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10 16: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滞胀来了 泽平宏观:滞胀来了:文 任泽平 华炎雪 李晓桐 事件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 PMI为50.6,预期50.7,前值51.3; 非制造业PMI为51.4,预期52,前值52.4。 正文 一、滞胀:经济复苏边际放缓,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 2月PMI的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建筑业活动等多项反映经济运行指 | / a( u3 D" v6 Y5 U% k
* L# Q _; N: a6 ~
1 ?6 I/ e5 u! A
, t1 E( i: l* [2 R& Q+ g1 B 文 任泽平 华炎雪 李晓桐
1 {, B( Y. y- q- \2 E
+ u- N4 e$ z K" { 事件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 PMI为50.6,预期50.7,前值51.3; 非制造业PMI为51.4,预期52,前值52.4。
3 y7 J6 {1 k& I- R6 L- k* K* L0 C- \5 y0 n% \- F; B% y% `: D
正文
* r, K2 M+ X; z( S+ ~- z
|! t4 J9 [1 [1 ` 一、滞胀:经济复苏边际放缓,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
1 X% \$ k$ u* M: |( U$ W4 g3 r; i$ |# \. E
2月PMI的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建筑业活动等多项反映经济运行指标出现下滑,有的是连续两个月下滑,而物价指数则处于近几年高位,这是经济周期正逐步从复苏转入滞胀的典型特点。
* u$ ^: h% }& ^
7 ^" x$ w& g( i) ~) O# m! K 滞胀是货币宽松的终结者。
q* k. P* }5 Z; T3 N! f: L( `8 \7 b7 T6 g
这验证我们的判断:中国经济周期正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胀,通胀预期抬升,结构性资产价格泡沫化,我们可能正站在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上。2021年一季度前后是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增速前高后低。(参考:《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2021年大趋势:从通胀预期到流动性拐点》)
% q7 v5 o0 g5 R" w6 f* l
1 L7 x* G) G4 r: D6 S" `% | 1、通胀预期抬升,中美债券利率飙升,资本市场杀估值。# l1 |6 f. ]6 c9 m
+ V( H' x, Y: ^% k
最近美国10年期购债收益率从年初的0.9%飙升至1.44%,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3.13%飙升至3.3%附近,通胀预期十分强烈,债券利率大幅上升,高估值的板块快速杀跌。
/ }+ ?5 }# z! b# v. V" y
2 F7 G6 g' v2 k" h 究其原因是前期货币超发导致流动性过剩,推高股市估值;随着通胀和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抬头,全球资本市场对流动性变得异常敏感,利率飙升导致资本市场杀估值。4 y- l8 F6 l7 r# N% t
8 u' f9 J+ a& V. g! U& { 2、2020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房市、商品、黄金、比特币等资产价格普涨,根本的原因是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
# b+ _1 E* _& A1 |9 M
% v+ o K) \& p& Y+ w2 g 2020年初疫情以来,中美为代表的全球股市走出牛市,美国两大海岸线房价连创新高,中国深圳、杭州、东莞、上海等热点城市房价大涨,很大的原因是货币宽松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和货币超发。经济还在地上趴着,股市房市已经在天上飞了起来,背后的“永动机”就是货币超发。) j7 v+ H. q8 j& Y* _6 @% d
\ ]# B% o, f s! x7 O! U! Y8 ^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推出“零利率+7000亿美元QE”,18日美联储推出大规模购买商票计划。3月23日,美联储直接宣布了开放式的资产购买计划,即每天都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一种无限量、无限续杯式的量化宽松,直到达到稳定金融市场流动性和经济的目的。面对疫情冲击和金融市场恐慌,美联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剂量提供流动性支持,基本是向市场宣布,别恐慌流动性,我来HOLD一切,不惜一切代价。
0 T& P8 |$ V& O9 }" ^( U3 W0 {* T: }# M. ?
3、如果你以为这只有在特朗普时期才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那就错了,拜登也一样。) L/ Y' V) \2 A, G: G/ b
% D/ t; c4 W( S# |1 b" I* x 2021年2月,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继续推进总统拜登1.9万亿美元的大流行病纾困法案,其中包括1400美元的纾困支票、强化失业福利、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提供疫苗计划资金等等。
: q0 e. C& O/ X6 h. A' g& d6 N: [% h; a; H% ]
由于通胀预期上升,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快速调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紧急出来护盘,表示货币宽松继续: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仍远低于美联储的目标,这意味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不变;尽管今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且通胀忧虑加剧,但价格压力基本上仍较为温和,经济前景仍高度不确定。" q0 s' s2 G$ G% \# [
1 p1 M/ m/ `- H2 K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放水。2020年疫情,放水。从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何以解忧,唯有放水,货币放水似乎是万能的。! r" _, L/ L- B
# S7 V! v( F: |6 G+ H" ` 财政赤字货币化,现代货币理论,新的理论层出不穷,但是原理可能还是一个: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货币现象。- _: p) P, |8 W- I: k
1 }4 a, u& g1 \# ]
4、货币放水真的是万能的吗?$ \* E% O7 B8 w- m, L" ?
