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8|回复: 0

[理财宝典] 别让万能险成为“灰犀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3 00:53:09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让万能险成为“灰犀牛”:今年,随着市场利率震荡下行,宝宝类货币基金回报降至2.5%上下,以债券资产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普遍下行,一年期产品大部分在3%至4%之间。  在此大趋势下,万能险的收益显得格外打眼。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1400余只万能险产品里,不难挑出结算利率在5%以上的产品,甚至还有6%的万能险在售。在理财
" q, c: b7 D: |) J" P1 ]7 C; o+ T7 Q

5 [' J! {6 I# M1 B* |  Y' q        . l7 w' C$ V& m6 u& I# X

) ]; A# \" W6 `+ n: L        今年,随着市场利率震荡下行,宝宝类货币基金回报降至2.5%上下,以债券资产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普遍下行,一年期产品大部分在3%至4%之间。8 s& _  T& n! r, ^& P# Z
# d  V6 ^& w. C) d9 q) {
        在此大趋势下,万能险的收益显得格外打眼。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1400余只万能险产品里,不难挑出结算利率在5%以上的产品,甚至还有6%的万能险在售。在理财市场收益普遍下行之时,万能险何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2 t/ Q8 z; \; \9 j: z7 e
' z: _' l, y4 S) L, n
        本质上,万能险账户接近于投保人在保险公司开立的现金账户,在资金未取出时,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今年一季度,全行业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为1.16%,受疫情冲击,利息、股息、租金、证券买卖收益下行的影响,整体收益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0 M& E; w; x. j  \9 T0 D5 \4 P# _8 U* b1 e3 y
        显然,从结果来看,保险公司的投资实力并不支持向市场提供这么高结算利率的产品,但为什么万能险却如此“坚挺”?归根到底,是保险投资端向产品端的传导机制出了问题。! i$ N: N/ R, ?8 o$ c
  w7 y5 ^/ H5 Y% g" a8 ?" S2 R
        在保险投资端,经济增长、利率水平、股息派发、疫情等因素都在影响着保险投资收益的落袋。随着低利率潮在全球蔓延,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长期低利率环境,保险投资的远端压力也是不容置疑的。" O) r; G9 q: I; e' _- f

  o3 j. v! q, I5 G0 U. a9 K  U+ o        保险公司销售万能险,5%~6%的投资收益给投保人,再加上手续费佣金等渠道费用,负债成本上到了6%~7%。在当期的投资环境下,保险投资部门该去哪里找如此高收益的“低风险资产”?这是个明显的矛盾。$ B. b) P( O6 N- x. V7 z) U& E3 i! M
! ~; ~/ N4 j4 D9 b
        但在产品销售端,保险公司面临的则是另一重“增长压力”。疫情影响下,传统保险业务销售乏力,而完成增长任务却是相对刚性的。虽然万能险的投资账户和保障账户是分类统计的,能直接带来的保费并不多,但是万能险却可以配合其他销售动作,拉动保费增长。
0 ^# V! t. W, \: C7 e* ~2 A! L+ ~4 c0 x6 l7 W
        其实,万能险结算利率本来也不固定,是可以随行就市调整的,但有保险公司担心下调太多就失去相对优势,或者触发退保,于是仍然选择用比较高的结算利率来维系业务。
5 m9 ]/ j: p0 p$ @
% h4 ?7 J  ]. K5 e5 P7 b0 \        不同的部门固然有不同的考量,要想将投资压力传导到保费端,必然是一个难题。虽然强化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规则和操作细则有很多,但是如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是对保险经营的“灵魂拷问”
* L3 ?: `" d- [' J7 r; v$ G! i
% d+ k/ t0 R- G$ \: L! d        投资收益不及负债成本的上涨,将对保险公司造成利差损,在日本和美国都有先例。利差损严重时可以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危及行业发展基础,是一头巨大的“灰犀牛”; H0 d- a, x5 w. R. _3 I0 v! G+ k

! z4 _5 B1 D. B3 M4 G+ @5 c" [/ J2 E        近期,因为万能险收益率过高的问题,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分批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和总精算师。据了解,被约谈的公司中,已有部分公司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低于实际投资收益。
* ~5 }4 d7 \  a9 I$ O3 b. }; N' R' h
        此次监管约谈传递的意思很明确,万能险结算利率要下调,这与当前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下行趋势是一致的。如今,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已经降至2%、3%一线,同为固收类性质的万能险产品保持5%以上也是不切实际的。保险公司是时候引导客户降低收益预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8 22:20, Processed in 0.08935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