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12 06:16:5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健中 应健中:A股成交量为何向深市倾斜:从市场成交量来看,近几年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量,深市远大于沪市,沪深两市总市值占比是6:4,日成交量则是4:6。随着创业板全部放开涨跌停板开始,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沪市成交量基本上只是深市的一半,市场热钱都去炒创业板了。近日炒创业板的热情开始降温了,对老创业板的炒作也遭到了棒喝,大盘也出现了深幅回调,但笔 | , t+ V; F' N: `- `
: U3 I% {" h3 q* F+ b
6 p$ @( v6 t9 W' L8 }8 u
4 y5 X6 i6 o' [: [/ S, A 从市场成交量来看,近几年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量,深市远大于沪市,沪深两市总市值占比是6:4,日成交量则是4:6。随着创业板全部放开涨跌停板开始,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沪市成交量基本上只是深市的一半,市场热钱都去炒创业板了。近日炒创业板的热情开始降温了,对老创业板的炒作也遭到了棒喝,大盘也出现了深幅回调,但笔者认为,在今年最后的三个多月的交易时间里大盘不会趴下。' x( W+ B) X5 Q
! ^- o7 O$ n2 B1 M+ Z1 i& f. @3 \' J
■应健中4 `. b; g9 S! w* d
' U6 A p& O3 I 几个月前,管理层提出要提升股市的活跃度,当时大伙儿觉得,中国股市已经有了12字方针: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这“有活力、有韧性”的提法已经令市场耳目一新,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提升活跃度,意味着管理层认为当时市场还不够活跃。
3 h9 e) u( j+ C4 h6 N: C
4 M" S/ h" u/ V/ P 于是接下来推出的一系列股市新政都是围绕着“提升活跃度”而展开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就是最典型的,从 300860 编号开始,新版创业板实行的是IPO注册制,打破了IPO定价的桎梏,审核和监管下沉至交易所,上市后实行放宽涨跌停限制,新版对标科创板,这没什么问题,关键是300859以前的八百多只老版创业板股票如何处理。此次管理层采取的是一步对接到位的办法,其目的还是为了体现“提升股市活跃度”,出发点很果敢,但市场却很魔幻,本周市场出现的各种让人大跌眼镜的现象,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f* D, l8 a2 W/ e* B
0 ~9 H. b/ Q3 K; E
其一,从市场的成交量来看,这几年来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量,深市远大于沪市,沪深两市总市值占比是6:4,日成交量则是4:6。而随着创业板全部放开涨跌停板开始,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沪市成交量基本上只是深市的一半,市场热钱都去炒创业板了,本周竟然出现创业板成交量超过沪市整个市场的情况。要知道,沪市流通市值为34.51万亿元,创业板流通市值只有6.40万亿元,可见创业板被倒腾得翻来覆去的程度。
4 T# ` ?" h @) V5 S- v) V }% m
5 L. D' P7 w! R8 E- ] 其二,一市N制加上沪深悬殊的放宽涨跌停个股的数量,导致了市场最活跃的资金涌向创业板。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分级制管理的市场,IPO定价有不超过23倍发行市盈率的计划定价制,有放宽发行市盈率甚至于亏损股都能发行的询价制,二级市场上有5%、10%、20%不等的涨跌停制。市场总是逐利的,哪里来钱快就扎堆于哪里,现在沪市放宽涨跌停板的只有科创板,现在上市家数为173家,而创业板新、老版齐松绑,放宽涨跌停个股有885家,这样的市场结构摆在哪儿,导致市场资金大倾斜。5 I8 K/ A0 p4 V
0 E2 ~$ H* P1 Q( o! z6 d- }) e& J 其三,创业板过往10年的历史也导致了强劲的报复性反弹。10年前创业板登台亮相之时,也有过一段疯狂的炒作过程,但潮水退去之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大家可以一个个将早期上市的创业板股票复盘看看,惨到什么程度,股价从最高价跌去八成、九成的个股比比皆是,“破发”成为那个年代的关键词。如今这波报复性反弹爆发了,市场出现了这样的景观,先消灭1元、2元股、再消灭3元、4元股。问题是:这些老创业板股票怎么会跌到如此惨状,这似乎没人去思考,实际上即便当下如此炒作,对大部分在高位接盘的创业板“站岗者”而言,离解套还远着呢。/ Y% f/ p+ I$ w: L& K) a( N
, c7 ]2 p% R: b X& o7 X5 d) A6 v 近日炒创业板的热情开始降温了,第一批上市的新版18家创业板个股中已经出现了破发个股,也出现了在高位接盘拦腰一 刀的现象,对老创业板的炒作也遭到了棒喝,大盘也出现了深幅回调,但笔者认为,在今年最后的三个多月中,大盘不会趴下,上下折腾的空间还是蛮大,跟着市场去冲浪,还是能捕捉到许多机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