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2|回复: 0

[理财宝典] 木木要上天 木木:21元一个的馒头是否还蒸得下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5 14:51:34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木要上天 木木:21元一个的馒头是否还蒸得下去:许多人对“西贝”的情绪,从去年就开始酝酿了,绵延至今,再遇到合适的炸点,猛然爆发一下,也正常。  木木  “西贝”21元一个的馒头突然成了红产品,也是大火猛攻的结果。这倒与蒸馒头有异曲同工之妙。懂点儿厨艺的人都知道,蒸馒头全凭一口气,“西贝”馒头能在网上“发”起来,靠的当然也是一口“气”。“气”足

+ `$ A; ^$ T, u7 D* v: U% y. L
0 q( h# N0 Q; K( Y        
6 f) q/ i: m5 N/ \$ U) {
3 f% H& j9 C& O" G; F- ]/ w        许多人对“西贝”的情绪,从去年就开始酝酿了,绵延至今,再遇到合适的炸点,猛然爆发一下,也正常。
$ T8 \) D$ |  ~* J7 Y! V5 a# e
        木木/ P/ O! Y+ `& H* f

# {6 w; N9 S% b" R8 |        “西贝”21元一个的馒头突然成了网红产品,也是大火猛攻的结果。这倒与蒸馒头有异曲同工之妙。懂点儿厨艺的人都知道,蒸馒头全凭一口气,“西贝”馒头能在网上“发”起来,靠的当然也是一口“气”“气”足若此,或许就需要“西贝”有所思。
( m+ S7 E! X& ^4 k) A( ]! e) p3 u$ B0 N7 v+ [% N
        “西贝”的馒头好吃不好吃,是个开放性问题,胃口、偏好不同,答案一定不一样;“西贝”的馒头贵不贵,大约也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有说贵的,就一定有说尚可、不贵甚至便宜的。两个问题揉合在一起,答案当然就稍微复杂一些。不爱吃的人,“西贝”馒头卖价如何估计也无所谓,或者,卖得越贵反而越要吃一吃;爱吃这种所谓戗面馒头的人,恐怕也会算计一下性价比,觉着合适,就多来几个,觉着不合适,不买就是,一般也不会为此置闲气。
5 q/ r. ]. Q8 {( B6 X/ b4 m% G  A. n8 N3 |! I2 _
        “西贝”一没有强买强卖,二没有设套儿欺诈,三没有垄断市场,馒头定价几何,当然就无所谓,哪怕标价两千元、两万元一个呢,像许多高价包包一样,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经过市场多年熏陶,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事情居然能发酵到如此地步,显然情绪的因素(也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存在)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不得不承认,许多人对“西贝”的情绪,从去年就开始酝酿了,绵延至今,再遇到合适的炸点,猛然爆发一下,也正常。
+ v+ I$ v8 M+ D  G5 Z8 V% @( z; \- K' o
        虽然,顾客、潜在顾客、围观者的情绪对买卖人还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实践经验而言,这种情绪很难持久,只要商家应对得法,迅速凝聚起来的注意力,散起来也快得很。不过,这个过程还是需要一个基础,即买卖人提供的商品,确实存在足以立足于市场的价值。( x" C0 S" |0 A* s: O6 O! u

2 U6 F9 L& p3 ^' {0 m        这些年来,或轰轰烈烈、或悄无声息倒掉的餐馆,实在太多,路边小馆儿姑且不论,有名的餐厅数也数不过来。从这个角度观察,还在营业、还在发展、还惦记登陆资本市场的“西贝”,肯定是有自己的价值的。把持住这点价值,“西贝”肯定还开得下去。虽然网上有情绪激愤者号召抵制傲娇的“西贝”馒头,但这种缺乏硬核儿的号召,一般不会产生什么硬核儿的效果。3 N6 f) t9 ?" c

7 V, t/ t1 ~- t  D/ c* y        不过,两分法适用于任何事。虽然热闹的网议很难对“西贝”的买卖产生实质性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登陆资本市场,类似的舆情恐怕就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不容忽视的作用,就是舆情对股价的重大影响。股价的起起伏伏,一方面作用于实控人、管理层、核心员工、万千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其实际利益的盈亏。舆情沸反盈天、股价波动巨大,恐怕许多人的心情就不会如现在一样平静,随之做出的决定、采取的行动,或许就能决定企业的强弱、甚至生死。8 C/ \, q& R8 b6 r8 k
1 K* L, A5 C& y" [; _( |+ o- X
        在资本市场上,类似的教训实在太多。有人说资本市场是柄双刃剑,要义即在于此。想登陆为什么资本市场、想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壮大,恐怕类似的教训一定要认真对待、好好研究,否则,陷于同一个泥淖中不能自拔,就是大概率事件。而认真对待、好好研究市场教训的基础,就是要始终抱持一个严谨、敬畏的态度。
' g6 o  J, o# C) M0 A* _+ }
9 k. Z) ^3 e5 ]( u) w        “西贝”的实控人贾国龙去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为了服务好顾客,“西贝”上上下下“715、白加黑、夜总会”地干了32年,才有所成。埋头苦干,当然很好,这是取得成绩的基础,但也要时时抬头看看四外的环境、琢磨琢磨当下乃至未来的情势,稍微动动心思,效果或许会更好。这一点,对所有想登陆资本市场或者已经身在其中者,格外重要。缺乏严谨的态度、惰于思考、应对迟缓者,往往很难真正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就此而言,“西贝”21元的馒头能否继续蒸下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国龙心心念念的千亿营收以及更宏大一些的目标,能否借力资本市场“蒸”出来。7 G9 `. u$ m% ]; E$ d. k) x

( K0 F# {+ j  S7 ~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1 13:00, Processed in 0.07582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