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5 06:16:4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外资争着布局中国 “鲶鱼”入水活力四溅: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脚步提速,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安营扎寨”。近一周内,已有两家外资控股券商获批设立,一家外资银行拿下基金托管资格。“洋鲶鱼”的加入,搅动金融业“一池春水”。 随着星展证券和日本大和证券两家合资券商的设立申请获得核准,中国内地外资控股券商的数量增至8家。外资金融机 |
% Z! j( _8 b# K1 n$ G/ l" Z$ S8 o0 v
8 I2 W( a* { G; ^# j
9 H+ K" E$ ~5 g9 J" K% S0 ^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脚步提速,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安营扎寨”。近一周内,已有两家外资控股券商获批设立,一家外资银行拿下基金托管资格。“洋鲶鱼”的加入,搅动金融业“一池春水”。
. W# m5 e. [1 e: x/ p5 B, P4 W. C: T. G. g5 u( @! I: B4 N
随着星展证券和日本大和证券两家合资券商的设立申请获得核准,中国内地外资控股券商的数量增至8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版图不断扩大。继2018年渣打银行作为首家外资银行拿下基金托管牌照后,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在近期获得该资格。这是中国金融业持续对外开放的最好证明。
7 E/ K7 G8 U* I7 G4 l+ A; r2 x) z* ^( o# Y) S
中国金融市场敞开怀抱拥抱国际市场要追溯到2018年4月,彼时监管部门先后宣布并推出超过50条开放措施。两年多来,无论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中国金融开放始终如一并不断加快节奏,这不仅扩大了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度,提升了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也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吸引更多增量资金投资中国。3 c" e, W' k4 C6 d/ \/ U
7 |' c0 N# y1 B- ?! |$ `* v 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提升、股权占比不断增加,也给中资金融机构带来了“鲶鱼效应”。短期来看,由于网点数量受限、扩大业务需要布局等原因,外资金融机构在主要业务层面或难比肩中资金融机构,但长期来看,将会对当前的市场格局形成一定冲击。外资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比较成熟,会倒逼中资金融机构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借此契机,中资金融机构应主动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苦练内功,提升专业水平,推动商业模式、投资理念更趋成熟,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进一步刺激国内金融市场迸发出新的活力。3 H# p8 q* p H o! e4 v7 w; t
6 ~% C. @( c( ?# y$ u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已渐入佳境。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机构在产品、股权、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度竞合,以及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