经济规模上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体量接连迈上新台阶,GDP由1978年的3678.7亿元暴涨至2018年的91.93万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40年的平均增速逼近10%,高出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约7个百分点(参见图1)。与此同时,我国GDP居世界位次不断攀升,2008年超过德国挺进世界三甲,2010年更是一举甩开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我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8%上升至15%左右。( P4 A4 g2 L( o f9 M
4 [0 B7 J6 P$ s5 f1 y
; E) d& s2 U& M* U1 W: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