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21 13:57:1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数字化转型呼唤“懂行人”:“新基建”并不是科技公司的专利。和“懂行”的伙伴一起迈向数字化未来,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成为“新基建”的一分子 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新型基础设施”以来,各地通过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和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培育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统 | 2 `/ Y: M+ L ]3 z
& A7 r! j- ^! x: b" }
$ I7 L8 q' t* W& v4 a Y* j) ]/ W; y5 g* d) Y
“新基建”并不是科技公司的专利。和“懂行”的伙伴一起迈向数字化未来,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成为“新基建”的一分子
7 o4 a5 P- X+ G* f1 j( c/ f7 M( b4 G8 l7 q" h9 B6 r1 ?
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新型基础设施”以来,各地通过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和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培育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以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验证了“新基建”的价值和意义,再次打开了企业的发展新思路。
' Z6 M; i) K& e+ ?% A' V* f4 y1 J. @3 ~2 C2 K7 C
然而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对每一家传统企业来说都是知易行难,迫切需要有“懂行”的人来和他们一起梳理数字化转型需求,填补传统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之间的鸿沟。每个行业业务迥异、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千差万别,没有长期耕耘且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可能发现核心业务的场景化痛点,更没法与企业在同一频道对话,难以共同创造出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要做到“懂行”,唯有切身参与,沉浸其中,才有能力将技术应用与业务需求相融合,形成真正创造价值的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 E+ L% y& i7 t$ |2 \, D9 P+ T' }
6 g6 @9 a* o, s' W" s$ J1 z
当前,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变化正在加速;疫情影响着世界信息产业格局的变动,过去浅尝辄止的数字化,正在被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所取代。现实中,很多数字化转型项目在设计之初规划得相当完善,但实施之后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大原因在于只注重技术本身,而没有深入到行业的生产决策系统中去、理解关键业务场景转型的需求。唯有准确识别出关键业务场景的真正堵点,才能推进行业核心生产决策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 H! L9 s" i" S7 L8 b8 L; R0 ~/ c
提升识别关键业务场景需求的能力,必须对行业有足够长时间的专注。比方说以前企业在购买ICT设备(信息通信设备)的时候,关注的是相关技术指标,而现在企业更关心解决方案能否适配业务场景、能否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也会基于此来决定是否买单。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对行业的持续深耕和关注,更好地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利用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华为通过每年大量的研发投入,保持了在5G、云计算、AI领域的领先,打造了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的数字化平台。正是因为对行业的专注和投入,我们才能携手更多业内伙伴,协同打造聚焦企业核心业务需求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O4 @! F- j" g; z
) N4 B: I4 D' v8 y. x 当前,数字技术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形态。在煤矿,借助智能化无人开采、智能装车系统、瓦斯零排放等新技术,可以把矿工从艰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升了煤矿的资源利用率;在深圳机场(行情000089,5 p a% _/ J" p1 u/ G( p
[color=]诊股
4 c2 s8 I4 V+ K# A C),“智能机位分配系统”等众多智慧项目的落地,让机位利用率提升7个百分点,每年有近400万人次旅客享受更便捷的乘机体验……越来越多的“懂行人”携手更多企业突破数字化转型障碍,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打造更加广阔的产业数字化空间,有力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 T1 p2 `7 L- L0 {
! f& ~* M7 \) _; z. z8 O5 e “新基建”并不是科技公司的专利。和“懂行”的伙伴一起迈向数字化未来,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成为“新基建”的一分子,为产业数字化加速,为数字经济腾飞提供新动能。 t& ]# L1 O, k
9 q6 v4 q& Q$ y: D6 Q
(作者为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