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5|回复: 0

[理财宝典]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8 13:12:1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文:任泽平 石玲玲 王孟嫫  事件  2020年11月26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解读   1、核心观点:  1)三季度执行报告呈现五大变化:  ①重提“闸门”,货币政策“不满不溢”,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让市场缺钱。  ②社融与M2增速由“合理增长”变为“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
7 h9 c  D* v8 ~* J
1 f; c4 _2 c7 {
        + R# i4 q0 p' B* P5 w0 ?
" `9 Y- j- A* {4 s+ k4 k
        文:任泽平 石玲玲 王孟嫫3 L2 U+ ?! P; [2 F- k

/ [1 r7 ]; e0 [8 S7 P5 n2 S* T        事件0 a2 t- H- p: n. X
3 U; b( ^/ s/ e' K
        2020年11月26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N! A! N2 X! S2 Z  e+ c6 N
$ ?; @  L% }- [( S8 O) ?* _        解读         1、核心观点
9 q* w& N+ E) `; g+ r4 x, M
5 k3 h# l" K( ^        1)三季度执行报告呈现五大变化:
/ x! N+ J" J, L4 ?$ J* Y- Z% {/ _7 N* P7 ~5 {! x
        ①重提“闸门”,货币政策“不满不溢”,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让市场缺钱。$ \) ?" @% v5 Z$ F9 I
/ H4 n* F& m8 V/ ^# |/ p8 R% v+ Z) S: J
        ②社融与M2增速由“合理增长”变为“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信用扩张周期即将迎来拐点。$ j! G% E3 }1 o( Z, A

& @, E1 a6 S- x6 ^/ @, h        ③重提“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2021年稳杠杆成为重要观察点。! m' u# h* B0 b2 S4 G8 T: S2 b0 o( T$ R9 v
/ I- U3 J6 g% Q& m3 t
        ④强调“跨周期设计”,处理好长短期均衡。
. y5 U. ?1 k* d/ n* h/ V5 j$ @9 }& v+ ^1 p# p1 o
        ⑤新增“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7 G6 N) k1 Z, p* k" J. K# x; c$ |6 I' d1 g0 `8 [' y
        2)利率方面,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叠加3季度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贷款加权利率、一般贷款利率较2季度分别小幅抬升6BP、5BP。
( j$ r4 ]1 N/ P2 P- ~
' J* m. v/ }& G2 N' m        3)汇率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基本面是主要支撑。展望未来,1-2个季度内人民币或仍处升值通道;长期来看,或仍以双向波动为主。
8 k( a3 j5 H% T3 J6 f- X6 r6 A( N1 b7 M: N  D
        4)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经济持续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不宜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货币政策正常化,但谈收紧为时尚早,宜保持观察。
( ^7 C' C% d: x" y! ?; z$ `) u8 x! j; ]* m# w
        我们判断,未来1-2个季度,经济数据将延续3月份以来的惯性和政策滞后效应,经济继续复苏,但明年1季度之后经济同比、环比均面临放缓压力,即2020年5月是政策顶,2021年1季度前后是经济顶。( Q3 K% m# j2 l

) a- e9 Y0 q1 o# K- I        5)从通胀来看,拿掉猪以后重回通缩。猪周期下行,拖累CPI回落;PPI持续低迷,回升动力偏弱。
  B4 N+ `. b; T
3 R8 C1 M' Z2 C5 C  A        6)从海外来看,疫情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全球经济延续恢复但力度较弱,主要经济体公共部门债务攀升、金融风险持续累积。
2 h6 e# U+ n8 I7 A+ t4 g
* q. s+ `& O1 m9 m) ]        7)展望未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关注稳杠杆和防风险。①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牢固,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中性,不宜盲目乐观。②结构性政策精准导向,继续加大对新基建等符合新发展理念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③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综合施策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④流动性管理工具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兼顾稳杠杆与防风险。4 w2 m7 Z# q/ P5 M* e7 @
+ L) g: {; y, E6 g+ x
        2、重提“闸门”,货币政策保持“不满不溢”
9 F1 v" Z: Q5 Y6 g9 ]# b4 ]" H, @3 x& E7 ?
        
