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2 06:38:1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亢奋的全球金融情绪保持一丝警惕:“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百年未有之经济下行”,约1亿人感染,200万人死亡,但2020年全球股市居然大涨,VIX恐慌指数并未持续大幅波动,整个金融市场情绪相当亢奋。这样的非理性繁荣应该高度警惕。 2020年12月份的高盛报告说,当下正处于新周期起点,即经济周期的谷底位置附近,需要拥抱风险寻求收益 | 4 u4 j5 L. s% `$ p$ L$ [$ {
2 [0 j+ j2 u$ @* q: S/ u- B% _ ) Y# s& O( x% }6 R1 q5 \+ J* K
- [1 p) P; f: N3 ^* H9 U
“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百年未有之经济下行”,约1亿人感染,200万人死亡,但2020年全球股市居然大涨,VIX恐慌指数并未持续大幅波动,整个金融市场情绪相当亢奋。这样的非理性繁荣应该高度警惕。 ' ?& P: S% ~6 K4 ^' l
0 p. c/ c" q( h5 Z: A6 q3 p
2020年12月份的高盛报告说,当下正处于新周期起点,即经济周期的谷底位置附近,需要拥抱风险寻求收益,投资者需保持对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头寸。股票市场将迎来各个板块的“百花齐放”。在高盛看来,“疫情”是一种暂时性的冲击,可能并没有影响到技术、资本的积累与分配,甚至可能由于加速了低效产能被替代而为经济带来长期正面的影响。 . m1 c/ ^6 V6 s. n* y
{; h. n) k! `$ [4 M
不少机构认为,疫情的负面冲击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接下来的市场正面情绪会远大于负面情绪。但相悖的是,截至2021年初,疫情并没有出现消退的迹象,相反,第二波疫情更让人担忧。全球财政货币政策是否能继续支撑金融市场的亢奋,是一个问题。这里至少有以下几个风险点:
1 i+ j/ v! ~& [ K$ d
) q4 V8 }7 p& t7 f( V. V! x- H% Y 一是负利率。笔者2020年3月份就曾预测美国会出现负利率趋势,目前的趋势更为明显。美国国债规模从2016年19万亿美元膨胀到2020年底27万亿美元,年化增速9.2%,而同期GDP增速仅为2%左右。虽然美国可以考虑加税,但历史事实表明,美国财政盈余很难消化国债。偿债办法更倾向于负利率,这将对下一步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如果负利率形成,融资不产生成本而产生收益,这种情况一般表明实体经济已经困难到一定程度。这时实体经济投资的亏损甚至可能会超过融资收益,所以负利率输血实体经济也并不一定会有很强大的效果。
" Q/ b- x4 s2 f* V; y7 D
8 ]# m- H N6 Y5 p7 r4 s. P6 H5 d8 z 二是高杠杆。2020年量宽释放的效应,就像是血液过多不会让肌肉更强大那样,会产生高杠杆。这样做的后果是,实体经济金融化,而实体经济缺少高效的调节手段,高杠杆只能使风险放大。
5 x ^( V6 l5 J' e. l7 Q8 W/ C+ T3 J6 S( a- I1 F5 O3 D
中国金融市场在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加速开放国际化时,也要警惕风险的放大。 9 B9 f" U' I1 n, @' X' R
# D* Z( C& g m$ E) Z4 ^' s 三是消费贷。头部互联网金融企业持续扩张触及垄断,但目前互金整体仍缺少创新,增加了额外风险。互联网金融放贷业务模式和银行没有本质区别,且收费更高。互联网金融通过购物行为等大数据的分析,更偏向于贷款人的还款意愿而非还款能力。对于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占比较大的年轻用户,其还款能力较弱,更应被严格审核。 1 l% ?7 q. ~2 t7 b
5 s& ?( f5 n+ r
相比之下,银行利用纳税、用电数据以及个人财务数据等,更偏重于贷款人的还款能力。 8 s: E/ ]7 t. U. H o3 j
0 g5 _% w e( l- g8 ]
根据有关消费的研究,以Z世代(1995年-2009年间出生)为代表的年轻人中,很大一部分倾向于超预算消费、冲动消费,原因是这类人群有着对未来收入增长的坚定信心,大部分中国年轻人相信自己将来的收入会超过现在。但事实上,宏观环境并没有那么乐观,比如外需萎缩、人口老龄化、大流行病、地缘政治风险、逆全球化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得宏观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加大。由此看,年轻人群体的乐观情绪显然是消费贷的一个隐患。
; X/ M4 t" w: s" E B
( G% T4 A% a0 \/ c 消费贷的扩张速度和宏观环境的经济增速并不协调,会产生一些潜在风险,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注意。 + L* [, [% x$ f
5 j" p+ ^4 T+ _1 [& x/ v
以上三类风险点,只是当下金融亢奋情绪中的表象。由于存在对2021年经济反弹的过度乐观预期,各种市场的行为亢奋可能会层出不穷。
/ i+ x/ H1 m7 U! r4 U
( g( x. S- C" D% C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对此,唯有坚持底线思维,提升风险预判预见能力,防止被各类亢奋情绪所误导,严防各种风险挑战,才能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作者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助理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