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15 12: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经济数据一览表 黄小鹏:美国经济缘何南强北弱:总体来看,税收、监管、工会、物价等营商环境、生活环境是美国经济南强北弱局面背后的主要因素。 黄小鹏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像其他若干大型经济体一样,也呈现南部、西部势头好,北方势头弱的现象,这背后是不是有些共同的规律呢?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从1970年代中西部出现铁锈地带开始到现在仍 |
( r' p, B% p4 C& E7 f l' J; I3 ]8 J4 Q" n: y: J
% D- V( X$ A! v6 M# [4 |& {6 Z6 g5 r! A" [/ v# e4 c
总体来看,税收、监管、工会、物价等营商环境、生活环境是美国经济南强北弱局面背后的主要因素。/ M, j8 I1 X1 [1 O, P
- S4 m& A$ G5 Y( x9 @' h 黄小鹏
2 J0 p( D" ]" W2 O2 ^. C' r, D2 B3 Y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像其他若干大型经济体一样,也呈现南部、西部势头好,北方势头弱的现象,这背后是不是有些共同的规律呢?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从1970年代中西部出现铁锈地带开始到现在仍未结束,美国南方经济的优势似乎还在继续强化。 [& c: G# F3 T5 C
4 q3 H; M3 n* n! f6 x; w; G 最新的情况是,不少企业继续从东北部、中西部甚至西部迁往南方。高盛计划将资产管理部门从纽约迁往佛罗里达,波音将787生产线从西雅图迁往北卡罗来纳,在甲骨文将总部从加州迁往德克萨斯之后,特斯拉也传出类似的计划。据统计,过去8年有1.3万家企业离开西部的加州,相当一部分搬到了德州,其中包括很多的高科技企业。. y7 [& t* S0 f X
( i9 f4 T3 K' n0 f5 i
企业迁移不是单向的,但能说明一些问题,更有力的证据是人口增长率。根据美国官方数据,2000~2010年,美国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南部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2%、3.9%、13.8%、14.3%;2010~2019年,这四大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1.2%、2.1%、8.9%、9.6%。+ U P- c q; I, P: p& ]' V/ T& y
. M' v7 L5 W9 {! u7 ] 差距之大一目了然。在人口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人口数据是衡量地区经济繁荣差异有说服力的指标。其实,不仅最近20年南部各州人口增长遥遥领先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各州,而且最近50年一直如此。从1970年开始至今,人口增长最快的是西部的内华达、亚利桑那和南部的德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州,而纽约州和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宾西法尼亚50年来人口增长率仅为个位数。6 j. k" i/ B. J4 o3 m: T
q$ y2 ?/ b3 } H- j; P
根据长时间段的人口数据,结合企业动向,不难看出:西部和南部是过去50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南部势头目前更强,甚至开始吸引西部特别是高税率的大州加州的企业和人口。
1 M2 c, L2 ]6 V9 L" ]
( q9 Y7 B2 z& A7 Z 这背后的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气候显然不是主要原因。虽然加州等太平洋(行情601099,; E4 h+ o2 n4 b, ]( B3 h
[color=]诊股
) i3 S) W+ |- q! f! O" g% E: A)沿岸州的灿烂阳光为其增添了很大的吸引力,南方冬天的温暖也比东北部、中西部的阴冷更让人流连,但天气终究敌不过荷包的考量。美国最早工业地带就诞生在气候寒冷的五大湖区,何况今天居住和工作环境已将气候对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气候说同样无法解释为何每年有数万人从加州迁移到气候差得多的德州。
9 Y8 g1 [5 ?; O% l$ O7 r. U- d- b: c, r6 ~
产业结构变迁说则难以解释以底特律为代表的铁锈带为何长期无法走出低谷。1970年代底特律受到重击之后,但美国汽车业总规模并未下降,而是相继向南迁往德克萨斯、田纳西、印第安纳等弧形地带,特别是先后进入美国的丰田、现代、大众等外资汽车巨头在设立生产基地时都避开了底特律,根本原因在于底特律汽车行业工会力量太过强大,中国的福耀玻璃(行情600660,6 Y+ s" r, U/ O. U: u0 r; l) S8 M
[color=]诊股, F; z. a! c) x4 |) G
)在铁锈州俄亥俄的工厂获得的优惠很大一部分被工会问题抵消,一度举步维艰。美国汽车业甚至被人划分为受工会困扰的北方汽车业和不受工会困扰的南方汽车业两大板块。* D& p$ C6 g0 S7 `8 I0 f
1 j2 W3 p/ p \ N0 ?% p. u" B
总体来看,税收、监管、工会、物价等营商环境、生活环境是美国经济南强北弱局面背后的主要因素。对企业来说,总是想逃离那些税收高、行业管制多、工会力量强大的州,对个人来说,虽然高税率常许诺成高福利,但个人是最善于算账的,性价比骗不了人,所以,居民也喜欢流向无个人所得税、低消费税、房价可负担、民风纯朴、治安良好的地方,今年以来,逃离纽约、加州而前往德州等工作生活性价比高的南部州的人数以万计。
$ G |9 Y$ D. o9 e; s# T% m9 [+ o+ ]3 m8 y, ]
当然,由于联邦政府参与资源分配力度小,人员和要素自由流动,所以虽然经济呈南强北弱之势,但地方差距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大。从10年、20年、50年时间跨度的人口数据看,发展的强与弱大部分还是体现为增量部分。对于人口总量触顶的国家,地区经济的强弱消长很可能涉及到存量人口、存量经济的重新分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痛苦得多。
& x. O3 h; M+ B7 F7 n9 k. r8 o" u! u3 c! |+ c: c0 d$ ^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