) d8 A3 O) n6 t% @ 过去几十年,全球性货币超发、低利率,虽然没有引发普遍的严重的传统意义上的通胀,主要导致了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大涨,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进而导致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泛滥。
2 h" a, p5 K" |4 |. \) [8 ]- y1 O4 P2 L, Z, J7 e
过去几十年全球范围的“低利率、低通胀、高泡沫、高债务”不仅是经济金融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治理和收入分配问题,“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存”“穷人通缩,富人通胀”。因此,调节收入分配、精准扶贫、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等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后分析通胀问题,除了经济基本面和货币金融角度,必须增加结构性和收入分配视角。近几十年货币超发,并未引发严重的实体通胀,主要是资产通胀,但本质都是货币现象,这一度导致了货币政策的误判。近年开始强调金融稳定、双支柱、宏观审慎等等,就是把资产通胀纳入货币金融政策的目标范围。) [' _3 V+ w. G& F/ p, u# C
' d! \6 S9 |5 J0 L; o 资产通胀比实体通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更强,这是更大的课题。美国1980-2014年,前1%的人口拥有的总收入从10.7%大幅上升到20.2%,拥有的总财富从22.5%大幅上升到38.6%。中国2000-2015年,个人财富排名前10%的人群占社会财富的比重从47.75%迅速攀升至67.41%。
9 O! ~3 |9 ^; [# y' O3 f$ Z: @) n! P# H& y: p
5、2021年关键词: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
# e' h6 V5 L4 C
- m+ X& Y% y1 U& y' D 这是我对今年的主要看法。机会来自这里,风险也来自这里,所有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股市房市债市商品等都围绕这一逻辑展开。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经济周期和人性轮回。经济周期就是这样,即使经历十次百次,她每次还会如约而来。有时你不得不相信宿命,在周期的轮回中,你看到一波一波的年轻人喊“这次不一样”,其实每次的周期本质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要靠自我救赎。
) a" U) n; M/ _; T
: W1 s3 ?6 k0 V( U6 }. B 6、中国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经济周期从复苏逐步转入滞胀。
1 ^5 j8 F. F2 r5 m4 t! d6 e, l0 L2 f3 G% _ k
2月综合PMI、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1.6%、50.6%和51.4%,较上月下滑1.2、0.7和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迹象。! U: b' Q: O* b- U
. k q j# X% B# n2 ^ 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扩张力度减弱。2月制造业生产、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9%、51.5%和48.8%,较上月回落1.6、0.8和1.4个百分点。
5 B( a% H( o# { H* n _
* L1 s9 `' G: b4 W 服务业、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放缓,房地产和基建将放缓。2月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4.7%,较上月下滑0.3和5.3个百分点。+ t# T& R0 B' [5 L' d% p) \
# }# p4 B* b8 J% j7 Z& q! A3 F, ~6 |2 x
我们此前判断,2020年5月是政策顶,2021年1季度前后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正在逐步验证。全球复苏共振,库存回补,出口、消费、制造业投资和补库存可能会部分对冲基建投资和房地产链条的下滑。但面临全球疫情严重、小微企业困难、就业压力大等挑战。
8 Z6 c7 J3 T" q& \' A
8 t C- k' [9 ~- k3 s 7、通胀预期抬头,目前整体温和。6 T+ b' k( D) ~: [8 G. `
: G8 y# O; }: K' @6 k 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7.1%和58.5%,均处于近几年来较高水平。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带动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与供需缺口较大、全球低利率、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等有关。其中,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13.3%,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4.8%,南华螺纹钢环比1.9%,LME铜环比4.7%。
. J1 }1 e1 n+ r* a) s& z2 D) L6 m J# _
2020年底以来,原油、铜、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环比大涨,通胀预期抬头,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信用政策结构性收紧。同时,猪周期向下拖累CPI,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尚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 P% B2 c6 V0 o
/ \ \% n, X4 Y; E; d 8、货币政策转向“稳货币+紧信用”,流动性拐点确认。" f6 }, [" }; e' n V7 X! G, d
+ ^# ?- b8 a8 ^1 O+ G1 u% [
经济周期是有自身运行规律的。2021年1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复苏的顶部区间正在到来,通胀预期抬头,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信用政策结构性收紧,我们正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 K0 c* I# e( B& M- `' O4 s4 @
; S7 T, s4 l$ R8 D 事实上,2020年5月至今,随着经济向潜在增速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结构性宽松与结构性收紧并存,狭义、广义流动性拐点均已出现。2020年7月、11月社融、M2增速见顶。
