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29 13:08:5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巨潮资讯上市公司年报 黄湘源:年报季应着眼上市公司业绩:对于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投资者来说,与其盲目地追高买套,不如着眼于未来更长的时间并专注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才是符合价值投资原则的正确选择。 ■黄湘源 A股已经连续多日成交破万亿,但前期领涨的科技股却锋芒不再。值此2019年年报开始披露之际,对业绩成长性的审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在某种意义上 |
4 e7 l6 _; m3 {6 ~/ \# ^
6 v6 f5 s; F; v2 T7 E3 A ! b. G- m$ T/ @: H
* O3 D: a) f* E' c: w* { 对于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投资者来说,与其盲目地追高买套,不如着眼于未来更长的时间并专注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才是符合价值投资原则的正确选择。
4 }, @2 t( \$ V6 D2 Y" x
1 N8 l" G% ?, N1 C+ Q ■黄湘源8 T; u/ p1 g, B$ _* C: S, X& x
# G7 T/ I% x8 ]& z4 U( m% X A股已经连续多日成交破万亿,但前期领涨的科技股却锋芒不再。值此2019年年报开始披露之际,对业绩成长性的审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不失为市场稳住阵脚的务实之举。
1 {% b5 c$ G+ P% q4 L! i& w7 }5 H
$ H% M5 H6 S6 s; N- @8 r 业绩为王还是成长为先,这两句话本来并不矛盾。可是,市场出于炒作的需要,却常常会将其割裂开来。这轮行情对科技股的炒作就多少有一点这样的味道,其中尤以创业板为甚。创业板进入市场炒作的视野,本是以有望接棒科创板进入注册制改革之列而开始的,可是,随着再融资政策的松绑,注册制不注册制却很少再被关注,一时之间,不仅大有将创业板此前若干年备受压抑的股价损失一个早晨就都给补回来之势,而且还颇有一点不甘于当科创板的影子股而欲与其试比高的样子!可是,尽管整个创业板都被炒得如此火爆,业绩呢?成长性又在哪里呢?不仅蹭疫情热点的鹏鹞环保(行情300664,
9 R0 M: ^9 E7 z[color=]诊股& P5 @! L5 F3 G' q, {$ a
)、正业科技(行情300410,$ v3 O/ e5 |4 b4 d; L
[color=]诊股9 f( `) @1 X" C
)、田中精机(行情300461,
9 Y O! L4 H9 g2 W1 h4 I& W[color=]诊股2 d+ H1 m( A+ @4 H( B0 B! I
)先后收到深交所连夜下发的监管函,对连续多日涨幅异常的秀强股份(行情300160,
6 V: T* H' Q/ N+ e7 W1 c[color=]诊股
3 f/ D1 d+ H" ?)、诚迈科技(行情300598,, X$ U, Z- Q% h
[color=]诊股
3 k5 r4 U1 @" _8 ?0 R1 E* b/ X)等持续进行重点监控的深交所也及时采取了问询、关注等监管措施。对上市公司蹭热点炒概念行为,深交所明确表示,将保持高度敏感性,严厉打击。未来仍将合理运用监管工具箱,迅速反应、及时问询、强化监管,形成信息披露监管、交易监控与现场检查的监管闭环。果不其然,监管一过问,炒作就退潮。当然,这并不是说创业板就此就会没有行情,前期涨幅较小的科技成长股或许还有机会,涨幅过大的科技股短期内则显然有必要注意风险。5 q% W1 b( t; y- {7 ?" K+ L4 q
5 I/ E5 y7 i4 [
被跌得太久的人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期盼牛市,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但是,正像巴菲特所说,“你不能根据今天的头条新闻来买卖你的股票”。近期海外疫情的恶化导致全球风险资产避险情绪升温,由于部分科技股短期涨幅过大,在科技股上浮盈丰厚的A股投资者短期诱发获利了结的趋势在所难免。如果没有整体经济的持续向好进一步提振市场的信心,而只有成交量持续放大所不断给前期获利资金所提供的增利或套现的机会,那么,3000点关口即使暂时攻了上去,能不能站得稳站得牢也是一个问题。对于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投资者来说,与其盲目地追高买套,不如着眼于未来更长的时间并专注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才是符合价值投资原则的正确选择。
/ j+ t4 `: n2 z' @7 @
% z7 w8 @8 T" F; G9 Z 业绩是股价成长的基石。无论是什么样的大牛股,如果没有业绩持续增长的支撑,最终都不免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挤干股价中的水分,回到自身真实价值的原点,这就是价值回归真实的意思,科技股也不例外。即使基于业绩成长预期的炒作,也不应该没有理性节制。古人说,过犹不及,说的不也是这个意思吗?人们之所以把希望寄托在科技股身上,无非是因为科技股的业绩成长性更值得期待,往往在传统产业股和一般的消费类股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实现的一点业绩增长,对于具有创新潜力的科技股来说或许不费吹灰之力,有时候不增长则已,一旦增长起来,十倍百倍的增长率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说人们看好科创板,看好的就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市盈率的成长股,那么,对于创业板的炒作也或多或少寄托了一点这样的希望。不过,一些过度炒作的股票,充其量不过就是穿了一件科技股的外衣而已,凭什么就可以忽视对业绩基础和成长性实事求是的分析,“一人得道”就“鸡犬升天”?创业板的这种概念性过度炒作,不仅不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反而有可能加速创业板市场的泡沫化。而资金过于集中地分布在创业板和相关科技板块,对于权重蓝筹股也将明显起到分流作用。离开了蓝筹股的后续发力,大资金运作的纵向深度难免将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当前的情形,岂不正是如此?
/ m4 i+ w9 [, F5 Z2 C) R
$ e! \/ @0 ]4 E* C/ m7 L 沪深两市2019年年报披露拉开序幕可谓适逢其时,必将为疫情期间这轮明显缺乏可靠价值预期的概念性炒作行情提供了转向业绩关注蓝筹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机会。无论如何,炒业绩总比单纯的炒概念要实在得多。不过,基于当前的疫情,也要防止把过往的业绩当做未来的希望来炒作的倾向。前一阵子科技股的炒作,对于未来的增长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不啻一个有益的启示。科技创新才是真正的生产力,才是价值成长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能。我们之所以说大盘从一味的概念性炒作科技股转向业绩关注蓝筹适逢其时,并不是否定科技股的成长性价值,而是为了以更务实的姿态在稳住阵脚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