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5|回复: 0

[理财宝典]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科学素养支撑健康体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9 07:27:17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科学素养支撑健康体魄:减肥的最终目的是健康,有健康才能美,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长达6小时饱腹感”“一餐丢掉700卡”“富含蛋白、膳食纤维素”……最近,一些代餐奶茶、代餐奶昔、代餐粉等代餐减肥产品在上走红。它们打着“快速”“营养”“好喝”等口号,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青睐。  代餐减肥理念并不新鲜。在医学上,一些特定

0 D* x+ u- D* g4 |1 t" D- H5 ~4 o
        6 B# i, ]2 a, a9 M0 E# O
        减肥的最终目的是健康,有健康才能美,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1 W9 Q3 }# Z) \2 V/ }1 \2 Q. b* ~! Q8 b. C# D/ H. |
        “长达6小时饱腹感”“一餐丢掉700卡”“富含蛋白、膳食纤维素”……最近,一些代餐奶茶、代餐奶昔、代餐粉等代餐减肥产品在网上走红。它们打着“快速”“营养”“好喝”等口号,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青睐。; f& S% d9 H0 X1 ^: ]- T0 X
0 l: X. q3 ^7 M
        代餐减肥理念并不新鲜。在医学上,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需要营养科室专门制定饮食方案,配合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共同控制疾病。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会要求其制定饮食方案,记录每日食谱,以防止血糖过高或过低。如今,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都在发生变化,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吃得多,运动消耗却不足。热量摄入多、消耗少,多余热量就会转变成脂肪,于是,不少人体重超标,“三高”疾病随之而来。受临床医学理念启发的代餐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既可免于再加工、直接入口,又能有助于减肥,较为符合快节奏的生活,因此受到热捧。
/ `+ O; i5 a# [6 o+ E' ]! W; o5 F: E" w; ]
        然而,减肥不可能单靠一瓶瓶的代餐奶茶、奶昔。科学减肥是在保证合理营养成分、基础代谢的情况下,减掉多余脂肪。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余种,来自于多种食物。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代餐食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全面的。假如长时间单独食用代餐食品,很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引发相关疾病。从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来看,一餐减掉几百卡的热量,对每天需要1800―2200卡能量进行基础代谢的成年人来说,长期能量过少会对心脏等器官功能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已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更不能轻易尝试。
& g  }9 q& \( k  B2 _8 z# P$ ?
( R# ], L2 O3 P# t0 v$ F$ E        代餐食品可以吃,但要搭配其他食物,做到营养充足、保持正常代谢,确保减肥不减健康。减少热量摄入是一方面,建立良好的运动、生活习惯也很重要。“管住嘴,迈开腿”,保持吃动平衡,量出为入控制能量,才能在保持代谢和营养的前提下,成功减掉多余脂肪。比如,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每天坚持6000步,每周保持2―3次适量运动,每次中等强度运动半小时以上。饮食方面,保持食物多样性,少油、少盐、少糖,吃七分饱。可以多选用全谷物、杂豆类食物,因为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及杂豆类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且全谷物、薯类和杂豆的血糖生成指数远低于精制米面。此外,保持规律作息、情绪稳定有利于控制体重。以科学素养为基础的减肥行动,才有助于支撑起我们的健康体魄。
) [6 \" _8 Z( U' a2 P* [
" F2 @5 W- P9 \' q        大量事实表明,减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长期坚持,无法一蹴而就。努力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很多爱美人士加入减肥队伍,为了瘦而美下狠心减肥,但减肥的最终目的是健康,有健康才能美,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行动起来,坚持控制体重、科学减肥,我们才能远离多余脂肪的困扰,拥有健康的体魄。1 J' @* w9 M0 G( e9 v, D/ W7 [

; D3 e8 A) T" N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9日 05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7:52, Processed in 0.08210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