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6 11:23:4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济宁:以“智造”赋能稳增长:近日,记者在位于山东济宁高新区的鲁抗医药(行情600789,诊股)制剂园区101车间看到,偌大的厂房内只有寥寥几人在巡检。“公司自动化设备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顶梁柱’作用,破解了职工未能及时返岗困境,确保了生产满负荷运行。”车间党支部书记巩敦柱指着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说。 作为我国重要的抗生素生 | + b( U$ Z3 _( W+ D7 _( v
' a) V/ E2 Q8 j
* h# R- L- ]: [- p4 N1 k" O 9 {7 L8 a& o6 r3 u& N1 i
4 c2 s( J1 b1 _& v# u
近日,记者在位于山东济宁高新区的鲁抗医药(行情600789,( I& c" [8 O) h, H" \& f. Y
[color=]诊股5 B7 t0 J; T6 t# \5 m
)制剂园区101车间看到,偌大的厂房内只有寥寥几人在巡检。“公司自动化设备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顶梁柱’作用,破解了职工未能及时返岗困境,确保了生产满负荷运行。”车间党支部书记巩敦柱指着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说。0 a" ~0 u; N _4 Q$ |9 A
, q4 q! y( s/ g# p0 P, R6 e$ y$ j! ?3 z# U7 q5 G# i9 H
作为我国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鲁抗医药生产车间目前已全部恢复生产,产能全部释放。疫情之下,企业订单不降反增,在鲁抗医药董事长、总经理彭欣看来,这主要得益于智能制造的超前布局,再加上企业产业链相对齐全,使运行效率大大提升。眼下,感受到智能化改造带来成效的鲁抗医药,正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投资1000万元再次对关键工序实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 v3 J5 V8 _& l: }* _: E3 I+ X) O
+ l7 ]1 ]9 i: [/ a. W9 \
0 m1 Z3 d- R, p" V I' O- x 疫情防控时期,受复工人数不足等瓶颈制约,传统制造业面临严峻考验。济宁市一批经过智能化提升的企业,通过“智造”赋能,运用科技力量,促进生产、防疫两手抓,在抗击疫情中大显身手,在同行业中率先复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一支“劲旅”。. b9 ^+ s& V3 j$ N) v7 u1 ?
( k3 C/ H" A, ~2 H" {1 q. W: t2 \7 F- D
主营轻型工业机器人(行情300024,; E$ S/ q. i. w. p! F
[color=]诊股- B4 |% ^' E- E5 \, g
)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的邹城珞石科技山东公司,连日来接到20余家公司的合作意向,要求实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以期解决疫情防控带来的“用工难”。“目前,XB4、XB7等机器人生产线已全线满负荷生产。”珞石科技山东公司副总经理王双说。
8 s9 z: g! x/ `" _% B6 A* W! f* K) D+ N0 ]
7 N. G9 h: Q+ Z
此外,济宁市还积极引导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不断丰富相关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山东中煤工矿物资集团在亿矿云平台基础上二次开发,上线了“工业互联网疫情防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人员信息快速采集、员工健康状况监测、追踪员工行程节点、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从后台随时可以查看企业员工在岗人数、体温状态及当前位置等,极大地整合了信息资源、减少了人员集聚、提高了工作效率。
7 H- K' o" @* g: |; _/ O
/ |# L+ A% C8 T9 @, a/ M; l+ h& ~
“面对疫情,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但对智能制造企业来说,智能化改造则大大摆脱了产业链、供应链对人的依赖,有效克服了复工后‘用工难’,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济宁市工信局副局长蒋金键介绍,根据走访调研分析,济宁市智能制造企业率先站稳脚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蒋金键表示,今后济宁将继续加速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项目,引领更多企业走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道路,以新动能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杨兆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