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26 13:49:3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放榜,这位金榜题名的唐朝“学霸”了解一下: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希望每一位高考学子都能取得好成绩!我们也趁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位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的“学霸”。他就是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 勤奋的“诗王” 白居易天赋过人,3岁识字,5岁诵诗文,16岁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联 |
5 x, Q4 ?. g) S- r
8 Y B% c c1 o: ]1 F
: ?/ t+ b% D3 i, \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希望每一位高考学子都能取得好成绩!我们也趁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位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的“学霸”。他就是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 J" _$ t% X9 I$ G/ g5 l# g
; E0 ]# q5 q- \% [# M6 T 勤奋的“诗王”: q3 a) y7 a. A& v& H
/ z- B1 ?1 v6 i2 V . d5 K, y$ G( h/ }; m
8 C& B( W' l: u" f9 H" Z 白居易天赋过人,3岁识字,5岁诵诗文,16岁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联千古绝句。8 F1 H4 |- Z3 [( L. c& r9 r; G
8 Z& ^8 W1 R: R
他勤奋好学,刻苦到“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 b [: x, ?5 j% b8 `- N$ B$ u; f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他在殿试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是同时考中的17人中最年轻的,因此春风得意,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M+ A, c/ F, R4 B6 r3 J$ L0 t* l. A
白居易常常“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堪称唐代最勤奋的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数量是唐代诗人中最多的,甚至比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加起来还要多。2 R" n2 m, d3 t! C$ l
" A/ v. J- D8 \2 \ 经常说“不”,喜欢问“何”, e5 z i+ ?$ w, T# q m- G- ^6 D
) e0 `* U+ f0 E5 l! v
白居易是一位喜欢说“不”的诗人。他的诗中常见“不知”“不得”“不如”“不可”“不见”等词,体现了他对大千世界的敬畏。) a$ R {* r3 a% P, O, Z
: o0 ^% Y/ R# o; j! z
白居易还是一位喜欢刨根问底的诗人。“何处”“何人”“何如”“何必”,他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8 ]- i3 A' ~; q" x
3 f+ i0 [; ~. r, U D1 U( _) s' q “今日”“不知”“何处”,这些在白居易诗中频繁出现的词语,时至今日仍是人们的口头语。即便是“寂寞”“惆怅”“萧条”这些出现频次稍小的词汇,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人人读得懂,不生僻艰涩,不卖弄辞藻,且读起来还很有意境,也难怪他的诗歌脍炙人口。
7 w5 Y+ k) P" a% M* m0 M- ~0 Z% i7 n3 |+ P
我们尝试用白居易写诗的高频词汇,重新写了一首诗:
1 e8 [) r# p" p
b* N0 s( N5 B: y# B( T; }- { 你也能用白居易最常用的词汇作出属于自己的诗句。
( N, [- _$ o1 f. {& \" b! R+ s. c' \) L: I) | _- b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大作吧# g! B0 C, Z! j; K/ d" _
0 N: T8 `# f+ z
来源: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 R M2 p/ @% o3 D7 i9 v4 R) h. D
+ \9 e. V4 ^4 D* G% N 策划:刘娟
+ v/ }7 ?/ U6 p: L$ d! k
' B' l5 U s- L$ I% y" L 监制:唐心怡 汤辉
$ x9 Q" ]/ n3 Z( Q5 ?( s4 D: M9 ~& v9 b/ Y4 x: @
顾问:白净
' R Z$ J! i$ J4 c) {8 ~: C
. S7 H2 o3 p/ n: w8 j 作者:黄洁心 时轶楠 钱思明
) A9 y4 V( e$ ^5 J; J( H$ U9 `+ K8 R
数据分析:吴莉
; d# F3 W; u4 k& }0 y y# r- A0 Y( { U
制图:赵薇4 q9 D: ]+ ]) p- P, e! ?
! w+ H$ u5 b6 f* g. O 编辑:宋敏榕
! P/ V- M8 g+ M& m4 k6 ]& Y# k* L
校对:王鑫蓉
6 u. G+ a' X0 E/ U/ {
$ O- b2 r# T. o% g( Z) c6 H 合作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