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7|回复: 0

[理财帮帮帮] 蚂蚁金服上市时间 黄湘源:蚂蚁集团过会 上市考验A股承受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9 06:48:4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蚂蚁金服上市时间 黄湘源:蚂蚁集团过会 上市考验A股承受力:面对蚂蚁集团这样一下子就猛提至上千亿以上规模的融资压力,A股市场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辅之以必要并且切实可行的资金承接措施,要想让一个如此巨大的“吞金兽”平安落地,也是不容易的。  ■黄湘源  9月18日晚间,上交所披露的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显示,蚂蚁集团科创板IPO过会。从科创板IPO申请

# J* `" K8 o( t, ]: j$ h- k# r3 f  i* x3 Z  S
        
) L% t+ ^2 z0 B, d& K3 D  ]! ^1 c7 V0 {3 s! G" R
        面对蚂蚁集团这样一下子就猛提至上千亿以上规模的融资压力,A股市场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辅之以必要并且切实可行的资金承接措施,要想让一个如此巨大的“吞金兽”平安落地,也是不容易的。
. w; z, [# }$ S
. l3 q" r. P: }8 l+ @        ■黄湘源
  b4 F! H& j3 t
7 I+ Q: f' |* g        9月18日晚间,上交所披露的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显示,蚂蚁集团科创板IPO过会。从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到本次过会,蚂蚁集团共用时25天,该速度仅次于中芯国际(行情688981,
4 c; r) e* }' S. p9 K[color=]诊股
. g1 y4 B, y2 ~' g6 q/ u)(港股00981)的19天用时。
  Q, E/ v, |5 j" A+ U9 p$ |
' Z, v7 y7 ^. O8 E) m4 g        资深投行人士预测,按目前审核效率,顺利的话,蚂蚁集团有望在下周获得科创板IPO注册,预计10月20日前后公司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F; o/ w! V# n9 ^. v9 C% C

; K' Q4 e1 s4 |# o, O0 b        蚂蚁集团即将上市不免让市场又喜又忧。喜的是,蚂蚁集团一旦上市,中国股市就将直接增加一个像贵州茅台(行情600519,7 D5 R$ i9 m# h: t
[color=]诊股
8 ^- I8 t( z4 ?; a) e4 P) I)一样,走在全球市值前列的生力军。忧的是,如此庞大的一次性融资规模,对A股市场的承受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b; q6 _8 O4 c' W
7 b" y. l$ X: P' Z  R2 t/ g  ^$ J2 n
        蚂蚁集团最新估值为2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万亿元。即使所发的港股有可能在其募资总额中占相当的比例,在A股市场所募的资金也将会是一个千亿级以上的数字。: j5 t9 ?) v7 m

  [5 W6 b; U# x4 C" v% m        今年前8个月,A股首发募集资金规模为3015.11亿元,比去年全年多482.63亿元,这一水平也创出了近十年来的新高。注册制在科创板、创业板的先后落地,不仅加快了企业上市的节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不过,234家IPO企业所募集资金规模的全部总和,也不过相当于约两个蚂蚁集团。每家平均募集的12.88亿元资金也许尚不足蚂蚁金服的一个零头。值此A股站上3300点乃至3400点并迫切地期望4000点甚至更高目标之际,市场融资需求超乎寻常的旺盛,而增量资金的跟进却不免有所脱力,由此而导致的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失衡十分明显。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市场一直徘徊不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融资压力不减,而增量资金不足还未能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热情和做多信心难免会产生动摇。
  N- k, O1 m# l+ ^- k& O: V% T" A/ s9 L5 `, c
        今年以来,已有京东、易回归港股,中芯国际、寒武纪(行情688256,
9 J2 C6 n) h) \' c4 C' e: m: R# z[color=]诊股
  n2 N9 A/ V( B  G7 U  o)A股上市,蚂蚁集团拟AH股上市,京东数科、陆金所、滴滴、字节跳动、商汤科技也纷纷启动IPO计划。2020年或堪称独角兽回归的最好年份。A股市场尽管本身仍处在增量IPO连绵不断的压力之下,却依然以极大的热情迎接“海外游子”的回归。以同期回归A股上市的独角兽中芯国际和康希诺(行情688185,
* O/ b2 ]6 ~' I% g8 c! n[color=]诊股3 Z* _2 O- K; \  I1 b
)为例,一个实际募集资金高达456亿元,超募两倍多,另一个则募资52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也达到了39.7亿元。不过,与蚂蚁集团相比,即使在超募状态下,上述两家独角兽也不过相当于蚂蚁集团在A股计划融资标的的三分之一左右。A股市场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资金实力,光是凭着这一股子对独角兽情有独钟的热情,是不是能够承接得下蚂蚁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还需要市场来给出答案。
2 T+ [- p. T$ [& J. A7 p& h5 E% f; ?3 k% \$ N
        数据显示,蚂蚁集团2015年税前利润42.54亿元,2016年却下降近一半至29.06亿元,2017年快速增长为131.90亿元,2018年却又亏损19亿元。2019年,蚂蚁集团透露出上市的打算,而当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净利润170亿元。由此可见,上市前的蚂蚁集团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估值,并非浪得虚名。' ]* o, H% v! Z

1 ^- n3 Q0 k( o7 E0 P, e        蚂蚁集团作为独角兽回归,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它的金融属性,而是科技属性。蚂蚁集团的市值规模再大,在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能量上也未必比得过国内的各大银行。在此次决定上市之前,已经由蚂蚁金服改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这意味着未来上市的蚂蚁集团能提供的将并不是一般的金融服务,而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转型金融服务。当其将含有区块链+供应链技术的金融科技落地于更多的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提高全社会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其融资成本,人们有理由相信,一旦上市,这家非同一般的金融服务公司会很快成长为一家具备金融生态无限可能性的超级公司。而这,不也正是巴菲特心目中“要透过窗户向前看”的那种理想的成长性公司吗?
% q% o0 H  W: y! s, K8 A5 F+ S& o) {
& a0 s3 S0 T1 m! n; H2 m- Z! J# u! {        如果说作为投资的最重要策略就是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成长性公司,那么,作为IPO来说,则不仅要看申请上市的企业所提出的融资计划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不能不在乎市场本身的资金承接能力。如果市场具有充沛的资金承接能力,不要说每周发七、八只新股,就是一个月连发几十只新股也不在话下。如果市场没有资金承接能力,则不要说每周三、四只,就是停停歇歇市场也还会叫苦连天。增强市场承接能力的治本之道在于吐故纳新,既要在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又要加快不合格企业退市,让市场不断减轻过于沉重的成长性压力。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坚持用增强“负荷”的方法去测试市场,非得逼迫市场勉为其难地去适应越来越大的IPO融资压力不可,那么,不要说市场在如此高强度融资压力的逼迫下会渐渐失去活力,恐怕不逼出“心脏病”也就算万幸了。蚂蚁集团如果真的是投资者心目中理想的高成长性公司,当然不可能也不应当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过,面对蚂蚁集团这样一下子就猛提至上千亿以上规模的融资压力,市场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辅之以必要并且切实可行的资金承接措施,要想让一个如此巨大的“吞金兽”平安落地,也是不容易的。对于市场管理者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让蚂蚁集团顺利上市,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蚂蚁集团上市后的整个市场也能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倘若单纯因为照顾蚂蚁集团过于巨大的融资需求,而影响了资本市场在保持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支持实体经济预期计划的顺利实施,那当然也是万万不可的。否则,岂不也有违资本市场引进蚂蚁集团之类独角兽的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4:49, Processed in 0.08646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