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1 14:19:2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人物】脱贫村民王万才 【故事】王万才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王万才丢掉思想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展特色种植和加工业,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最足、脱贫最快的贫困户。2017年,王万才脱贫,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 |
3 T$ Q; I' r! U2 I! ]2 k. i! Y! d4 B8 R4 Q- ^4 b
i; P7 c/ P) t# B5 n% s4 T/ ~3 | 【人物】脱贫村民王万才
) t2 s5 i/ P' q: F& |0 z/ l8 s0 @% W" |6 D
【故事】王万才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王万才丢掉思想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展特色种植和加工业,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最足、脱贫最快的贫困户。2017年,王万才脱贫,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王万才不忘乡邻,担任合作社副理事长,负责种植技术服务和推广,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和周边群众增收。从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后来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再到现在热心公益、帮扶乡邻,王万才书写了精彩的脱贫故事,前不久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 a- t. I: l4 E+ L G' o9 \' u
7 G4 v$ c( i f/ W1 t 【点评】. W1 n4 O# C# u) f5 Y8 m$ r
9 r T9 K/ {: ~- }. B. c+ V 从自认为“这辈子彻底失败,一点儿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到勤思苦干、越干越有劲,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最足、脱贫最快的贫困户;从不愿意干活、破罐子破摔,到丢掉思想包袱、放下酒瓶、拿起锄头,成为激励贫困户矢志脱贫“领跑的人”;从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变成热心公益的奉献者……王万才的精彩故事,是精准扶贫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成就的一个生动写照。 p. h# g% I3 x4 q
. m* @. J6 d$ {4 c
王万才曾说:“贫困户也要有尊严,如果我们躺倒不干,人家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说政府花钱养了一帮懒汉;如果我们躺倒不干,政府即使给再多的钱也不能让我们真正脱贫,因为脱贫不光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为自己争气,二为家乡争光。其实,扶贫扶志的朴素道理也是如此,贫困户不气馁又有政府帮扶,离过上好日子就不会太远。: |& N6 ?) \! C3 q+ Y' T5 m( Z; H
2 f( I+ U9 ~3 \: B" L, V F
浇树浇根,扶贫扶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绝不会从天而降。从王万才的故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扶贫不扶懒,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扬他们自立自强精神,引导和激励他们努力为幸福生活奋斗,脱贫致富才能持久有效。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需要更多像王万才一样的人,从“受益者”变身“奉献者”,先富带后富,积极参与扶贫和带贫。
4 K, X0 u. q O: N
+ h5 \; [3 y% \5 T3 V1 p 这些年来,王万才的网名从“老树西风”到“老树逢春”,再改为“老树繁花”。“树”还是那棵树,但是姿态和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这既是王万才从“躺着的人”到站起来,再到“领跑者”的生动写照,也是在脱贫攻坚政策带领下,广大贫困户生活改善的侧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只要志气立起来、行动实起来,就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C$ e6 j* a' E6 t. V( `
2 h* Q0 e* [7 y" o2 V" d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1日 05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