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5|回复: 0

[理财宝典] 观点1+1:一亿元建“山寨长城”,啥借口都说不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0 11: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点1+1:一亿元建“山寨长城”,啥借口都说不通:近日,一段关于江西南昌“山寨长城”的视频引发热议。记者采访得知,所谓“山寨长城”,实为南昌溪霞怪石岭生态公园“观光长廊”,全长4.83公里,耗资1亿元以上。  究竟是“观光长廊”,还是“山寨长城”,看其造型,观众心中自有答案。何况,景区负责人承认“仿建八达岭长城”,外宣“北京有八达岭,南昌有怪石岭”

1 S  x1 V# h% l! a; w- `
# p$ r; A1 \1 T; |        7 I9 D% S9 P7 M
        近日,一段关于江西南昌“山寨长城”的视频引发热议。记者采访得知,所谓“山寨长城”,实为南昌溪霞怪石岭生态公园“观光长廊”,全长4.83公里,耗资1亿元以上。8 N4 k1 J; n% J- L6 H
/ C% `* P. o( \# ^( M
        究竟是“观光长廊”,还是“山寨长城”,看其造型,观众心中自有答案。何况,景区负责人承认“仿建八达岭长城”,外宣“北京有八达岭,南昌有怪石岭”,很难说该长廊不是打长城的“擦边球”
3 T) _/ ]  O! r7 a( }. I) {: P6 K# d3 m+ l9 V+ _  f9 q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作为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闻名于世,蕴含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坚韧屹立的重要标志。
# E" b5 \- ~2 ?( n- k
. J- m% R& _0 J        南昌“山寨长城”之所以引发一些友质疑,恰恰源于其仅有外观模仿,并无历史积淀,无法撑起人们心中的长城之名。说得再直白点,长城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有人对“山寨长城”嗤之以鼻,不难理解。/ G7 Z% b- c/ d' ]! G  d
, l# o# w; B' P+ d
        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应给予景区一定“发挥空间”。景区负责人也表示,以长城形象修建观光长廊,是考虑防火需求和景区美观。以“长廊”促旅游,并充当防火墙,一些人觉得“无伤大雅”
4 p7 s7 H( A5 [% x) G( R, e
6 R! H2 j' Q3 r$ l! t4 o0 m        在仿建问题上,是否适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7 T: u% G& Z" N

3 m5 d+ f: Q0 _$ g$ E4 T3 f8 \        必须指出,仿建终归是仿建,与地方历史和文化并无关联,无法体现地域风情,无助于打造地方特色。缺乏原创性,难有可持续性。' A* R  e& \: Y4 t
. K$ T! H6 q8 C# _% h' _
        仿建乱象并非个例,仿建怪圈值得警惕。比如,媒体报道“小镇天安门”“中学祈年殿”,不伦不类令人大跌眼镜,蹩脚噱头产生资金浪费。现代玩意照样被仿,许多景区一窝蜂仿建“玻璃栈道”,都试图藉此“网红”。殊不知,仿多了,仿滥了,游客难免腻味。( p0 u% s0 Y3 N1 Q" m% Q7 l

0 o; c/ s. c0 i# _, M% h        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硬塞“非原生物”,严重破坏自然景观,建设缺乏安全标准,还会埋下事故隐患。不少存在问题和隐患的仿建项目被叫停乃至拆除,既是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又给“不当发挥”敲响警钟。
% `' F* ^3 }* n( h% {, j/ u5 J0 P- W* @) f9 N, W
        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竞争也愈发激烈。对景区而言,特色服务是吸引游客的关键。特色不是自吹自擂,不是生搬硬造,而是要发掘绿水青山的自然之美,努力推出具有地域色彩和人文风情的独特项目,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这才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1 {9 A. g& }, g2 `0 a
2 m2 W8 G! D9 n6 k
        
+ z1 e: Y# N* t  H" P
1 g! r( }) ^1 d+ S5 I/ i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8 22:17, Processed in 0.07710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