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3|回复: 0

[理财宝典] 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亢奋的全球金融情绪保持一丝警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 06:38:1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亢奋的全球金融情绪保持一丝警惕:“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百年未有之经济下行”,约1亿人感染,200万人死亡,但2020年全球股市居然大涨,VIX恐慌指数并未持续大幅波动,整个金融市场情绪相当亢奋。这样的非理性繁荣应该高度警惕。   2020年12月份的高盛报告说,当下正处于新周期起点,即经济周期的谷底位置附近,需要拥抱风险寻求收益
. Q' Q3 s) }5 W! R+ N9 n6 `
' [! @9 Q% g5 ~" B2 `
        ( j* u  N4 C3 @, ^; T6 `
4 X5 C$ g3 y* d
        “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百年未有之经济下行”,约1亿人感染,200万人死亡,但2020年全球股市居然大涨,VIX恐慌指数并未持续大幅波动,整个金融市场情绪相当亢奋。这样的非理性繁荣应该高度警惕。
0 p' |* c* D# g. M. n+ _' E- a2 z* G( m3 o3 v  X, V2 w* A
        2020年12月份的高盛报告说,当下正处于新周期起点,即经济周期的谷底位置附近,需要拥抱风险寻求收益,投资者需保持对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头寸。股票市场将迎来各个板块的“百花齐放”。在高盛看来,“疫情”是一种暂时性的冲击,可能并没有影响到技术、资本的积累与分配,甚至可能由于加速了低效产能被替代而为经济带来长期正面的影响。 % i( A7 e' @) `. l% Z" n, N

4 u" o" C5 U4 ^. P; C2 D5 B# L# P        不少机构认为,疫情的负面冲击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接下来的市场正面情绪会远大于负面情绪。但相悖的是,截至2021年初,疫情并没有出现消退的迹象,相反,第二波疫情更让人担忧。全球财政货币政策是否能继续支撑金融市场的亢奋,是一个问题。这里至少有以下几个风险点:   l( y& q/ V0 ]) t7 z% Z4 }
  w0 b3 c4 l+ P8 }) F3 p
        一是负利率。笔者2020年3月份就曾预测美国会出现负利率趋势,目前的趋势更为明显。美国国债规模从2016年19万亿美元膨胀到2020年底27万亿美元,年化增速9.2%,而同期GDP增速仅为2%左右。虽然美国可以考虑加税,但历史事实表明,美国财政盈余很难消化国债。偿债办法更倾向于负利率,这将对下一步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如果负利率形成,融资不产生成本而产生收益,这种情况一般表明实体经济已经困难到一定程度。这时实体经济投资的亏损甚至可能会超过融资收益,所以负利率输血实体经济也并不一定会有很强大的效果。
( K( r" `2 m- K1 U5 _) {4 C  f, [, J  P
        二是高杠杆。2020年量宽释放的效应,就像是血液过多不会让肌肉更强大那样,会产生高杠杆。这样做的后果是,实体经济金融化,而实体经济缺少高效的调节手段,高杠杆只能使风险放大。 - T+ D/ t: X% [5 D

7 X8 q- E) e9 E: y. {; d/ ?        中国金融市场在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加速开放国际化时,也要警惕风险的放大。
% M3 n2 I- \% z$ Y' H: Z' ?
5 O+ A$ J- p3 I/ Z        三是消费贷。头部互联金融企业持续扩张触及垄断,但目前互金整体仍缺少创新,增加了额外风险。互联网金融放贷业务模式和银行没有本质区别,且收费更高。互联网金融通过购物行为等大数据的分析,更偏向于贷款人的还款意愿而非还款能力。对于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占比较大的年轻用户,其还款能力较弱,更应被严格审核。 6 o$ s/ |$ C/ ~
. ?! f# I9 _8 d; d. A
        相比之下,银行利用纳税、用电数据以及个人财务数据等,更偏重于贷款人的还款能力。 & u! h8 G$ z: }. [7 }1 S# D

3 ]  V8 d, E: j3 s8 z% J        根据有关消费的研究,以Z世代(1995年-2009年间出生)为代表的年轻人中,很大一部分倾向于超预算消费、冲动消费,原因是这类人群有着对未来收入增长的坚定信心,大部分中国年轻人相信自己将来的收入会超过现在。但事实上,宏观环境并没有那么乐观,比如外需萎缩、人口老龄化、大流行病、地缘政治风险、逆全球化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得宏观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加大。由此看,年轻人群体的乐观情绪显然是消费贷的一个隐患。
6 Q" @1 k8 u0 S2 m4 ?: O
; I7 f& N- O# U& W% k+ F        消费贷的扩张速度和宏观环境的经济增速并不协调,会产生一些潜在风险,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注意。 9 h8 s6 G& b. l$ U8 l5 c/ D
! G6 c+ I7 s! X
        以上三类风险点,只是当下金融亢奋情绪中的表象。由于存在对2021年经济反弹的过度乐观预期,各种市场的行为亢奋可能会层出不穷。
- ]  w+ d2 Y7 v4 L: ~3 w  B5 j8 z  Y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对此,唯有坚持底线思维,提升风险预判预见能力,防止被各类亢奋情绪所误导,严防各种风险挑战,才能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作者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助理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14:01, Processed in 0.08644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