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23 10:52:33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盈率计算公式 金融投资报:高溢价发行蜂拥而至 不担心打破一二级市场平衡:虽然注册制还没有全面实施,但是注册制新股发行特别是高溢价发行让一级市场尝到了甜头。于是不仅在已实施注册制改革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出现了高溢价发行,连主板也出现了高溢价发行的情况。 日前,国内投行巨头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港股03908)A股发行,作为国内顶级投行,显然不愿自降身价,发行价 | # O+ e5 {& H* V y
* x: l K" @/ _0 w, `, f8 A
1 h2 }7 f( V# t! o
9 V& N7 K) J; Z 虽然注册制还没有全面实施,但是注册制新股发行特别是高溢价发行让一级市场尝到了甜头。于是不仅在已实施注册制改革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出现了高溢价发行,连主板也出现了高溢价发行的情况。$ }& `& s: h3 z" K
) _* v% u8 r$ \& l5 t* C- _ 日前,国内投行巨头中金公司(行情601995,
% D* t# f, F! R# S$ y* O[color=]诊股
" x3 E6 b+ v' d+ i% p)(港股03908)A股发行,作为国内顶级投行,显然不愿自降身价,发行价高达每股28.78元,发行市盈率一举突破了23倍的“红线”,达到了33.89倍,这在没有实施注册制改革的主板市场是不多见的,而且中金公司也不是市场惯性思维里能享受高溢价的高科技企业。有意思的是,本次IPO发行中金公司网下询价认购倍数为74.09倍,创下了近5年上市券商数据的新低,这意味着部分机构投资者对中金公司的打新热情有所下降,毕竟估值在那里摆着,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可能所剩无几。* m o$ R; C1 q6 E
% z9 U! k0 s ?4 I# J 高溢价发行新股已经打击了市场流动性,而且现在越是巨无霸越是毫不忌讳地高溢价发行,似乎现在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沛。事实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一下同样高溢价发行的中芯国际(行情688981,
% W# I# |% C: \ `; x[color=]诊股
; W! c8 D8 U) f h3 x)(港股00981),科技属性比中金公司高得多,而且业绩的增长也非常迅速,但是就是因为其A股的发行价格太高,H股才不足20港元,A股一发行就是27.46元,溢价太多,上市以后最高涨到90元以上,A股与港股同股同权的价格差距太大,所以其上市以后跌跌不休,成为二级市场的“抽水机”,大大打击了市场人气。% \/ w/ [; D0 I9 \/ v
1 ]$ C: R6 _& e& @& ~; ?6 I6 Y 像中芯国际这样科技属性和行业地位都如此之高的企业高溢价发行,然后因为与H股的差价太大,上市以后都会对市场形成强大的压力,那么像中金公司这样的传统企业,发行价格会不会在二级市场一步到位?要知道,中金公司也有H股,目前H股股价不足19港元,却仍与中芯国际一样高溢价发行,难免会对A股形成向下牵引力。细心的投资者一定会注意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巨无霸公司开始高溢价发行,比如像金龙鱼(行情300999,- P0 Y2 N- ` o% l
[color=]诊股
; W$ S, S9 c6 L7 X( P6 o)、中金公司、中芯国际等等,这些都还不算特别大的巨无霸,但他们对市场资金的虹吸效应已经显而易见,中芯国际一上市科创板基本就到头了,金龙鱼一上市整个创业板除了极个别公司大部分归于平静。目前A股弱势整理的态势,与这些巨无霸高溢价发行上市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巨量增量资金的加盟,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供求关系难免面临失衡的危险。
7 L7 G* X, F# x9 j) @+ ]& B6 P6 R
% H S! g) G2 ]6 @" {5 @% ~3 K 以后还有很多中大型特企业上市,像东风汽车(行情600006,
/ w$ S% w" K! Y" u: C* ?) F& k[color=]诊股
) l, x$ ?6 P7 Q# Q4 [)这样的传统企业可以把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还有很多央企国字号、特大型企业都可以分拆,如果再叠加高溢价发行上市,会对市场资金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目前,市场的存量资金以及可以预期的新增资金,面对这样一个筹码洪峰显然是难以适应的。供求关系一旦失衡,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就会崩塌,这个时候要去再扩大直接融资就难了,因为蓄水池可能没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