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30 12:09:2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实干是梦想的起点:【人物】大山深处的“老师妈妈”张桂梅 【故事】最近,2020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159个考生里,150个上了本科,其中70个考生过了一本线。这所女中的校长,是63岁的张桂梅。17岁时,她跟随姐姐到云南支边,后考入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在她教书的一所学校里,学生大多 | ; C6 u) j$ D* O/ {5 t! ~
% j* D. _( O0 m+ o: q, t
8 X1 J+ P8 c7 q- f 【人物】大山深处的“老师妈妈”张桂梅1 @% e/ y. g- M/ U i+ p F
$ ^/ j' [/ X& j
【故事】最近,2020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159个考生里,150个上了本科,其中70个考生过了一本线。这所女中的校长,是63岁的张桂梅。17岁时,她跟随姐姐到云南支边,后考入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在她教书的一所学校里,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村,她发现很多女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于是,她萌生了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经过艰难的努力,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于2008年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有1600多名女生从这里考入大学。* m9 m7 F& f) M" m4 K2 D1 Z
- p) m0 y6 _; b1 K7 o( D
【点评】/ n( R% o6 N2 d
* i4 S7 u) X, C; ^: L- J
张桂梅老师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在坚守与奉献中为教育扶贫事业鞠躬尽瘁。6 z7 j$ Q+ n% j9 Z8 j! L4 X9 M8 V/ O
( [; a; t2 P0 e7 D) ] 青春芳华在哪里绽放,哪里就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时针拨回到1997年,患有严重子宫肌瘤的张桂梅,怕耽误毕业班学习,忍着剧痛在4个教室间来回奔忙,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院手术。之后,当地组织捐款,被乡亲们的情义所感动的她,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看到山区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更加坚定了“想为华坪做些事”的决心。+ u( b4 E! g. F
, P, o; K# j# R
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张桂梅的梦想。在她看来,受过教育的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培养出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数十年来,她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实干是梦想的起点。无论山区教育条件多么艰苦,她都不知疲倦地一直工作着,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通过学习走出大山、走向未来的成长环境。张桂梅的身体瘦弱,却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孩子们的求学梦、腾飞梦。
- e3 v; i% w( Y3 \3 ^! P( ~4 J x: a$ i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需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办学环境有待改善,教师待遇有待提高。这是下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面。只有让更多像张桂梅这样的老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才能使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得好学。只有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让教育扶贫更加精准,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5 @0 Z4 n( I6 _. \9 M/ R3 D9 S4 N9 Y! i o9 ^
如今,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中,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为警察,有的主动选择到偏远艰苦地区工作。她们正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张老师的身影有无形的力量,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 a6 g5 l- m3 N; S7 T' Q! {8 o9 q0 y$ U4 W& r: l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05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