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2|回复: 0

[理财宝典] 八佰 华谊 《八佰》保底发行 华谊兄弟做得对不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5 11:45:06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佰 华谊 《八佰》保底发行 华谊兄弟做得对不对:由华谊兄弟(行情300027,诊股)出品的电影《八佰》,公映首周末即破2020全球首周末票房纪录,上映4天票房突破8亿元。捷报频传的同时,围绕该片的保底分账发行方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媒体报道,《八佰》21日正式上映时,年票房200万元以上的影院,实行正常分账方式放映电影;200万元以下的影城,
: d4 k' O# v+ I  T' A. s; l8 S' ?
' [6 V, v" F) s, p6 [/ p
        ( V+ ^$ M+ u0 L9 [( U$ |

. k/ L  A$ y" @, m7 k5 L        由华谊兄弟(行情300027,' F2 m* ?8 c! T" R
[color=]诊股! D% A0 r/ x6 v4 d! l
)出品的电影《八佰》,公映首周末即破2020全球首周末票房纪录,上映4天票房突破8亿元。捷报频传的同时,围绕该片的保底分账发行方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2 Q9 e# L8 m% K; K, K0 f" X8 W/ N
        有媒体报道,《八佰》21日正式上映时,年票房200万元以上的影院,实行正常分账方式放映电影;200万元以下的影城,按上年3.5%核定保底金额,在8月19日前将该笔保底费预交给发行方指定账户,才能放映该影片。
% S7 t1 x& ]- l2 Y7 W$ D1 S" |
) B  _: Z6 t) Z# M6 d* ^        据记者了解,上述发行方式也存在沟通空间,实际保底金额最终依据协商情况。但该模式简而言之,即对小影院采用分级发行,设置保底票房。
! Z, X* M8 Z$ O% s2 N
* l# @$ @5 w" N; Z        疫情之下,全国影院关闭179天,小影院更是首当其冲,遭到重创,是否要为一支影片付出上年票房的3.5%来支付保底发行费用,显然,新的发行规定,让一部分小影院措手不及、陷入两难抉择,业内也由此出现了一些“霸王条款”的质疑声。
5 v9 X; P5 A1 }- h# K# ~
1 z4 n' u" A& i4 C0 E2 n4 w        截至21日,已排映《八佰》的影院有9649家,获得影片密钥的影院有9497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影院数量约1.2万家。因此,确实有一小部分影院没有拿到“入场券”7 I) Q0 ~: Z& b# V* B

! \& }) H4 {4 E        据华谊兄弟澄清,未获得“密钥”的影院分为两种情形:1、被行业协会公开处理过的存在偷漏瞒报等违规行为的部分影院;2、不接受此次发行模式的影院。华谊兄弟认为,此次制定的发行模式旨在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偷漏瞒报这一长期存在的行业“毒瘤”,并得到业内绝大多数院线、影管公司和影院的支持。) ?6 o0 C/ n' p2 J9 ]$ V! [
9 ^3 I! f3 s  o8 F2 Z# ]# n
        该模式主要针对小型影院,可能对打击票房造假起到一定作用,但“偷票房”现象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华谊兄弟此次为何出手?
- c& k+ S  o9 Y( F* l$ E. t7 u! H& n2 O, o4 F' B- Z
        在记者看来,主要是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华谊兄弟目前相对强势的行业地位,二是公司对于回笼资金的经营需求。0 }) N( O& W4 d0 i7 o2 a2 D
4 ]' p9 o" o3 W
        受疫情的特殊影响,目前电影行业实际是由供给驱动,商业大片供给严重不足。自7月20日影院复工以来,院线电影大多都是老片重映,此前积压的大片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在此氛围下,市场普遍看好、并且率先上映的《八佰》率先定档,无疑属于稀缺资源,被各院线奉为座上宾。这也是华谊兄弟目前比较强势,有底气“保底”发行的原因。% |8 s7 {6 s( N, h; F/ c

6 I0 Q& ~) i' T9 e* Q, l        此外,近年影视行业持续低迷,加上疫情冲击,华谊兄弟自身也面临着较大经营压力,存在快速回笼资金的需求。《八佰》是其扛业绩的重要作品,势必希望最大化实现该片价值。& q1 Q& x' C) {! r7 g3 n/ P3 B

# E' f9 v! u  b& ?8 E, X        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收入为票房分账收入。一般而言,影院通过放映服务从消费者率先取得票房收入,在扣除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及与院线约定的适用流转税和附加后,定期或者按照单部影片,由影院作为分账的起始环节,按照产业链各业务环节由下至上进行票房分账。制片方收到分账款一般需要半年左右。
" s5 h0 }& n/ w+ m; }/ o+ [) r) {2 V! x
1 e  m3 {9 |  M; l7 K/ F: c  G4 X" j2 s8 g        而《八佰》的保底分账发行模式,无疑打破了电影行业的传统分账方式。对华谊兄弟来说,保底分账的部分将大大缩减票房分账款的账期。; T, X+ M4 n; l! k0 p7 P

1 F- C9 W& S% `        站在全行业视角,上述发行方式难言对错。“保底”事件本质上反映了制片方与院线的博弈。过去,作为渠道方的院线处于绝对强势地位。6 a$ F1 }# `# t1 z% i8 c
  G1 |+ \; R( k3 }# t4 g6 A0 |
        就整个电影行业来说,影院数量、银幕数量的增加带来了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一部电影从制作到上映(或者未能上映),电影制作公司实际上是承担更多风险的环节。* T7 r7 q7 N7 f" R; k6 ?! ^. G" q

9 R7 Y% m: Z# |        眼下,行业正出现微妙变化,特别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催化出2个重大的行业事件,一是徐峥的《囧妈》大年初一登陆短视频平台,该模式由于直接分流掉了影院的流量,直接冲击院线市场,此前受的抨击更甚于《八佰》。二就是此次华谊对中小影院采取保底分账发行模式。
% n. ], C5 I* m3 R, y2 q
" D- Z% m  {8 N9 a) K, W: j# \        新的发行方式未来会变成行业常态吗?记者认为,博弈的天平应该还不至于发生倾斜。10月份陆续有多部积压已久的头部影片上映,市场又将重回竞争状态。并且,实际上每年头部作品屈指可数,更多是小成本影片,大多没有议价能力。因此,上述新出现的发行方式后续或许会零星出现,但预计不会大面积复制。
7 I5 d2 X" J1 q; `4 |2 o4 J/ m. W2 h: Q
        不过,未来发行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不会改变,头部院线将凭借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等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影院将面临兼并或者淘汰。总之,在全行业经历疫情阵痛后,产业链各公司都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商业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8 22:16, Processed in 0.08122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