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23 13:32:5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融投资报:你会为诞生伟大公司的“科技情怀”买单吗: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周岁纪念日。回顾这一年,我们可以不谈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可以不谈个股的涨幅,可以不谈上市公司的估值,但我们却不能不谈“科技情怀”,毕竟科创板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 曾几何时,有声音认为A股没有真正的科技企业,挑大梁的华为没有上市,新锐的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也缺席,A股就是 |
' _) P% X; e$ l' a" c6 p7 l
+ u1 P* v Z% t, q4 X- u4 t! l
/ q, A/ o& p, S. P$ g4 ?. H) ~- A* j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周岁纪念日。回顾这一年,我们可以不谈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可以不谈个股的涨幅,可以不谈上市公司的估值,但我们却不能不谈“科技情怀”,毕竟科创板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 a% A# e! N8 d) T9 i* R& \( d+ v+ H
# V! W9 ?# }- w, v) h) T4 Z
曾几何时,有声音认为A股没有真正的科技企业,挑大梁的华为没有上市,新锐的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也缺席,A股就是一个解困救急的直接融资市场。于是,我们经常看见各种吐槽,上证指数为什么十年不涨,因为中石油和几大银行权重股表现低迷;为什么总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来上市,因为好企业受到彼时的制度限制,特别是科技企业要么有股权结构问题,要么初创期无法实现盈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喜欢拿美国纳斯达克与A股作比较,感叹全球优秀的科技企业都在纳斯达克上市,每晚仰望星空羡慕嫉妒恨。
# \( d" l7 O+ H5 n; W2 O+ n8 Q5 J. E/ p6 ^6 H& e
一年前科创板的问世,让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科创板正逐步显现出新的承接力量,中微公司(行情688012,
: u7 V+ h( I. [2 ?( u[color=]诊股; E' s& e* [/ b0 M# y
)来了,虹软科技(行情688088,
0 V: B' a& Y7 x4 H( Q. N5 w' i2 Q[color=]诊股, D# a4 F X# y: M
)来了,澜起科技(行情688008,# `4 |4 [4 X3 q$ `0 }, v" W
[color=]诊股1 b" S+ Z+ z) Q& ]9 L0 G2 U' K
)来了,中芯国际(行情688981,! I9 H9 u# H$ K7 F
[color=]诊股
$ \( _/ c" c, k1 Q0 ]- ])(港股00981)也来了……后面还有蚂蚁金服。当然,这些公司很优秀,但未必估值便宜。其实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属性,就是科技创新,这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与估值基本没多大关系,这需要大家认真“洗脑”。纳斯达克其实也是如此,亚马逊长期亏损,特斯拉到现在还在亏损,大牛股Zoom也是亏损,但谁说它们就不是伟大的公司?
% ?* W& k4 n4 t- W; J4 M" F4 T2 G" F }- O. L
估值似乎成了一个“伪命题”,A股的银行股估值都很低,但不买的人可以找到各种理由,说增长不快,盘子太大,有坏账风险;A股的大消费估值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买的人可以找理由说它们的市场需求大,产品护城河宽广,现金流充沛,抗风险能力强。总之就是买卖都有理。
3 t/ W" K8 h: K: p; ~! D1 G* c9 n1 e8 x R- s* i8 v
此外,还要着重说一下中芯国际。尽管因为来得稍微晚了点,暂时没有能进入刚诞生的科创50指数,但它在科创板的上市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科创板“不拘一格”的体现。中芯国际的价值不在于世界第五,而在于中国第一;不在于目前市占率4.4%,而在于以后几乎所有的国产品牌芯片制造可能不得不转单;不在于现在每年200多亿的营收,而在于全国每年上万亿的芯片进口替代;不在于它是不是全球最顶尖最优秀的公司,而在于它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掌握14nm及以下制程技术的科技企业;不在于它现在是按6000亿总市值估值还是H股与A股分开算总市值“打对折”,而在于新成立的科创板基金及所有以后跟踪科创50指数的基金都必须被动配置。看明白没有?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类似于科技股中的茅台,虽然茅台年营收只有888亿,但总市值可以超过2万亿。
8 W; c2 q+ I" b+ Y
- y' C1 r$ c+ s g7 s 所以,真没必要给科创板早早下结论,如果没有科创板,就没有这些科创企业的腾飞,我们失去的可能是整个未来,是随时被科技霸权“制裁”得喘不过气来。这就是“科技情怀”的根本所在,为抢占未来科技竞争高地买单,背水一战又何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