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16 23: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淘票票电影官网 这个春节档的电影票真是有点贵: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付一夫 早料到这个春节档会火爆,没想到竟然火爆到如此程度。 公开信息显示,大年初一全国单日电影总票房达到17.36亿元,不仅胜过了疫情尚未爆发时的2019年大年初一,还创下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来自灯塔专业版的实时数据也显示,截至 |
n* ?' ?8 c* l7 w4 K* Q. s2 f9 W$ o& O8 c1 Z
P) C9 m: h( x0 T7 b8 T5 y, I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付一夫 4 X) M( h% t. c, ?6 w% [6 p) ]
早料到这个春节档会火爆,没想到竟然火爆到如此程度。
& ^7 N4 _5 f9 R& c( t, W3 z$ U5 q8 ^* ^, N
公开信息显示,大年初一全国单日电影总票房达到17.36亿元,不仅胜过了疫情尚未爆发时的2019年大年初一,还创下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来自灯塔专业版的实时数据也显示,截至2月15日晚20时46分,2021春节档期内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0亿元,继续刷新着春节档票房影史纪录;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近31亿暂列春节档总票房第一,《你好,李焕英》超过17亿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刺杀小说家》票房也超过了4亿。; e: K& `: _" ? d# u
: R3 M) v5 f: S# v+ P4 z
@+ \: S) ~9 O R5 m8 T5 p
3 A1 Y, H2 J, p: i) q+ r
& o3 T4 U. C% x: j' k8 W. |# v! d 正当市场为春节档票房的一路高歌猛进而振奋之时,却有不少人颇有微词,只因电影票价实在是贵得“令人发指”,堪称是“史上最贵春节档”。" F/ H: K3 O9 J/ K6 H8 ^
q1 U' B6 y. K. s' A
就拿最火的《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来说,在北京,随便一个电影院的票价都是八九十元甚至是一百多元,照平时价格直接翻倍,让人直呼“看不起”。这还不算啥,个别影院的票价居然卖到了680元一张,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J; V1 t, l% p' G, P4 Z
3 e0 U" D, h0 K- f+ W2 b/ |3 f5 _
6 y8 \+ E4 W0 Y# ?& B$ K# A b
. X5 f+ i t Z2 R, ^# y
1 D2 Y( l/ Y/ s. f3 j3 o
3 i; g9 h3 r+ e, m0 e
6 z, C6 R) A9 ~9 Y1 l
+ @* w: r+ j& D- t, g1 H3 N; T 不止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春节档票价亦是不菲,这免不了会让人心生质疑:按照“票房=票价X购买人数”的计算公式,票房的暴涨完全有可能是高票价抬起来的,而观影人数却可能不升反降。9 [0 I* y5 s: y7 b2 a9 [
2 b* {2 b8 t. t
事实上,春节档的高票价已然“劝退”了不少人,我身边就有好多朋友表示要等到节后再去观影。而若是打开社交媒体,你一定会发现各种各样吐槽的文字:
: U: l$ r) e! `1 z* J+ v3 p a a# n
“花100块钱看《唐探3》,是因为可以坐在刘昊然的腿上看电影吗?”, [4 [ q. f6 h4 V& M
; b4 ~7 X' t: U, N& c- _" s “看电影本是春节期间一件乐事,但这么高的票价实在是给人添堵。”
b k; K8 B1 D; u, P( `3 R4 n6 v( A9 Z6 t
其实,这并不是首个因电影票涨价而引来争议的春节档,2019年春节档期间的电影票价同样涨幅明显,这让“电影票自由”成为了像“车厘子自由”一样的网络流行词。而当年的高票价也着实“劝退”了很多观众,根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19春节档数据洞察》,2月4日除夕至2月10日大年初六的2019年春节档综合票房超过58亿元,同比增长1.4%,但这更多要得益于票价上涨拉高了整体票房,因为观影人次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0.3%。3 d6 H. M+ L p! P' ]
$ q4 |9 r: F) X
3 q% j7 F. K: Q6 V
P/ j h/ Q7 \7 t7 e s
6 k! V4 ?$ K0 a1 S6 k ? 春节档的电影票为何如此之贵?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二。
6 X0 |2 x$ @' u p) ^2 a# y- u! _* e. W' m) ~* e2 K1 A' W
一方面,春节假期市场供需变化使然。
3 {8 x8 L( `9 c( Y1 Y" @, [$ w' ?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全民放假让市场上的观影需求暴涨,而“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电影”也正在成为国人过年的一种潮流,正因为周期长、流量大、合家欢等利好的缘故,春节档自然就成了国产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种优质影片都会选择在这一档期上线。如此一来,按照经济学中最简单的供需定理,一面是需求激增,另一面是优质供给面世,电影票价上涨自然就在所难免。
g ~4 Q. M$ p; L
, h; y' D0 n) ]$ C9 _# j4 e) {1 t 于今年的春节档而言,“就地过年”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进来。由于很多“异乡人”没有回老家过年,相当一部分观众都留在了一二线城市,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增加了一二线城市的观影需求量,票价也就被推高了。 A7 _1 s* ~ A, J
8 u4 E! t$ O" K8 ]( m! [
