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0|回复: 0

[理财宝典] 人民日报:短缺职业折射经济稳定转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2 00:36:1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短缺职业折射经济稳定转好: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再度成为最短缺职业。这一榜单,成为观察我国劳动力市场变化乃至中国经济健康情况的窗口。  首先,市场回暖了。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体现在榜单上,10
. B2 |$ v3 i' l, s
4 H; o6 a" T- K$ l
        1 f7 h1 M3 w  w
5 _) a  [7 ~" N+ q5 W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再度成为最短缺职业。这一榜单,成为观察我国劳动力市场变化乃至中国经济健康情况的窗口。
; Z) a; |# j# v, I, A& J
4 F7 s" J5 h! a! I! W) j, x& X4 B        首先,市场回暖了。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体现在榜单上,100个短缺职业的招聘需求人数从一季度的137.6万人上升到148.9万人,求职人数从一季度的52.6万人上升到74.3万人。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双上升,市场供求活跃度加大,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实体经济加快复苏的走势。, _  A6 z# z" p* B

( }0 |. j' Q; v' I# ~        其次,服务业“主力军”作用不减。快递员、约配送员、餐厅服务员、中式烹调师……细看榜单,服务业岗位仍是市场短缺职业的主体。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连续上升,截至2019年底达47.4%,是吸纳就业“主力军”。疫情防控期间,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线下消费受到直接冲击,招聘需求随之低迷。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稳就业举措全面落地,服务业岗位需求回升,带动就业形势逐步回稳。
2 S) F3 \" {$ N3 f" \" g% V! M3 T" s( {9 A3 G4 V
        再者,老行业里有新机。相比一季度,铸造工、工具钳工、冲压工、铆工等传统制造业相关职业短缺程度有所加大。传统制造业用工需求在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转型升级正在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新空间。从我国产业发展形势看,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让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驾齐驱,是高质量发展趋势所向。因此,支持传统制造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帮助破解“招工难”问题、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传统制造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
- F3 Y! Q9 E- Y3 }! _0 }1 i9 g) s! ^0 T
        透过短缺职业排行不难发现,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要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方面要发展新产业(行情300832,( k  l, m0 {5 u) B# f
[color=]诊股# }6 w/ L% J  `: b
)、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努力提供更多受劳动者欢迎的服务业岗位,让服务业持续发挥新增就业“稳定器”、适龄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引导技术型人才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在传统制造业中找到合适岗位。对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除了通过涨薪招才纳士,还应及时关注劳动者的新需求,营造更加愉悦的工作氛围,提升岗位吸引力。3 e( T# g5 \/ b; m  e

% y0 f% C& h9 L5 M( l        回顾历次短缺职业榜单,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经常出现。市场需求居高不下,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提醒我们,有必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让从业者与岗位精准匹配。企业是用工的主体,最了解岗位的能力要求,了解员工的履职能力状况。对政府部门来说,可通过发放培训补贴等政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在专业技能培训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主培训。
8 p8 m- [0 S: a, I# X* [9 \' t7 [' k$ ?$ R3 G
        “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让劳动者有活干、有钱挣,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抓住职业技能培训这个“牛鼻子”,加强信息发布和政策引导,提升劳动市场匹配效率,我们就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努力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6:50, Processed in 0.077007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