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6|回复: 0

[理财帮帮帮] 老婆含泪献身领导 “含泪退场”是不是散户的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8 16: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婆含泪献身领导 “含泪退场”是不是散户的宿命:散户对市场很重要,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亮点。  木木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话没错儿。你添几枝枯柴,我加两把干草,火势很快就能旺起来,只要添料的人能保持源源不断,红通通的火势就能一直烧下去。股市也一样。一个散户,手握三五万的资金,能力和能量有限,翻不起水花儿。不过,如果冲进一亿、半亿

' ?; H. ^! U8 e- {& H$ Y$ H& R* N- h. v2 K# k# Z2 k
        * ?" Q. O: G, A7 M* k4 y
0 z" V- y0 ^9 _' ~: l8 I1 T
        散户对市场很重要,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亮点。
8 y/ }9 `. u) s2 k9 e6 z- j# t7 c$ R3 Q
        木木
5 G5 y% w: w$ D5 d2 ~2 Q$ ^
  S! w: P' {4 E; T$ b5 u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话没错儿。你添几枝枯柴,我加两把干草,火势很快就能旺起来,只要添料的人能保持源源不断,红通通的火势就能一直烧下去。股市也一样。一个散户,手握三五万的资金,能力和能量有限,翻不起水花儿。不过,如果冲进一亿、半亿人(甚至更多),上万亿的资金,就能掀起不小的风浪了。
( G; e5 D7 x. d$ w/ W/ B1 R8 q% m3 X7 j! D- d# F5 f
        现实市场中,有没有散户的参与,市况也确实大不一样。凡是门槛高,散户进不去的“屋子”,往往都交投清淡,活跃度、市场功能就更谈不上,时间一长,难免一潭死水的命运。
# h/ A6 t( r. U7 k; A
+ A) D* X* K* I! T        所以说,散户,对于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实在很重要。其实,不惟中国如此,美国也一样。* a; U, o% x4 h
) N& [+ c& ^$ T( c; L
        这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的许多“外国经济学翻译家”们在对比中美股市区别并深究由此导致的优劣时,往往都把“美国市场散户极少”“中国市场散户极多”做为其理论或论断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中国散户听了,不但深以为然,而且深以为惭。不过,这两年——尤其今年,域外飞鸿频传,中国散户于是终得真相,原来,美国市场散户也很多,特别是今年,疫情限制了许多美国人外出娱乐的自由,加之政府不断发钱,于是拿了政府发的钱冲进股市的“小散”就格外多。
2 P" z4 C* h# ~$ p$ a  H. M- B" M0 h  g7 T
        中美两个市场的不同,恐怕重点并非体现在被中国的“外国经济学翻译家”们指证多年的散户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机构投资者身上。美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势力强大,被遮蔽在势力阴影里的散户,以往没有表现的机会,因此很难被发现;今年世事有变,小散们稍一用力,专业人士马上就忍不住抱怨——市场已经变成了“疯子市场”。而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相对而言——无论是相对于美国的同行还是中国的小散,力量都弱得多,别管市场牛、熊,很难左右散户,更别提引领市场方向了。如此对比,能得出的东西就很多;不过,散户对市场很重要,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亮点。  O  y- K( t, l9 R
6 S. S$ \3 s" o
        其实,把视线放大到整个生物圈,道理也一样。单一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总要依托于一个链条,没有链条,就没有生存,链条中断,依存链条存在者亦随之湮灭。就群体规模而言,处于链条前端的总归是少数,链条越往后,群体的规模也越大,这也符合能量的传递规律。寄居于链条之上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表象很残酷,总是相互吃来吃去,但本质却是谁也离不开谁。寄居于股市者,其实依存的也是这个本质。
7 U( c- u6 t7 r
) M  b$ E7 H- K2 V" W8 u- p        无论是势力强劲的机构,还是人微言轻的小散,其行为模式都自有规律,很难为外力校正、驯服,正如藏在水中静待伏击的鳄鱼和冲到河边争渡角马,前者很难热血起来,而后者箭在弦上也绝容不得冷静。以物喻人,看起来很残酷,难免让人心里不适,但生活就是这样,市场就是这样,许多时候,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就此而言,无论是美国市场中专家断言,小散“都得含泪退场”,还是中国市场内外的好心人提醒,炒股有风险,小散需谨慎,在绝大多数的小散听来,都是耳旁风。. X3 ]  D# N% I/ Q! `

% w$ M: T/ d* O) T1 J& U6 w        小散“含泪退场”——甚至机构“含泪退场”——的例子其实很多,但“一代新人换旧人”,新冲进场的小散,总要体验自己的人生,累积自己的人生体验,虽然于“旧人”、于旁观者而言,这些体验和累积,大多也了无新意,但对新来者却有足够大的意义。所以说,这种体验的欲望,很难被打断,于是也就有了宿命性。) U9 @4 i1 J6 U4 {9 d# t7 k

! ]8 H$ C: s5 ?- l/ R! j9 j        不过,于整个市场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这种带了宿命性的体验和累积,确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这种带了原始本能的热血冲动,市场恐怕就很难像一个正常的市场。
8 K: O4 I- W, x9 K& O$ y0 `5 s% J: P* v/ o1 H: b7 d$ R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1 13:13, Processed in 0.08787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