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1 06:15:0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券时报:摘掉挂靠企业“红帽子”已是当务之急:前有中铁系40亿私募爆雷,后有众多名义上有国资背景的P2P网贷平台跑路,冒名挂靠国企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谓不严重。 然而,时至今日,央企、国企挂靠市场却依然活跃:可选资源丰富、明码标价、全流程代办,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在此灰色链条下,挂靠的“假央企”、“伪国企”数量迅速扩张,并顶着央企、国企的名头招 |
) Z" _6 `4 b3 S) i/ T, s( Y& A/ z$ J
' A( Q, C% a" R( u4 n
4 r0 a% c/ q6 E; |
前有中铁系40亿私募爆雷,后有众多名义上有国资背景的P2P网贷平台跑路,冒名挂靠国企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谓不严重。& T( ]% o6 C- E+ b3 H% @( P2 K
N- V) ^. ~8 B& J3 ` S. S 然而,时至今日,央企、国企挂靠市场却依然活跃:可选资源丰富、明码标价、全流程代办,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在此灰色链条下,挂靠的“假央企”、“伪国企”数量迅速扩张,并顶着央企、国企的名头招摇撞骗。* L( j: f' r' X0 X4 d
" }% [. @0 ^. m% L! O- Q; N7 ? 众多民企不惜每年支出高昂的挂靠费用也要伪装成国企,根源在于市场上的“国企信仰”生态尚未得到扭转。民营企业戴上“红帽子”,可以获得金融机构更有力的贷款支持,有助于拿下地方上更多项目。但是,这并非正常的竞争手段。各参与主体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应有之义,营造国企、民企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尤为重要。
; l1 N+ X7 F0 t) S
6 c1 I" d& i& ^% K2 F4 | 当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已经全面实施,清单之外,不得对民企采取额外准入管制措施。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的重要任务,其中就包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等内容。因此,摘掉挂靠企业“红帽子”是当务之急。) `0 V! r2 N- Y6 x+ M- T
4 j; ~0 Z" Q B( `7 t 但是,国有主体撤出对挂靠企业的投资,在程序上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1 z4 \* C/ A& ~# _. F9 B# ?% b2 w2 L" T; N4 _6 l9 e: \# [
《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因此,国有主体想要单方面解除代持、退出挂靠企业股东身份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挂靠企业在设立或挂靠时,工商部门仅对所提交资料进行形式审查,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便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并不需要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反之,如果国有主体想撤销挂靠企业,则有复杂的程序要走,且要提供确凿的被冒名证据。 ~+ V/ ]0 L, }% M W
% V9 ?4 i, ]) y$ t2 u# W& ^* k
因此,必须从提供挂靠服务的机构和个人,以及挂靠企业实际控制人入手,对其采取更坚决、强硬的措施,将挂靠企业股东背景恢复至原本状态。相关挂靠行为还可能涉及腐败问题,那些以管理费为名的挂靠费用,究竟有没有流入个人口袋,需要严查。
$ S0 _6 N# M" x9 u5 g+ a4 E
% l9 Z0 P) Q7 U& }, t% E 保持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是一家公司诚信经营的基础。当前,国企改革在稳步推进,国企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国企与民企应该在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同台竞技,制度、政策持续完善,待遇差别要继续消除。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国企挂靠乱象,让市场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