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3 13: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券时报:短期健康险有规范长期繁荣方可期:近日,以 “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迎来专门监管规定,续保、停售等颇受行业和民众关心的问题得到明确规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近年来,健康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30%,其中尤以短期健康险增长 |
6 m2 m. b$ A. y2 e8 j4 N# b9 E+ u) |- j9 y
- s. U0 f4 m& X4 ~' K9 n5 C3 W$ ]
3 r3 U. K7 s: Y 近日,以 “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迎来专门监管规定,续保、停售等颇受行业和民众关心的问题得到明确规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P3 ?% X6 G7 r/ {$ c! z, G2 m, A
; A. \% Z* M2 M- o# i. N7 i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 _0 Y D( \& N' [
1 a* s; m* N' _6 C 近年来,健康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30%,其中尤以短期健康险增长较为明显。以百万医疗险为例,2020年该险种的保费规模将破500亿元,用户规模将突破9000万。但是,短期健康险消费中一直存在两个重要误区:1 Q! Q- p, H6 {9 X
" I. H+ B& Y3 Q- J9 M9 W; x6 E
一是续保问题。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短期健康保险时声称可以续保。很多民众误认为短期健康险的“可续保”代表保证续保,实际上两者存在巨大差异。) }9 d% C P5 K: { `/ e: y
# v( A* \' G, A0 { 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由于保险法规所限和难以评估未来医疗风险的现实原因,保险公司对于短期健康险并不能保证续保。
( H% u: j3 `7 W; ]5 Q& }
6 ^, ^$ M+ S3 \3 w$ t 一位保险公司健康险负责人曾对笔者直言,短期健康险在精算估计上比长期健康险更加宽松,因此可以在产品定价和服务内容上凸显更大优势。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一旦产品赔付率超过预期,产品就面临调整费率、被新品替代甚至停售的风险,届时保险消费者将会面临续保难题。
' C& V) o5 R& g( n; K9 `( ]; x! E8 m0 z
二是停售问题。虽然保险公司在销售时承诺不随意停售产品,但这不等于不会停售。一旦短期健康险出现停售,消费者因健康状况变化导致医疗费用风险增加,再次购买产品的价格会升高。: T* c( G" `; Z
: k G6 R9 ^7 p% o3 o/ [" p7 | 中国银保监会此次发布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不仅严禁保险公司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也对保险公司停售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严禁保险公司通过随意停售保险产品弥补其因激进经营造成的损失,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
# y* b2 u' p1 ^. F R, G/ {7 W/ K
9 j* W$ o) r# Y 也就是说,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间一般是在1年及以下,且不保证续保。保险期间超过1年的,或包含保证续保责任的健康险,属于长期健康保险。
9 H a; T/ i% E' l+ x# K
% C! K8 _# n" M" ], m5 F 实际上,为了引导健康险市场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在修订《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已于2020年又下发了细则文件《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销售长期医疗保险产品。
r3 U" N0 v. c: c3 ?4 d, a( P! o, C; h
监管规定的完善对于短期健康险市场的规范有着重要意义,系列监管规范扎紧了违规和无序经营的笼口,有利于短期健康险市场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短期健康险市场的规范和持续繁荣,也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责任经营和消费者的理性消费。
3 V4 O1 x3 _ I2 s- V# N, e1 {3 c. C7 ~* e! ]; |
从产品需求角度,短期健康险保险期间仅有一年,一般价格较低、保额较高,是年轻消费者的入门险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空间。保险公司除了积极开发成熟保险消费群体,也应积极发挥保险社会功能,将眼光投向大量年轻群体、中低收入人群,规范经营,自觉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下沉市场亦有广阔空间。! U# _0 z8 }( x+ G/ T
4 k4 @5 v( K. B, x* {3 L6 ^7 s; m
从消费者角度,亦需进一步提升保险保障意识。购买健康保险的目的是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准备,因此选择健康保险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价格,还要关注产品的长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对于费用补偿型的健康保险产品来讲,其责任遵循损失补偿原则,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能重复理赔,建议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时重点关注保险条款相关情况,不建议重复购买此类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