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8-5 23:00:06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点1+1:乱奔的“老年代步车”该何去何从:以“老年代步车”为代表的低速电动车产业始于十多年前,一直存在生产经营无序、车辆无牌无证上路、交通事故频发等乱象。该行业已颇具规模,究竟该禁止,还是应规范? “老年代步车”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其在定位上钻空子、打擦边球――时速五六十公里,搭载三四人,接近小型机动车,却不在有关部门划定的机动车目录范围 |
; M4 o; W7 H) z) ]# c
0 P$ N: k3 F- ~/ U3 B/ K7 T ) w$ X: p7 O: U% z/ c
以“老年代步车”为代表的低速电动车产业始于十多年前,一直存在生产经营无序、车辆无牌无证上路、交通事故频发等乱象。该行业已颇具规模,究竟该禁止,还是应规范?4 D4 K$ G2 B4 G' K
$ Z) v" @, T, f; Z “老年代步车”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其在定位上钻空子、打擦边球――时速五六十公里,搭载三四人,接近小型机动车,却不在有关部门划定的机动车目录范围内。不上牌照,不考驾照,售价不高,没啥门槛,符合一些人的胃口。! ]8 Y0 C5 v+ Q7 Z6 z
$ i1 D4 X# c+ t2 Z 恰恰因为处于灰色地带,缺乏安全标准的“老年代步车”本身就存在隐患,无驾照和牌照更令驾驶者技术、遵守交规意识存在大大问号。风险因素叠加,涉及“老年代步车”的交通事故频发就不难理解。 ]0 i- u' Z& W: u
! B% H- }, b, N0 H; R
人人都是交通参与者,安全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所以,有关问题不仅牵扯“老年代步车”的生产者和购买者,而且关系到公共交通秩序和公众安全。- \% |2 ~& ?% p3 v
. S. A: d# {" K# v6 n7 {9 H! Q; V 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强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然而,各地的执行情况令人回味。有的地方设置过渡期,逐步淘汰“老年代步车”在内的低速电动车。有的地方开展整治行动,效果并未立竿见影。这之中,管理者面临的难点可能是,简单收缴罚没可能引发争端,单纯批评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百姓收入存在差异,“老年代步车”生产集中地区顾及如何转型升级……“一刀切”恐难乐观。8 D2 B7 Z' Y4 f# u
/ x4 y/ g5 l7 G 正因如此,“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治理思路,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升级是指,具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变为“正规军”。规范则是,工信部正式向国标委提出四轮低速电动车强制性标准立项申请,标准草案对低速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动力电池等都提出了详细技术要求,旨在规范低速电动车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淘汰剑指无资质、无实力、无前途的“小作坊”,令其关门大吉。统筹规划,因情施策,才能有的放矢,为有效治理奠定基础。 B9 n* N) d/ N( m& c
* j5 V+ J B. A5 Q; s2 g3 Q
规范管理低速电动车,更要有法可依。在驾驶员考核、专用牌照、车辆年检、投保理赔、行驶区域等方面,要制定相应法规。在法治框架下,在规范治理中,消除盲区空子,低速电动车才能驶出灰色地带。! d/ @' r9 n! t7 A
+ z% P1 E) g1 B; J9 a
3 \* Y: X$ r! c6 m" i
6 ?" ^& O5 U/ X9 P, |' L+ m$ r1 P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