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6|回复: 0

[理财宝典] 人民日报:积极进取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2 13:28:3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积极进取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由负转正的数据,正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经济战略纵深和制度韧性的体现  不久前,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揭晓。初步核算,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3.2%,由负转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二季度情况出现了很大变化,GDP实现

( ]5 X; a* j- r4 V$ z6 @
- H; I( q- S9 N5 _6 b8 o- H        # v9 _- T9 ]- ?+ k* Z. m# _+ X3 K1 G

3 d9 N5 D! Y+ {        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由负转正的数据,正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经济战略纵深和制度韧性的体现8 E& _; l2 E; S. Z& k

$ K% d* M9 F, [: g        不久前,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揭晓。初步核算,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3.2%,由负转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二季度情况出现了很大变化,GDP实现了3.2%的增长。
5 ?: O4 X) |) V
* |: x/ G. _$ R        随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经济韧性增强成为上半年经济数据的最大亮点。其中,反映实体经济复苏的两个核心指标——制造业投资数据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向好。特别是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在4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收窄4.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降幅在4月份收窄6.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收窄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在国家一系列促进政策的呵护下,正在不断恢复。与此同时,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0%以上,表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
+ g' t( s$ y4 D, O  P1 }/ ~. W" J; ]: l) I/ [6 W0 V9 a
        在全球深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二季度同比增长3.2%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由负转正的数据,正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经济战略纵深和制度韧性的体现,更反映出所有中国人民的坚韧、勤劳和智慧。. J0 R: G5 X0 X

5 F: S  {1 E1 Q! e% N3 t        宏观经济数字给予我们力量和信心,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和定力。首先要看到,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这都需要时间来恢复。尤须引起重视的是,提供着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还在努力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其次,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对于GDP数据的考量,更应该关注其增长结构。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能力主要体现在供给侧,而消费需求的恢复明显滞后于供给。同时,在直接影响消费复苏的居民收入和就业方面,压力仍然较大。另外,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未来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外部环境加速变化。这些问题说明,要保持经济复苏势头,还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1 g) v* C  W& _2 q9 R* j
5 u9 Q+ C, a4 }4 L3 y
        经济韧性不等于弹性。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基于我国40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才储备、财富积累、基础设施和广阔市场。接下来,我们也要注重提高中国经济的弹性。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力度和灵活性,依靠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深挖近来涌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行情300832,
( Q& V( c& W' ^( D+ K[color=]诊股1 t! y2 W+ c: o& I
);另一方面,也要形成良好的经济结构,用强大的国内需求支撑逐渐全面复工复产后的巨大产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完全恢复正常。
% p$ d9 p7 J# g+ G1 U) R" y( E
) ]7 }/ g* H+ M, R) j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保持经济持续复苏,需要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继续走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在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抓紧时间完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的车轮不断向前。
! Q. p! w8 e6 {& {( O
- T% A, `0 X& C. g" {        (作者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8 22:12, Processed in 0.07956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