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8-18 00:58:1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宇嘉:餐饮浪费掩映下的城镇化之变:近些年,随着猪牛羊肉和经济作物价格快速上升,农地大规模承包,加上农村面貌改善,进城打拼多年的人开始返乡了。 李宇嘉 礼多人不怪,这是北方的特色。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围绕小孩的满月、圆锁、贺大学、贺当兵等大办宴席,也愈演愈烈。近日,笔者休假回到西北老家,刚好赶上舅舅给小孩办12岁生日圆锁庆典。笔者 | + Z; S# w. W7 [' f" i+ G. V# A0 u% t* x
( ]1 n g z Q2 } - b& i; j# ]' x% u/ r, ?
" t. |, n0 B2 R! n6 k/ w7 D" l 近些年,随着猪牛羊肉和经济作物价格快速上升,农地大规模承包,加上农村面貌改善,进城打拼多年的人开始返乡了。9 W0 s/ n7 `7 [2 g4 N
; X0 `9 u: n) \4 J( y# K! V( ~ 李宇嘉 H0 j A. j+ V; z
4 _1 C2 i, T5 u/ X" _
礼多人不怪,这是北方的特色。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围绕小孩的满月、圆锁、贺大学、贺当兵等大办宴席,也愈演愈烈。近日,笔者休假回到西北老家,刚好赶上舅舅给小孩办12岁生日圆锁庆典。笔者印象中,这种地方性的“成人礼”仪式,过去很简单,就是家人一起吃顿饭,庆祝小孩从幼年的蒙昧中解脱出来,踏进少年的旅程,向着聪明才智的方向发展。
" R% V1 U2 }' \9 u: b2 ~" [6 X7 `5 N4 }* Y; V. [2 M4 s' s \8 w
但现在,仪式越来越隆重,场面越来越壮观,宴席也越摆越大。除了美味佳肴外,还要有礼仪、化妆、表演、礼品,“好面子”、“摆阔气”的好客之风非常兴盛。一大桌、一大盆、盘碟垒摞,这背后自然就是严重的餐饮浪费。这让笔者想起,不久前领导人所指出的,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舅舅告诉我,现在隔三岔五就要赴宴,大家摆酒席都讲究菜品要数量多、种类多,面子上要绝对的丰盛、绝对的排场,“光盘行动”是绝无可能的。/ }+ d4 t3 w/ v6 [6 G
2 I2 V% N6 U9 M/ L 随着物流效率提高,眼界开阔,信息畅通,笔者感觉到,近年来北方三四线城市,宴席餐饮也越来越全国化了。稍大一点的饭店,大江南北的各色菜系几乎都会做,基本都能吃得到。所以,在笔者老家,但凡稍隆重一点的宴席,各大菜系即便不能应有尽有,但必定要做一个组合,显得样样都有。猎奇和攀比心理驱动下,大家都要吃没吃过的、想品尝非本地的菜。3 C. q; k( u, H/ Q5 {' C1 @
9 o$ E" X0 A2 G+ L! T 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多数人吃不惯外地菜,比如北方人不习惯南方菜。再加上,宴席的菜品组合都是提前定好的,根本不可能考虑宾客的喜好,于是就出现了难吃的“黑暗料理”,这是对食材最大的糟蹋和罪过。笔者观察了一下,桌上最受青睐的,主要还是本地几道经典特色菜。即便如此,再好吃的本地菜,一旦盆子和盘子太大了,也不可能吃得完。
- m2 @4 c9 z/ E+ R! h: _ W; V, B9 i0 c- N% W
所以,没有哪个盘子是光的。关键是,宾客们还没怎么吃饭,就开始频繁地推杯换盏了,这大大降低了菜品消耗,浪费就更严重了。于是我问,“为何不搞些小碟菜”?舅舅说,现在普遍讲究排场要大,怎么可能搞小碟子,太抠搜了。从宾客看,大家的圈层是非常固定的,就是亲戚、朋友、同学。所以,类似满月、圆锁、贺大学、结婚等,每一个小孩都要“走一轮”。所谓礼尚往来,随礼和赴宴都少不了。现场就不断有寒暄,“我们又聚一起了。”
# M% M1 U' ?* e9 C2 R" J8 \3 @" f
# \6 U. r9 d4 i1 w4 e, p% K0 J 浪费不说,劳神费力,大家花钱都不少,饭店和礼仪公司最赚钱。为何还要办呢?答案就是,随礼随得太多,不办就亏大了。笔者老家的亲戚,基本是就近进城打工的。过去,楼市繁荣,煤炭资源需求大,城镇化工程多,比如2016-2018年“十个全覆盖”(街巷硬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通信村村通等),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很多机会,大家收入还不错。3 q: s2 I& \, F$ _
+ `: C6 Q, A, R, M1 W8 W/ d
但2019年以来,房子过剩,资源跌价,城镇化项目完结的完结,停工的停工,就业机会少了。前几年,房屋装修工的日薪可达到300-400元,现在降到200元左右了,还会争相压价。但同时,对多数进城的人来说,房子要月供、子女要教育、父母要养老、全家要生活,城市生活成本已到了一个高位。赴宴随礼,再怎么也得500元,这是过去好光景时形成的消费惯性。
, i" {* l! s. |1 F/ g/ W
# `, g5 {1 W* g W 这两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舅舅给我算了一笔账,哪怕一个月赚5000元,也攒不下什么钱,频繁随礼压力很大,但大家还得坚持。近些年,随着猪牛羊肉和经济作物(油菜籽、葵花籽)价格快速上升,农地大规模承包,加上农村面貌改善,进城打拼多年的人开始返乡了。
; |& W V" q, r+ ~6 m! u& g" w
. Z9 s1 S9 k, t# h 笔者乡下的亲戚们,100头牛(价值100—300万)加100只羊(价值10-20万)的种养规模很普遍。现在,市场信息透明,经营模式都是“种养殖结合、产供销一条龙”,一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不在话下,他们村好几个80后都返乡了。上次回老家,是2018年的事情,那会儿还是轰轰烈烈进城打工的红利期,不到3年,老家就出现如此大变化,真的想不到。, x) ^5 a* {$ O! Q0 b
" \2 R" b* |* r. n- _1 R: f* Y P
(作者系资深房地产研究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