8 Q2 `1 G( ~* @* Z$ P) e! l) |: X( ]
. @' R* A# W" p# W6 c- S. J; L 2020年底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复苏,通胀预期抬头,局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地方债务风险暴露,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从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影子银行等三大方向开始结构性收紧金融信用政策:1)加强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落实三条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2)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3)治理金融乱象,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推动影子银行健康规范发展。预计未来房地产融资、地方债融资、影子银行融资面临放缓,信用收紧带来流动性拐点的强化。( ^0 n8 U' a4 M5 C9 E Z8 t) m& x
' A9 X8 J- n/ b f! R
9、经济预测是哲学问题:未来唯一不变的是人性和周期。& Z6 o: j( m0 R9 K, o2 h
6 `. v9 A" s# D! x3 Z
从事宏观形势分析20多年,看世事变迁,潮起潮落,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和周期。在五年熊市后的2014年预测“5000点不是梦”,在2015年股灾前预警“海拔已高风大慢走”,并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
2 A2 ?2 z# X( x h5 ?
& o" Y+ ?4 \4 s M6 K 未来是否可以预测?这个迷一样的问题长期充满争议,有时就好像我们在谈论占星术。但当我们开始探索经济周期和人性本质的世界时,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甚至掌握事物发展规律。
2 ]: ~4 _6 u Z' Y& u" H: M# ]/ ^3 Q: M" N
2018年中国经济十分困难,被称为过去十年最差,资本市场十分低迷。在社会上充满“离场论”“洗洗睡”之际,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我们在2018年底发出了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前景坚定乐观的声音,提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很多股票都很便宜”,2019年初提出“否极泰来”。
" l0 d' R+ m8 H/ }. F. @" i
. @) e. A6 M( m8 @2 U7 z9 _ 最黑暗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黎明,最光明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黑暗。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就是周期,背后是人性的轮回。
; P$ i( B/ C' H. I9 j, v: `' y$ h6 R3 j5 r* Q* i3 c0 O; P
10、如果你做正确的事,运气就在你这边。
1 q6 F. B) B; E# y; F) B+ |( M
8 E7 R N2 M. V/ r 建议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中性。精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不要人为制造经济的大起大落。结构层面,流动性精准投向基建和实体经济,尤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小微、民企、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t- l; q, C& {( J5 i9 f- q+ x
, Q9 p+ O/ ~2 {; ]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效果比货币政策好,应继续发力基建尤其是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p/ L1 _6 `5 O1 p; \
6 e, N( O. P, L2 d1 \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开启新周期、新格局:
1 H, J8 G, [8 l6 d& t+ D6 g* D3 Y% c( @& [# ~
1)大力推进“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 i7 |% v* ^ I: v$ B* l
1 b) P0 L# u/ o1 M 2)加快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人地挂钩,要素流动。
% ]1 R" A1 U5 n2 P+ ]+ b' M) h" g
$ Q, N; i9 E/ |' U. {) d% B 3)尽快全面放开生育,中国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峻,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 I, J$ O- p4 R0 @4 u
0 ?1 l: b9 l* f- `* ] 4)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加强科技自立自强,用资本市场的钱支持科技创新的大国重器和“卡脖子”技术攻坚。$ i9 X! }' A) G3 J l
9 A0 T- e% t" _4 o) v; f9 c 5)大规模减税降费,从碎片化、特惠式减税转向一揽子、普惠式减税,全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制造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 l% Z9 H M% N
# B7 R4 |# }( P0 m9 M: M& N- _9 ^# R 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3 ^0 ~: L" e9 H: g3 Y2 R
! ~& y1 R0 A2 o0 y 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新战略,中国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的立国战略(“新战略”),即在看清未来几十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趋势的基础上,争取一种对我长远有利的策略,类似1978年后中国的韬光养晦,二战前英国的大陆均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前的孤立主义。- I0 S8 `6 a' }; g, N# C
+ p7 H0 W. { W
- K6 l' ^- {+ \% @& F
' S) S* Z% ]+ r4 N( x0 e! r. d) k$ U9 p5 ]* g: U7 s! ^( r* X/ q
