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65|回复: 0

[理财宝典] 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木木:保险公司也有“芯”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1 17: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木木:保险公司也有“芯”问题:上月底,有保险公司员工实名举报公司存在严重的业务造假问题,虽然调查仍在进行中,还没出定论,不过,仅从实名举报信的内容看,列举的倒都是保险公司的老问题。这些问题,在许多保险公司中都存在,尤其是基层公司、一线团队,或迫于经营压力,或主动钻管理、营销的空子,问题表现得更严重。  问题虽然更多、更严重地暴露

  \% @$ E) ]( J$ O2 @' f- z. _" o4 |- \
        1 _3 Z- B$ d+ D& A  a
. D1 F! \9 }! }# T; ~' B
        上月底,有保险公司员工实名举报公司存在严重的业务造假问题,虽然调查仍在进行中,还没出定论,不过,仅从实名举报信的内容看,列举的倒都是保险公司的老问题。这些问题,在许多保险公司中都存在,尤其是基层公司、一线团队,或迫于经营压力,或主动钻管理、营销的空子,问题表现得更严重。
" {  m( Z' T) t& ~* g$ n, k% O1 J9 j: T+ ?
        问题虽然更多、更严重地暴露在下面,但根子往往都在上面,这也是老问题能老起来,甚至成为痼疾的关键。无论是内外勾结骗保,还是虚增人力、虚列费用“套钱”,这些问题能长期存在、无法根除,一方面反映出许多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系统性问题,另一方面,也足以证明,许多保险公司路径依赖很强,只要没有强力挤压推动,就能一直在老路上安安稳稳地走。, k! \# k: V1 J
& G; F! F2 I$ R
        时代巨变,沧海桑田,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思想观念,变化巨大。如果仍敝帚自珍,执拗地拿几十年前就固定下来的老模式,硬套今天的新生活、新时代,不出问题才怪,成功当然就更无从谈起。面对持续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许多保险公司显然亟需在发展理念、经营措施、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方面认真地变一变。否则,局部问题爆发,影响形象、影响业绩、影响股价事小,导致公司经营不稳、暴露系统性风险,事情就比较严重了。
1 z8 K! t& ]1 L' K) p1 {+ r9 S/ j" F0 |2 |; Q' `+ Z! T$ w
        熟悉保险公司情况的人都知道,每年完成增员任务,对许多基层公司而言,压力极大;而且,随着基层增员潜力几乎被挖掘殆尽(单就一些地区人口现状而言,保险营销员已增无可增),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压力之下,基层公司找不到正常破解之道,就难免会走歪门邪道。3 Z% Z. U1 }3 s. [

5 t$ {- s6 u8 b4 A        自上世纪90年代保险恢复营业后,营销员制度对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做大发挥了极大作用。这种“拉人头”的营销方式,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几乎“两眼一抹黑”进入行业的新人,无资源、无手段,展业卖保险,往往只能从自己和家人开始,再亲戚、同学,而后是远近朋友,绝大多数营销员往往也就到此而止,持续业绩高压下,走人是唯一选择,而所有的“资源”都留在了公司。营销员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就从根子上决定了增员任务的沉重。
4 R+ u& d2 {- @8 H
. |0 u' w& [! P3 `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营销员红利”被保险公司堪堪吃尽,既有的、粗放的、曾经很有效的发展模式,走到今天,几乎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哪怕有些公司看起来还不错或者自我感觉也良好,但形势变化起来往往快得很。保险公司应该在产品上好好下些功夫了。无论是逻辑推导还是经营实践,一个被反复证明的真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产品、好服务,总不愁买家,也不用发愁卖不出好价钱。保险公司手里掌握的数据多得不得了,只要能立足产品和服务,保险产品和服务足够好、足够真心实意,又何愁没有人买?又哪里用得着一级压一级挖空心思增员、展业、满世界吆喝呢?
7 Q% v! ^6 ^3 l) l  C) n
  P2 ]; G) Q4 R9 y# h( N! t, x        好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才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决定公司是不是健康、能不能持续发展的那颗小小的“芯片”;没有这颗“芯片”,被对手卡脖子、被市场淘汰,几乎就是注定的命运。要想把产品和服务从底质层面搞搞好,保险公司恐怕一方面要在经营管理和发展观念上有大的进步,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新环境、新条件、新形势,加强能力建设,首先要从既有窠臼里跳出来才行。或许,对这次实名举报的认真调查,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历史契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1 09:16, Processed in 0.07636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