& E( {( x' K7 G; h! s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1.png
9 [# p4 i, n( r) i. t1 R* B% P. p; B
        三季度执行报告与前期易纲行长金融街(行情000402,/ o% y9 R) _* {5 i6 W, Q; o
[color=]诊股
7 H+ H2 k: g1 m7 X8 i+ f# n9 [)论坛讲话核心内容一脉相承,与二季度相比主要呈现五大变化。

5 r8 {/ k0 ^- U8 h  d* ]- s6 V7 I  C" j( k! q0 `' d
        1)重提“闸门”,货币政策“不满不溢”,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让市场缺钱。自2019年2季度以来,央行首次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但稳健中性的基调并未改变。“把好闸门”的核心仍是坚持总量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 x6 e( w' m8 G; c' R7 Q; A1 u
2 w3 p% f" K/ ~6 n& G        2)社融与M2增速提法由“合理增长”变为“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长期保持正常化,信用扩张周期即将迎来拐点,明年社融、M2增速将由今年的大幅高于名义GDP增速向“名义GDP增速+合理加点”回归。
$ T4 T: P& M; ]
& o+ n' M$ R: w* e# P3 Q5 w        3)重提“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进入稳杠杆而非激烈去杠杆阶段。今年处于抗疫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但明年GDP增速回升有助于杠杆率自然回落。明年在金融监管、房地产审慎管理制度的共同配合下,货币政策进入稳杠杆阶段,类似2017-2018年的激烈去杠杆大概率不会重现。: O$ a0 z. e8 \, p  [
3 c  L1 O- I/ s$ j7 S% f. R+ p
        4)强调“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央行强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中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经济向潜在增速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但海内外多重风险仍存,经济恢复基础不牢,货币政策暂不具备收紧条件。下一阶段政策基调保持稳健中性,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4 v7 X: \' z% v' q
6 _& A5 z+ }: u' d2 V        5)新增“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近期以永煤为代表的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作为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回应,央行强调加快健全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体系,压实股东、各类债权人、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责任,坚决遏制风险扩散。
  o$ ]& R3 \' f
5 k1 c; |2 }! ~1 ?        3、利率方面,货币政策常态化,贷款利率环比小幅抬升。( t2 g+ X* ?: x5 o& v

8 k: Q" z% \1 I$ d$ I* T        随着5月以来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叠加3季度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贷款利率较6月小幅抬升。2020年9月,贷款加权利率、一般贷款利率较6月分别小幅抬升6BP、5BP,或与资金面边际收紧、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有关,而票据融资利率在监管层打击空转套利的背景下大幅抬升38BP至3.23%。
+ ~" H% E$ Y- y. ^5 t" c& J0 J+ G, s( A" d0 M/ _3 y- Q- z
        
" @% h" f; ~, e* t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2.png # Q' [: G( F; _: F& B( e
# k+ x. }6 _2 ~" x0 k* J
        4、汇率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基本面是主要支撑。/ v5 _% o2 w' Q
% z4 L0 @' \$ c3 W7 d) V( F
        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进入双向波动阶段,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基本面因素是主要支撑。2020年6月初至11月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7.13持续升值至6.57,累计升幅达7.8%。人民币持续升值,背后存在四大支撑力:1)中国疫情防控、经济恢复领先全球。2)我国出口持续超预期,经常账户顺差提升。3)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率先正常化,中美利差维持在200BP以上的历史高位,吸引资本流入。4)美国大选落定,拜登胜选,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利好人民币资产。
2 t: q( B  s. m) b: F6 _$ ]0 ~1 s
" A, M/ F# E% j& V1 o$ H; P        
  d: N: R% K$ ^6 v  \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3.png - e- t+ ?, t, ~
' J' Z9 S0 o, q, ^! A
        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弹性进一步增强。2017年以来,央行退出人民币汇率的常态化干预,我国外汇占款波动大幅下降。2020年10月,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央行下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外管局发布消息称“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未来汇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走向市场化,促进内外部均衡。' O2 t9 f' F% m& V

. g3 p! o3 @: F) P, ]        展望汇率未来走势,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在1-2个季度内或仍处升值通道。中长期来看,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实质处于2017年以来的双向波动阶段,在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并未得到实质提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存的背景下,难言进入新一轮升值周期,未来或仍以双向波动为主。8 w+ ^! P2 h2 w5 b. S8 U

* K- _: M* L' b) o% K        5、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经济持续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不宜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货币政策正常化,但谈收紧为时尚早。; D6 v# J. l" Y' I1 j