另一方面,影院对于前期经营亏损的弥补。* j$ N( q0 Y7 V* u8 s9 W+ @
! A# I6 ~$ J1 n6 z 众所周知,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冲击,而电影行业无疑是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
) D# p2 I0 v5 Y% @9 S
3 |: v( X t8 u$ @" C 国内影院自2020年1月下旬暂停营业以来,整个行业足足经历了近6个月的停摆,尤其是错过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节档、情人节档和五一档,让电影票房收入直接跌入谷底。虽然7月下旬影院重启经营,但受到上座率、优质新片缺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客流量并没有因影院的复工就立即恢复正常水平。$ n" f3 |) Q& \0 c* o( R
1 r8 f h) y% ~% q
这些使得影院在很长时间里都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根据2020年中国电影(行情600977,7 |* u% K% u$ \/ @5 `# _) V# }
[color=]诊股
# H( P( \! K: _/ B5 l6 T$ D- J)家协会发布的《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受疫情持续影响,在参与调研的187家影院当中,将近半数的影院账上资金不足,现金流告急,半只脚踩出了悬崖,多达42%的影院认为自己有“关门大吉”的风险,只有10%的影院有可能转手继续经营,还有28%的影院表示“等待总部统一安排”。另有报道显示,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影院从业者都不得不选择转行摆摊、微商、送外卖来维持生计。3 [: _2 Y6 R" O8 D
( @5 r! W7 ?4 F4 i, s; m
9 g( f3 |) z g* z
; }+ g) E* B. j
* Q1 P, I( Q( g0 M3 B& l1 Z 如今,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国人被严重压抑的观影需求正逐步得到释放,而时隔一年重新回归的春节档,无疑是行业重整旗鼓的一个绝佳时机,从业者当然急需抓住这个红利期来弥补去年的亏损,其中亦不排除一些濒临倒闭的影院,他们已顾不上考虑长远的发展,只能靠涨价来缓解燃眉之急了。 O: C4 J4 q3 S4 T0 j1 a
' m! v4 ?) p3 R! {) }( n0 a 值得一提的是,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很多城市都规定了影院观众的上座率每场不能高于75%,有些城市和地区还会更低,导致影院的接待能力比正常时期有所下降,再加上春节期间的人工、防控措施和物资消耗,均会增加影院的运营成本,而这些也都可能会在票价上得到体现。
' O0 z% i: p; |7 r6 _7 h0 e9 n- Z, p* R& R+ y7 t- [- v0 h- J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几个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 k$ e ^! O! ]$ p0 w! o
+ D9 ^( r& u' X: j$ T2 ^: \0 p
比如,自2014年开始影响电影市场的线上“票补”手段,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取消,意味着前些年9.9元、19.9元的便宜票价已是一去不复返;; P1 k y2 Y3 x# ~% c! e
1 W! l% ^0 E& Z2 ]) @5 H) b) }. B) s) N 再比如,为了迎合消费升级浪潮,不少影院大刀阔斧地升级设备改善环境,各种IMAX、4D、杜比影院接连闪亮登场,而各项成本投入的增加也会抬高票价。
# U3 J/ \# e- ^% {* ~9 X
. n. t. B( ^: \* W 经过上述分析,各位或许能够对于春节档电影票涨价这一现象多点理解,电影行业回血依旧不易,涨价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市场经济的本质正是在于自由选择,如果真的嫌贵,我们大可将自己的观影日程往后延几天,等到春节过后再兑现也不迟。
4 \% Y0 ^) F4 s* a. p: @9 b
& u4 J; T; N5 H$ J2 k/ D8 l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相比于春节档电影票的短期提价,为了追求高票房而不停地涨价才更令人担忧。7 t# m7 k- d" {$ N6 V
- |) Y8 ^) `- e' ~2 Z2 h. C7 {1 g 客观地讲,电影是最典型的大众化艺术,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各种文艺样式中大众属性最强的那一种。这里的“大众”,不仅是指内容和剧情上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更包括电影票价对于普通老百姓(行情603883,1 w8 t1 h8 I0 v- T0 `! X
[color=]诊股 S: j) g$ R. {2 J9 N& e5 l% p
)的亲和力,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参与进来。5 v; T& f. U n# D0 Q# J
Z, @9 \ @5 o7 l2 N
在全社会促消费扩内需的今天,电影消费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持续抬高电影票价,继而忽略了电影消费的大众属性,其后果必定是越来越多的观众都选择远离影院,电影也将随之变成了一种远离大众生活、只属于少部分人的奢侈品。这不仅会有损于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 n" ~& s& l" i3 x2 o' j/ u; _8 e( B1 N8 h4 s8 c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大众的买单,电影产业势必不能发展到今天这般地步。“树高千尺不忘根”,切勿让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面对高涨的票价望而却步。
4 w) n9 }" r. ~" w. }& z& b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名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