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1 07: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泰证券官网 证券日报:货币政策如何稳字当头、“家有藏粮”:从字的演化来看,古篆文中“稳=谷物+隐字的部分结构”,确实,在粮食当之无愧为第一战略物资的古代,“家有藏粮”方能心中安稳。 对于宏观货币政策乃至金融市场而言,流动性的合理宽裕正与古人藏粮有异曲同工之妙。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 | ' f* c) e& n4 C5 ~7 n; t
5 p0 L l8 F9 e( X% u2 |
5 d2 c) |0 a& o, @
& ~1 q: W( r0 `, ]9 Y1 @ 从字的演化来看,古篆文中“稳=谷物+隐字的部分结构”,确实,在粮食当之无愧为第一战略物资的古代,“家有藏粮”方能心中安稳。 ) f/ P2 Z! ?/ B7 _: E* g
: S- m5 N; @; }/ N 对于宏观货币政策乃至金融市场而言,流动性的合理宽裕正与古人藏粮有异曲同工之妙。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一是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二是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三是在改革开放方面,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更加注重加强预期管理和引导,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把握好内外部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Y ~$ a7 l# s
0 I: o0 _5 v: T6 S) M 面对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央行的表态彰显了战略定力。2020年,海外主要经济体为了提振经济,选择向市场“大放水”,部分经济体甚至使出负利率的“洪荒之力”。事实上,海外部分经济体超低利率、零利率乃至负利率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加大了“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的风险:利率过低可能导致资金大量流向低效率企业、催生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此外,如果资金更多流入资产市场,将加大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甚至是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 B0 m/ O* x# Q4 e
* T/ P" j% g8 b- O2 z$ n
从我国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始终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精确滴灌”,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预留政策空间。去年,央行灵活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稳步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推动降低存量贷款利息支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创新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恢复发展。今年以来,央行政策信号稳定明确,公开市场操作稳健且导向性更加清晰,可以说,保持了利率水平、流动性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态匹配”。 ! H; G; \0 y* }: G7 Q& l
; [" M8 v @" T% W
古人家中的粮食储备乃至后续的发放配给,显然也需要讲究“时度效”。笔者认为,“家有藏粮”的智慧在于有前瞻、有调度,也有节制,纵观我国央行的表态、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其味道也正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