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2 10: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造车故事一再上演 请让创新“再飞一会儿”:造车新势力又添新成员。昨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头部科技公司入局,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生力军。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将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求在2025年新车销量里25%必须是新能源汽车,挪威2025年100%新车是新能源汽车,丹麦则要求2030年1 |
, h1 z7 W; _+ q& H5 r3 p4 i( s/ s
" L' d7 O+ Y( {# g4 Z/ n
6 e/ Z( u8 K9 W4 c2 r4 ` 造车新势力又添新成员。昨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头部科技公司入局,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生力军。# B# X+ M5 [' i2 h( n% a
1 H% d6 Z: S2 T% |3 q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将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求在2025年新车销量里25%必须是新能源汽车,挪威2025年100%新车是新能源汽车,丹麦则要求2030年100%新车是新能源汽车。从增速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9~2020年增近50%。但与此同时,全市场总量仅不足3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比重仅3%多一点,市场潜力不言自明。另外,随着充电桩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 w0 B- M! y3 ?; r& O( L( P; A; a
F/ |; m$ d p, m( ] R- C8 K 虽然成长性确定,但市场不乏质疑之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整个板块和头部公司的估值过高,甚至有调侃称相关公司估值主要依靠“市梦率”。经过去年的大幅上涨,不少公司的股价和估值再创新高。近期,市场对于新能源板块的观点有了微妙变化,分歧变得明显,有多家知名机构和投资人明确表示性价比不高了,不再看好。也有投资人表示,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都是产业突围的新方向,不让它们有泡沫让谁有泡沫? i0 k6 W9 j( G' i3 `/ \$ } P
3 }; }4 w8 X* x! }0 \0 y, ? 不同立场、目标、风控标准、认知水平的投资者所选择的策略往往大相径庭,难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历史看,资本市场多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各领风骚者,而常青树寥寥。长长的坡和厚厚的雪,都很难觅。对于新能源板块来说,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携资本竞相涌入,“超车”的故事会一再上演。仅从研发投入看,大众汽车一年的研发投入近千亿元,宝马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7亿欧元,蔚来每年研发30亿元左右,特斯拉过去十年间核心技术研发费用达200多亿美元。另外,从当前情况看,新能源车并未形成很强的用户黏性,断言谁胜谁负还言之尚早。当足够多的替代品出现后,是赢者通吃还是百花齐放,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4 O: y( f/ H2 U; B/ ~
- M# x, G* j( S 当然,也有一些常识是穿越牛熊周期被公认的,所以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无论是当前的布局者,还是出货量,总体而言或许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新竞争者的加入,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有望提速,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当下的热点公司,不妨多点耐心,超越眼下格局,放在更宽远的视角看待它们的发展,让创新“再飞一会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