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23 07: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乡村振兴将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今年主题是乡村振兴。在解决了脱贫问题之后,让农业更现代化,让农村更宜居,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不少人想到农业,第一反应还是粮食保障问题。粮食安全的确极为重要,这也是多年来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问题的主因。最近5年,粮食产业以稳定为主,去年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 | ' `* Q$ W: ]/ l) s" n- r
* @, L" Q, L& N5 r) O: Q
, b( ]2 E: @% N, [( }$ X% I+ B+ l7 i9 ~* I7 s7 Y& s8 `
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今年主题是乡村振兴。在解决了脱贫问题之后,让农业更现代化,让农村更宜居,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4 C5 ?: A( ~$ e, T; ?# ^
/ \2 v$ A) N1 y8 B 不少人想到农业,第一反应还是粮食保障问题。粮食安全的确极为重要,这也是多年来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问题的主因。最近5年,粮食产业以稳定为主,去年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不过,粮食产量太高,对提高农民收入帮助不大,反而容易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这些年政府不断出台托底收购政策,就是害怕伤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 V" W: c& t3 d2 K# Z4 O3 q
5 i3 H) s% r J" Z V z' d& g
因此,在稳定产量基础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已落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即保障一定的耕地面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以及保持农业技术进步。在我国粮食增产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有耕地面积,有技术优势,就相当于有了产能,关键时刻就能很快用起来,防患于未然。1 B$ H: K( w- @9 _
' P _2 A9 S/ i3 x, {
既然主要矛盾已不是从土地要产量,那么,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解决温饱问题后,就要解决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开。& D, k3 I# E) V \9 P
) v9 S- i) y$ j
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相结合,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农业农村现代化启动实施。我国改革开放是先从农村包产到户开始,然后才延伸到城市。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建设长期处于落后位置,城乡收入差距大。国家的现代化不应只是城市的现代化,占领土面积最大区域的农村实现现代化,人口数量众多的农民生活现代化,才能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长期福祉。+ w4 S7 y, c w* f& G3 m1 c- x! S
/ b# P7 _# E7 W$ [$ V: I C; i 此次一号文件在乡村建设方面提到的内容十分详细,比如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药等包装物回收,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这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减少隐患,实现有质量增长。应该说,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不仅会影响农民生活质量,还将影响国民整体健康。地下水沉降也是老问题,节水和旱作农业将有助于解决更长远的发展问题。- M; D" J7 L$ C* \' D
1 t7 N3 T: A4 @! c5 |/ H( c( D
当前,农业现代化已在部分区域实现。机械化减少了劳力投入,让耕作更轻松,种业现代化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品质。农民人均收入已较2010年翻一番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续加快,广大农民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