: \& }" N  J" I1 k        2020年3月以来经济恢复超预期,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高增,弥补消费不足。但展望2021年,就业和收入低迷,投资面临回落压力,出口高增难持续,消费回升难以完全对冲。1)投资面临回落压力。10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12.2%,未来,房地产调控延续、财政缺钱、逆周期调节力度收敛,投资增速将见顶回落。2)出口高增难以持续。10月出口同比11.4%,主要拉力是防疫物资产品出口、外需恢复及中国生产替代效应。未来,随着欧美疫情缓解、经济逐步恢复、疫苗大面积使用,“疫情受益型”出口将放缓并向均值回归。3)消费回升难以对冲。10月社零同比增速仍处低位,未来,受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下滑制约,消费反弹空间有限。4 y( A2 Q) W1 K9 }

- h" C% b' b4 A" v        我们判断,未来1-2个季度经济数据延续3月份以来的惯性和政策滞后效应,但明年1季度之后经济同比、环比均面临放缓压力,即2020年5月是政策顶,2021年1季度前后是经济顶。因此,慎勿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慎谈货币政策收紧。# ]  a8 o9 J+ s+ _2 {$ M

1 M+ b8 n6 t% y, \        6、从通胀来看,拿掉猪以后重回通缩。猪周期下行,拖累CPI回落;PPI持续低迷,回升动力偏弱。
* I' F7 ^6 U/ x( F& Y: z  i/ q+ _; g( f. t7 H+ e
        
0 u; p1 ~5 ^6 A# @7 Z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4.png ' T" N2 i# j( \$ a; `/ F
7 W" h; z" V, x+ L. W1 E" p3 j
        猪周期见顶带动CPI下行破1,达到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10月CPI同比0.5%,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环比降至-0.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猪周期见顶,带动CPI快速下行破1,已回落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 b+ _. _% g, X  z, Y- p

+ s- [# `- r/ c: o1 q2 G        PPI持续低迷,核心CPI维持低位。10月PPI下降2.1%,与上月持平,主要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影响。未来,投资存在高位回落风险、出口高增可持续性存疑,PPI回升动力偏弱。核心CPI同比连续4个月维持在0.5%,为有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6 t! N/ d+ A" q! x$ f% \$ E8 B+ u6 _) ?8 X  u" D/ R. A
        7、从海外来看,疫情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主要经济体公共部门债务攀升、金融风险持续累积,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依然较强。
: M4 s2 `1 h5 U* K2 \2 ]0 {0 Y- G5 Q* Z" j
        海外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延续恢复但力度较弱,主要经济体公共部门债务攀升、金融风险持续累积。1)海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美国、欧洲二次爆发,印度、巴西等地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2)全球经济总体延续恢复但力度较弱。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幅度达4.4%。3)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金融风险持续累积。主要经济体央行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资产购买规模不变,资产负债表规模维持高位,宏观政策空间进一步压缩,经济金融脆弱性加深。4)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抬头,部分国家经贸摩擦深化。拜登胜选,但美国两党已达成遏制中国的共识,不可盲目乐观。& ^/ p' H/ Z6 }
/ L, L% }: F  S( T6 e& `
        展望未来,多重风险仍存。其一,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其二,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规模大幅攀升,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值得关注。其三,金融风险隐患上升,金融市场表现与基本面脱节,未来存在回调风险。* {! F) `( V  L
) U  b9 Y5 x4 x
        
0 \% H  F1 D4 }: |/ A7 Q" [8 N 中药漫灌 不大水漫灌 也不让市场缺钱 ——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5.png " Y" H9 l' r% E  H( S+ e
! a; P1 A- i' N, I# {* S, c( [
        8、展望未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b+ M# n) B1 k6 g+ y4 q$ ]0 \5 U/ g! f' f3 T
        其一,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强调跨周期调节,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随着经济向潜在增速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但海内外多重风险仍存,经济恢复基础不牢,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中性,不宜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 I2 ^5 m. a) G) f9 k

, q9 D9 q* _* r! M* C" }        其二,货币政策精准导向,继续加大对新基建等符合新发展理念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MPA考核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流动性精准投向基建和实体经济,尤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小微、民企、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 o  b# K+ J! L$ L& w# r( V2 x3 j
& M  p+ V$ [: W8 J; o4 b        其三,持续深化LPR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综合施策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短期内政策利率降低或提升的概率均不高,央行将以“综合施策”方式,通过深化LPR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降费让利等举措,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G3 `7 u" d/ o) g6 p( N2 F4 \2 l) N

: ~# H0 d1 N; Q( m& m$ j) p' H; k        其四,金融监管或将成为明年重要的政策主线之一。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双支柱体系下,流动性管理工具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实现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4:45, Processed in 0.10845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