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1|回复: 0

[理财宝典] 人民网评:“天问一号”启程,揭开中国行星探索序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3 13:49:4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评:“天问一号”启程,揭开中国行星探索序幕: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转移轨道,成功开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行星探索的序幕。  从致力于建设几百公里外的空间站,到持续深入探测30万公里远处的月球,再到不辞数亿公里的星际长途跋涉与火星邂逅,源于太空深处的无穷吸引力,更透露着我国为实现深空探索
3 B2 x/ o" v- x& Q9 W9 Q
% _% Q( X2 {8 H9 z  ]' @: [
        , r! Z8 m# H! n. P: `
        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转移轨道,成功开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行星探索的序幕。, k8 k, Y# i$ `/ {, v- ^
% p9 S1 {6 }3 T7 y  L  O( n
        从致力于建设几百公里外的空间站,到持续深入探测30万公里远处的月球,再到不辞数亿公里的星际长途跋涉与火星邂逅,源于太空深处的无穷吸引力,更透露着我国为实现深空探索目标所作的执着努力――“天问一号”成功踏上奔火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这也是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关键一步。2 K) Y6 h# Y, f2 D  Y
7 l7 w# ^5 y8 ^- g% X3 \
        飞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壮举,由好奇心驱使,也受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牵引。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人类足迹首次踏上月球、月球车首次抵达月球背面,再到掀起新一轮以火星为代表的行星探索高潮,人类太空活动的印记几乎已覆盖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等各种类型天体。这些探索活动有力促进了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突破,激发着人们寻求未知的热情,也让人类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地球、审视自身,以命运共同体的姿态去寻求更加睿智、更具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 g. O8 ~& X2 G$ ?6 H* l! b# P* W; }3 M
        以行星为对象的深空探测之所以获得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球本身也是行星,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对行星的探测和研究,既能够拓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也有助于解开地球自身的秘密,并对地外生命的寻找产生重要影响。以火星探测为例,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通过探测火星可获得丰富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对研究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生命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火星一直以来也是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从火星起步,然后向更遥远的行星及行星际发展。正因如此,火星作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站,更肩负着非凡的意义。
# I5 N& T& y9 T8 V& D4 }" b& H  a" m& ?" s
        太空活动以富有挑战性著称,行星探索尤具高风险、高难度。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火星探测行动,迄今为止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每26个月一次的前往火星的机会,动辄以亿公里计的旅程,超远距离的通信延时,与地球截然不同的复杂陌生环境,以及种种未知的危险,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去破解难题。一方面,必须经历飞出地球、驻留太空和探测月球等一系列承前启后的技术积累,才能更好地打下火星乃至深空探测技术的基石;另一方面,也需要创新思路、采用新技术,去加速实现航天技术、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和突破。这次“天问一号”任务,正是要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实现火星探测的最大价值。
/ D/ y( U1 X# Q' s6 X( U3 Z7 _' ^; w4 E4 e: G$ s# @/ _* U
        人类太空探索的脚步快得惊人。短短几十年间,就实现了从走出地球摇篮,到能够在地球轨道上长久驻留和漫步月球,并有望在不久的未来踏上火星。“天问一号”的发射成功,还只是抵达火星的第一步,之后还需要长达约7个月的飞行到达火星,更要经历惊心动魄的抵近和着陆火星动作,风险依然巨大。8 a& ]. Q) G8 u/ r  T! F
! w- `: t. V8 Y& m" a. H4 J
        由于火星的亮度变幻无常,让人迷惑,加上当时科学手段还十分有限,古人只能将这颗遥远的红色星球取名为“荧惑”。如今用“天问”去解开“荧惑”,揭开一个个科学谜团,无疑承载着人们的宏伟梦想和创新伟力。而映照着梦想的光芒,人类探索的脚步将一直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6:43, Processed in 0.07722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