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26 12:51:33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锁屈原的人生密码丨思客数理话:榴花吐芳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时。 当人们品粽子、赛龙舟,庆祝节日的时候,常常打趣说:真要感谢屈原给我们三天假期。 作为端午节的C位人物,屈原的一生,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跟随屈原的足迹,从他流传于世的23首作品中,探寻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密码。 临江慷慨心自明 |
- S4 d# a6 v# }4 M' [ 8 W8 z0 a& c6 o2 e H
榴花吐芳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时。
4 a8 F2 b) j$ G, ]/ p 当人们品粽子、赛龙舟,庆祝节日的时候,常常打趣说:真要感谢屈原给我们三天假期。' [- E s. ?/ x* \+ K2 n9 s
作为端午节的C位人物,屈原的一生,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跟随屈原的足迹,从他流传于世的23首作品中,探寻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密码。2 D H. D) t/ i. Y2 N. _
临江慷慨心自明 公元前340年,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虽出身贵族,但自幼生活在贫苦百姓之中。秦国进攻楚国之时,年仅19岁的屈原组织领导乡壮抵抗秦军的侵略。
- Z4 n2 |1 S; }7 _3 g3 b$ n+ Y 此后三年,前往楚国郢都为官。他主张楚国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却触犯了传统贵族的利益,引来谗言,逐渐失去楚王的信任。
( x, E3 i+ {1 O! q 后来的数十年间,屈原又多次遭遇重返仕途、再被放逐的冲击,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屈原预见故国将灭,最终投江以身殉国。屈原的爱国情怀,一直为后世所纪念。
) ?9 m/ M( `3 i3 o 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屈原不仅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诗人。
! y& @' V. P7 { 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一生创作的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9 s9 o3 N9 x H% \5 ~0 a
他开创的文体——“楚辞”,也称“骚体”,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他也被后人赞誉“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 d: c" P" P" x 大体说来,《天问》《九歌》《离骚》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中三种类型的代表。
' I. I* [: U3 g/ M* M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天问》被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是作者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0 w1 ~- [' @4 E1 r: Z: B
“想问天问大地”的屈原,从天文地理问到神话传说,提出了共计173个问题。
( m7 H+ x0 v2 c) R8 j: X 在这些问题中,“鲧”前后被提到10次,荣登屈原好奇的人物榜首。其实,屈原与鲧有着相似的境遇——同样心系国家子民,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样看来,表面是屈原为鲧发问,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境遇发问。
4 L2 ~2 x# |% I( m1 L6 G 佳人相见一千年 不断求索真理的屈原,对美也有着同样极致的追求,作品中总不乏草木、鱼虫、鸟兽、云霓……在他的笔触中,这些生命成为各种品质的象征。5 ]2 _6 G/ u$ D
《九歌》系列,充满他了对美人形象的细致描摹,也蕴含神仙世界中对爱与美的无限向往。屈原作品中的美人,从神态到穿着,无不是高洁大方、不染尘世的美好形象。3 d: V8 s; @* [
瑶草春深佩服香 一生洁身自爱、品行高洁的屈原,也总将自然香草与人品美德联系在一起,并在诗句中表达对香草的倾心。仅在《离骚》一篇中,提及香草的次数就多达45次。木兰、杜衡、扶桑、若木……这些美丽香草饱含他对美好品质的不懈追求。4 {) a9 I* Z0 g( O1 O. t& V
充满浪漫主义的屈原,更是一位关注现实的诗人。他将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愤懑熔铸于作品之中。这类作品以《离骚》为代表,充分表达了屈原内心的怅惘。《九章》系列和《招魂》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2 y' h7 ~1 b7 i) n: D1 f6 L5 k
屈平辞赋悬日月 屈原的精神与诗作,始终泽被后世。他推崇的高尚德行是历代文人的标杆,留下的楚辞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
6 q: G; h9 G1 U5 p2 J0 K6 l 汨罗江边咏天语,字字落地皆生辉。屈原用他的一生书写着爱国情怀,也用一生践行了对世间万物的求索。他的欢喜、超然与悲伤,已经凝成隽永珍贵的血脉记忆,伴随中华文化熠熠生辉。
. @/ c8 z- ]" {2 y& x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通过对屈原23首作品的数据分析,创作了一首新词,向这位伟大的诗人致敬。8 O; v2 [1 f) P' V& u
长按海报二维码,寻找你的灵魂诗友↓↓↓ 来源:新华网思客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 x" X; p8 X! }6 ~8 `4 g2 M 策划:刘娟
& o$ y3 P8 o# D. b/ {/ Z* j 监制:李晓云、汤辉; y7 [- f+ s# c5 T7 i8 {) g6 ]
顾问:白净: L8 E1 u1 X! i' ^
作者:时轶楠、钱思明# J& b, W/ @6 a
设计:吴莉、钱思明、赵薇
8 [, }) N! s1 }$ A+ i 编辑:解轶鹏、程成(实习)% h" x3 z1 [: f
动效:仇炳宸
& c$ y8 f$ F* c9 ?! A 技术:郝剑华、王晓聪- o. w# n( c. J: g2 j+ X) h& O
统筹:黄洁心
; f5 @% \ g' t% k+ w) w. ~7 [% l 合作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