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1|回复: 0

[信息快递]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诞生在中国的经济学》:论“隐含假设”导致经济学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22: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诞生在中国的经济学》:论“隐含假设”导致经济学错误:作者: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州众议院经济学专业贡献奖获得者,美国麻省大学达特茅斯CIE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现任国际信息发展组织专家,北大国经智库专家,多所大学特聘教授。     论“隐含假设”导致经济学错误   ——为何逻辑自洽的理论也可能是错的?   逻辑自洽的理论也有很多是错误的,
" O' l5 G' \9 Q- ]+ `* o
) M. @$ _3 _3 t( ]
        
& l/ b# c* h" g          作者: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州众议院经济学专业贡献奖获得者,美国麻省大学达特茅斯CIE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现任国际信息发展组织专家,北大国经智库专家,多所大学特聘教授。   6 c7 Z7 P" ^8 V) p$ ^
        论“隐含假设”导致经济学错误 % ], s, [6 j+ l+ F1 _) |

# m, p) Q& p& ^/ I8 p# ?* j" |        ——为何逻辑自洽的理论也可能是错的?
. H& A. _' B+ O& B4 L4 _7 z, Q7 Y+ ^; [/ @1 Q
        逻辑自洽的理论也有很多是错误的,关键就是存在着“隐含假设”1 V0 A( r, e) G

4 g  h4 Q3 O4 u% P+ a7 s3 y        上世纪的1953年弗里德曼发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后,引发了经济学方法论之争,其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经济学的假设要不要真实,弗里德曼坚持假设越不真实越好,萨缪尔森认为假设要反应真实世界,其实他们争论的都是做模型时已经列出的假设。 1 }+ t! m6 V! u
6 B, u+ R- w4 K% k+ u
        其实除了已经列出的假设,经济学理论还包括很多看不到的假设,这些假设已经暗含在内,但是没有列出来,或是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存在这种假设,我们将这种没有列出的假设称为“隐含假设”,隐含假设很少是因为作者故意忽略的,绝大多数时候是连作者都没意识到。 7 H+ z8 q; Z+ d9 p& `3 ?

: \' u# H" t" v- o% s7 |% O+ K        在评价一个经济学理论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理论自洽不自洽。其实逻辑自洽的理论,很多都是错误的,因为他的隐含假设是错误的,只是人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他的隐含假设而已。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理论,怎么感觉都不对,但是就找不到出问题来,因为这些理论的错误并不存在逻辑中,而是存在假设之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把这些“隐含条件”的错误找出来,原来逻辑自洽的理论马上就不自洽起来。 : Z' R0 y$ r3 F( t$ l

" B7 V  O( E' T; V7 P        我们拿市场均衡理论来举例。 自从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首先提出一般均衡的概念后,一般均衡就开始统治着微观经济学界,成为众经济学家们追求的经济学最高境界。 6 j2 z) ]1 r% B* b1 r3 [
! J+ g$ H4 r8 ]2 U2 w- V
        一般均衡就是明显存在问题的理论,首先,我们先看它比较明显的几个瑕疵,比如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理性经济人等,这些基本都被后来的经济学家陆续推翻,导致现在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相信一般均衡的存在。
& y1 M* m) U% |9 T% g
) s2 R0 ?/ {# V        其实一般均衡理论,除了已经列出的假设假设有问题外,其隐含的假设问题更大,笔者在书中就曾指出,“一般均衡”理论假设的是产品没有供给难度,既没有生产难度,也没有交易难度,但这在现实中完全不现实,其实产品的供给和退出都是存在难度的,因此价格机制也具有粘性,当难度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价格失灵。在现实中,价格失灵的情况下比比皆是。在一些技术落后的国家,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商品都没法生产。比如解放前中国连钉子、火柴都生产不了。即使到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连摩托车、电视机都生产不了,另外一些道路不通的山村,即使出多高的价格,都很难买全他们需要的商品。
: f; S9 b6 j" D/ M9 k# s3 n
* X3 L& m) j  r! |: M- y        因此我们只要指出“供给难度不为零”这一现实后,一般均衡理论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4 h$ [$ b# S, {# X" T
1 d7 R$ O* m* d' s% P: ], L: K1 Z' A        产品在供给过程中会存在难度,很多产品在去供给的过程中也存在难度,因此降低价格也不能实现市场出清,比如钢铁,石油等长周期、重投资的行业,即使发生大幅度降价,其供给也很难短期降低下来。 : z6 D- g1 P  p6 ]& _: T
/ d8 T* i, {- N2 Z' @/ `
        货币学派的隐含条件及其理论错误
1 G& K" b$ W/ s, C/ G5 Z/ n0 T
7 H$ H5 z6 b+ g% m5 O8 M9 {        货币学派也存在因隐含假设而致错的情况,货币学派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投资,认为只要增发货币就可以解决经济危机,这个理论的成立,其实也隐含着一个假设条件,那就是央行的货币只要发出来,就可以非常顺利的进入实体经济。
: j2 x6 m; b) x: |5 r) k+ z! u& h. `& t" I' J0 A6 g
        但现实完全相反,货币流入实体经济是需要以金融机构为中间渠道的, 货币超发时,往往货币利率非常低,这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反而无法获利,金融机构会全面萎缩,没有金融机构做中介,货币反而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因此货币学派理论要想成立所依赖的隐含条件“货币可以直接进入实体经济”,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因此货币学派的经济危机拯救理论从根本上也是错误的。本次经济危机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点,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国各大银行全面陷入亏损,美国金融反而萎缩了,金融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美国“股权投资募集资金总额”等核心金融指标都被中国超越,超发的货币大部分进入了二级市场形成资本泡沫,以及外溢到了利率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美国经济复苏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 W( q2 {- f! \  A- ~% G: d2 @  T; k. {- y" W2 Y# W. O9 ~
        总之,我们检验一个理论是否正确,不仅要看他的逻辑是否自洽以及假设条件是否符合现实,更要看这个理论中是否包含违背现实的隐含假设,如果包含,这种理论也是错误的。我就是发现了一般均衡和货币理论中的隐含假设条件的错误,从而对这两种理论提出质疑的。
1 {. @; a& r& j! \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名家专栏。) R4 E' p/ D0 L7 l#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1 13:03, Processed in 0.07727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