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15 19: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客数理话 超九成网友说,做这件事永远都不过时丨思客数理话:最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越来越多消费者加入到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中。这三个月来的各项节约举措执行过程是否顺利?哪些措施更受欢迎?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思客推出《变身“光盘侠”,你有哪些招?》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000余份。 调查结果显示,93.16%的受访者认为,提倡粮食节约 | 1 o% s5 [, G9 o5 E9 L
% K, C" d& T. t) e* y
. o+ S, l' G: A$ z0 G 最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越来越多消费者加入到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中。这三个月来的各项节约举措执行过程是否顺利?哪些措施更受欢迎?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思客推出《变身“光盘侠”,你有哪些招?》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000余份。
8 ~3 j0 }# P" G, w+ S- r1 {5 [* L) P1 O
调查结果显示,93.16%的受访者认为,提倡粮食节约,永远都不过时。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厉行节约不能一刀切,要讲究方式方法。$ F8 e- B. O* w, A0 Q& s( \! C) ?1 u; M
6 w- p# T+ [( F' q 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k0 W% a* Y3 ~0 S7 q2 T
& H2 y; f( F/ Z$ t: i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身边的粮食浪费现象正在减少,多数人的节粮观念有所增强。据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数据,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节约粮食”相关话题的舆论关注热度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700%。不管是出门游玩,还是亲朋聚会,“不要浪费,够吃就行”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 d/ P* \ s( v
* K" ]- A5 h% P7 M( N
崇尚美德、心里踏实、可以省钱是受访者愿意成为“光盘侠”的主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有92.31%的受访者认为,节约粮食是美德,我们应当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这说明,节约意识已在全社会形成高度认同,人们正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8 Q6 {9 m- l/ a) |7 |( ~8 |
# }% g" f, f) S. k 小份菜最受欢迎! m+ U K3 S( M( a( H
9 t+ n, ^+ e* L) f0 ^; o1 _" L 在两个多月前的思客调查中,有71.96%的受访者认为,外出就餐时的浪费现象较严重。而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有45.3%的受访者认为外出用餐时餐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还有不少受访者认为,在家吃饭或在食堂就餐时,减少浪费的效果较为明显。
l+ r) F/ c5 d) n/ g0 I8 C0 x3 E B8 L
对比发现,在两次思客调查中,餐厅提供小份餐、半份菜都是最受欢迎的措施。有分析认为,通过提供小份餐,顾客可以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吃得完的商品,还可以多点几份想吃的菜。商家则可以通过提高翻台率、减轻厨余垃圾回收成本等方式薄利多销,促进销量。# b( H7 c& [% g4 [- b& F
4 u# q& W! X8 K Z. Z$ `5 f! K$ A8 L
此外,服务员合理引导点餐和打包、“光盘”换奖励等措施也得到受访者的肯定和支持。, ]& X4 [* S P: a
) P% L' i. L: G8 C 值得关注的是,“N-1”点餐模式的支持率较上次调查小幅下降,我们从网民留言中分析发现,多数网民并非反对“N-1”模式,而是反对个别地方对“N-1”的形式主义“变种”——从“N-1”升级到“N-2”、宴席每桌只能三菜一汤等。
7 ?0 l9 m! [5 M x
% W- S8 g- j, l5 G6 U9 e$ O “吃饭的事是天大的事”,这道必答题不能靠演戏、作秀糊弄了事,需要出精活、细活,让节约的良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要我节约”变成“我要节约”,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
5 J3 [* |/ |$ s$ n& Z( a8 R/ r/ b/ s2 H( \9 i: ~
联合出品: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 q4 z6 K1 m' G$ @) u. i
: e5 ~) U: O" D1 k: f4 @ 策划:刘娟
9 N- ?1 j& n! Z, \; d# e3 q, w+ D" W* ~, r; W: \ P+ j
监制:李晓云 汤辉3 Y; E! c4 [- G" C% h
' K9 Z0 n! s# d2 b
作者:黄洁心 王明睿(实习)
. I0 h$ Z6 @1 G, O$ n8 n) E% D, {2 n7 x) D1 W6 l
设计:赵薇8 a& }; O1 r) a/ b% }% [
: g; w: h7 u' A9 o% G& i9 N/ l; f 编辑:解轶鹏) D: O. x9 U1 l8 h. H5 Z8 b) a
3 Q1 e1 a* ^, U4 C 校对:宋敏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