n8 T# v% l- \( R. c! q
0 r- p3 _8 Q, e& x2 U2 P
' c; Q8 J/ u. E+ n
+ I" ?* }3 Y, r$ r, `! C5 N/ L# k# _+ D" `
' m3 V+ X9 J' b0 h3 l$ O; u x R
( [8 S( x( J8 J9 Y. X' F' e3 K
4 Z. M( ~* X+ T$ s3 L$ H
t7 v) e+ q# z. f% L2 G+ P 二、供需扩张力度减弱,经济从复苏步入滞胀
2 U) K4 [3 t6 K. J4 G
) n2 i3 m- n+ \' K5 q6 t 2月制造业PMI为50.6%,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其中,8 T1 f% B5 B" `& g; E% J. j8 B
5 P# p# a% |% H6 r/ V! }' f5 z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1.5%,较上月回落1.6和0.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临界点以上。供需两端扩张力度连续两个月减弱,经济增长边际放缓,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生产端下滑幅度加大,供需差值有所缩小,去年3月以来快速修复的生产逐渐向需求回归。
# a# g: E# A' w( C2 y2 j
/ k2 T- A5 ]7 T+ W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回落1.4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下。欧美制造业持续改善,2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8.5%,较上个月回落0.7百分点;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7.7%,德国制造业PMI为60.6%。
' d4 U" R7 t- ?3 O
- ?0 z& G1 o2 q ]/ |: j) ` 从行业情况看,医药、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高于制造业总体,且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5.0%以上。
! k* v4 K0 ~3 @
9 n, ?7 f' K# r$ Y + _4 }* g5 }, D9 T4 ]
, a; ?. y' F7 t L4 K- ~4 E$ E
8 @6 o7 o; G T4 ^* ?9 S
' y! A( k4 P; T6 |$ e/ |: L. X, F5 @! B
0 @- Y# N, Z% E* Y
三、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胀预期抬升
4 ]3 l- q* G# W" I; g1 x7 {8 q+ @% d' W
; t3 U/ H, e1 x 2月制造业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6.7%和58.5%,较上月变动-0.4和1.3个百分点,高位运行。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超过70.0%。/ }5 ]% e& L6 G( @' g; t5 [
+ d4 X- C7 b) i- J0 J$ F+ H, ^3 [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与供需缺口大、全球低利率、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等有关。2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13.3%,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4.8%,南华螺纹钢环比1.9%,LME铜环比4.7%。0 Q- J: M. b" q
- W; R' T; X D 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指数差值仍然较大,2月差值为-8.2个百分点。上游企业受益比中下游更明显,整体盈利仍有压力。) [6 C. J } r3 z: P/ p
& I' c; U' [" r$ M4 h. e! s $ k+ F/ n% S* d6 @! i
, a% [) z& n4 W6 K6 i% f
j' r0 v! Q1 y( C+ o! _( F 9 Q3 N5 }) R: k$ T4 d0 t) ^
9 g/ Q- W: [, B2 w' e& U* [4 k6 R- W5 s
四、小型企业恢复基础不牢固
; r. m2 m0 R4 F0 A x ?: j+ h9 m( s) R6 x' V
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2%、49.6%和48.3%,较上月变化0.1、-1.8和-1.1个百分点;大企业始终处于景气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重回收缩区间。“就地过年”导致一二线城市经济活动较为旺盛,三四线经济活动低迷,对中小企业造成冲击。2月小型企业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7.9%和35.1%,较上月变化-1.5和-10.3个百分点。疫后小型企业恢复基础不牢,仍需政策纾困。+ V7 f$ H( V0 C9 U0 }
) w. g% r& P4 o8 e4 w N
/ s# N- \+ A: l! Q* X/ H# S: G- i* q$ v- [- K
& A, ~( j7 J: }) c& @* Q& z4 n
五、建筑业放缓,服务业恢复* `& V9 f& |7 I* ^. p
- p2 J+ p2 J: T/ U, @( { 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 F3 ~" e5 o4 o' ^6 l
4 H8 o; f* D+ n& R; d' G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较上个月下滑5.3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下降。与天气、春节、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财政吃紧有关。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4%和68.2%,高于上月2.2和14.6个百分点。2 z8 |6 ^3 ?5 X) W& s' ?( n
# @: m1 W0 `* w* B0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高于上月,行业经营活动相对活跃;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8.0%,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但住宿、资本市场服务、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 u+ X" f/ ?5 ^+ ]8 L
9 H. h$ S6 X1 T& p. A' o 2 _" z! d) B+ e&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