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4 15: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券时报快讯 证券时报:化工全产业链牛市昙花一现:通过价格传导进行成本转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相比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速度,下游产成品的调价一般都存在滞后性,而原材料价格的后续走势成为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何时落下仍未可知。 “根据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后续趋势,产成品的价格调整一般会有1~3个月的滞后。最怕遇到的情况是频繁波动 |
8 t& U( { Q& @& t( U; l, Z" C: a, x0 u) H5 Y
% q/ A- _) r3 h8 R* |8 H
8 m+ t) U# x8 J9 i2 F
通过价格传导进行成本转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相比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速度,下游产成品的调价一般都存在滞后性,而原材料价格的后续走势成为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何时落下仍未可知。
* \- q' _* c3 R2 i( ]! j
+ K' ~2 [- r: N- u “根据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后续趋势,产成品的价格调整一般会有1~3个月的滞后。最怕遇到的情况是频繁波动,在上游涨价一段时间后,公司产成品刚刚要调价,原材料价格又开始下跌,这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永新股份(行情002014,
, z8 R/ r' @' z[color=]诊股
2 G' }8 f. c' ?+ G, B0 M/ A)相关负责人表示。& ?. a h. d" F, O
: I9 z$ Z2 e; w. ]4 b- M8 @( K
安利股份(行情300218,5 ~$ g" Y" b# T$ \9 k9 `$ e, f
[color=]诊股* m$ y& r% t: T) m
)董秘刘松霞表示,一段时间内,原材料急涨或大跌对企业来说都不是很有利,最好的状态是缓慢下跌,因为上游的采购成本下降了,而企业对下游的销售价格还不会那么快传导,毛利空间会在短期内被放大。 B( `9 G7 F/ T& h( r+ x
# W3 g( h7 h" `5 B/ ^" P: F; v2 b1 D
化工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传导效应仍在市场盛行,但进入3月份后,期货市场上化工品价格已掉头向下。3月2日,国内商品期市多数品种收跌,能化品普遍大跌,苯乙烯跌超6%,PTA封跌停,跌幅5.02%,乙二醇、低硫燃料油、燃油跌超5%,原油、沥青跌近5%。
8 q* r; m1 h2 ~2 `" ], ]
, n" ?" h, ]% \" G" @7 ~$ `( { 这是否意味着,化工全产业链的牛年牛市面临昙花一现?! v' D. {6 e7 U# v: i: D
4 ]1 Z) }( e! w7 e* x, A, d “说实话,我个人感觉这次的化工原材料涨价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回归’。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相关的化工衍生品也随之下跌,而现在实体经济逐步恢复,原油价格上浮,市场对相关原材料的需求也逐步恢复,必然会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只不过本轮涨的幅度太大了。” 神剑股份(行情002361,
; K) N7 l- e- x! ?. N/ Y[color=]诊股+ g. S$ d! x4 W4 p6 A; s. g
)相关负责人坦言,在本轮涨价行情开启前,很多企业都没有预料到春节后会出现这样的暴涨局面,由于前期都没有备货,市场上就少了低成本存货,如果要开工就必须新购原材料,这也是推动价格持续上涨的一大原因。“后续走势目前也看不清,但是我感觉延续到3月底应该没什么问题。”$ G0 Z7 ]3 M& p- |: m3 E! r
5 i- }8 d( F- H2 i6 T: | 在多数受访对象看来,疫情催生的供需失衡是本轮原材料上涨的一大“动因”。“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应该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市场变化。”前述华东地区某塑料薄膜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本来我们行业产能是过剩的,但是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国外厂家都停工了,采购渠道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国内,而需求端目前已处于全面复苏状态,导致市场出现了短暂的供需失衡。后续随着疫苗普及,疫情缓解,国外的产能跟上来,预计火爆的上涨行情不会持续太久。”5 @6 g1 Z: W7 P1 }
, Y4 c8 i# d- v* Z$ v4 i5 R- n 永新股份相关人也表示,此轮涨价不排除美元通胀因素的扰动,带动了部分市场炒作情绪。从历史来看,这种上涨持续期间会相对短期。
E4 |- F7 }* `; d! V
8 A4 I: L5 M7 P# E* [ 或许是因为后市不好预判,对于已处于高位的化工原材料,多数企业选择了谨慎对待。
4 O8 k& u: |9 C& X* ]# r# {. F% L7 k* v; ?4 t& p
“现在市场情绪整体都很谨慎,一般不会去囤货,高位囤货是很危险的。目前我们的布局是以订单为指导,能卖多少就采购多少原材料。”神剑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7 D5 f; X: Q3 V, r/ g( T4 s: Z S/ V- ]! P4 Z. k
“虽然后市行情目前还不好判断,但是我们现在既然提价了,如果原材料价格不回落的话,我们就会一直执行这个价格。”刘松霞表示。 J" W4 w" }4 u6 ~
8 m5 }8 J* t! G1 e( W# R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大宗商品涨价的传导机制是层层递进的,最终还是需要终端消费者来买单,市场认可度仍然存在考验。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传导已经开始落地。2月28日,美的冰箱事业部发布涨价通知函,表示由于原材料持续上涨,决定自3月1日起,对美的冰箱产品价格体系上调10%~15%;此前TCL也已发布类似涨价通知,因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涨,于1月15日起对冰箱、洗衣机、冷柜涨价5%~15%。' S2 C) j. ~/ y
" ~4 G0 g o9 ?7 G1 J
“上游原材料涨价向下游传导会有迟滞,这波化工商品价格上涨最终是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驱动导致。从供需基本面看,后续继续推动化工品涨价的动力不足。”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沟通时坦言。供应端看,最近有消息称,欧佩克+可能要重新增产,一旦增产落实,原油价格也很难再向上。此外,目前PTA等化工品整体产能是相对过剩的,未来供应端出现更紧张的情况可能性不太大。而从需求端来讲,去年由于海外疫情影响,国内很多库存都是通过产品出口消耗掉了,如果海外疫情防控进一步显现成效,需求将是环比减弱的情况。同时,国内需求情况对比去年下半年预计也将是环比走弱的趋势,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市场判断也会出现边际收紧。
7 \7 o1 |; H& K8 |
9 C# C' J. z, b! C2 o1 A 不过,程小勇也补充说,目前并不能判断化工品会出现大幅下跌。前期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支撑了周期商品价格上涨,现在要关注实际情况是否会像通胀预期靠拢,如果靠拢的话,预计价格的涨势还会持续;反之,一季度可能就会出现高点,二季度价格会出现回落。, c+ {) e4 b4 o, M6 m
5 b! |) ~1 `; F( @. i1 J" g
对于化工品价格的走势,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董事长徐阳分析偏向乐观。他认为,近日国内化工品期货价格大跌,主要是因为国际油价下跌所引起的。而推动国际油价下跌的因素包括欧佩克可能4月起增产、美国炼油厂重启,以及巴西变异病毒传染性更高。化工涨价的真正结束,可能需要等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如果经济刺激政策继续维持,本轮以国际定价类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就难以结束。同时,海外疫情发展的趋于稳定,也会从需求端为上游原料带来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