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15 00: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发证券官网 证券时报:碳中和 重塑中国经济:碳中和是目前资本市场最热概念,本来投资者以为节能减排跟碳中和有关,现在发现所有行业都能跟碳中和扯上关系。碳中和如果顺利达成,将重新塑造中国经济,让国民生活更健康,让GDP更有质量。 2020年9月下旬,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 | ; T7 e* j8 t ~; _+ q
, s6 E- i8 j8 M! z/ Y( W + S: H" Z' a% b* H$ t
9 y( L3 A& y& w. k- a9 F
碳中和是目前资本市场最热概念,本来投资者以为节能减排跟碳中和有关,现在发现所有行业都能跟碳中和扯上关系。碳中和如果顺利达成,将重新塑造中国经济,让国民生活更健康,让GDP更有质量。
7 E, v! o: V! `0 l) z" K7 W! e
/ r; f+ a e% {3 a0 N1 D# Z/ }3 u 2020年9月下旬,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且此后开始逐年减少,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当,实现零排放。
K: `- ]1 }" A- ^+ J0 s0 |# O9 }* K) v8 {
碳中和概念听起来很时髦,其实还是很早以前的零排放,这是一个很老的环保概念,全球不少环保人士和国家为此努力多年,但是当中国去年提出很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意味着不再是一个空泛概念,而是一个有时间表的具体计划,以及严格的措施和政策约束。
, b& |3 z9 ?/ q) B# g. q! P- m! g
3 h0 K# X0 i4 t. Y; s% a 普通人很难感受到碳排放,但其体量庞大,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公斤。地球上有这么多燃油消耗,这么多煤电被消费,背后都是碳排放,可以说驱动我们工业化、现代化背后的功臣,就是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首先就是减少煤炭、石油这些传统能源消费,而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以及新能源、水电、风电等使用量。另一方面要增加绿化面积,以捕捉二氧化碳。 * f; m1 \1 {* a, a& W
& B& X h9 M; @9 }, R 碳中和在资本市场表演,一开始是节能减排行业,这也符合字面含义,然后是水电、核电等受益,现在又蔓延到能源消耗大户,各种周期行业上。本来减少传统能源使用量,对传统能源企业不利,还会增加高耗能企业成本,但市场反过来认为会促使行业减少产能,老企业拥有的产能价值将上升,污染多,减排潜力才大。本来以为会被限制的产业,也成为受益对象。 ) b; }' h5 g8 Z1 J$ C
" ~0 @/ l: C4 l$ n* q" N 如果这样推算的话,如果部分基础产业产能受限,其成本上升,中国传统制造业成本优势有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是需要长远考虑的因素,怎么保障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不断面对成本上升,也照样在飞速发展,制造业有能力继续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同时制造业也在不停升级改造,提供更有科技含量的产品。
( X" S* H+ Y# i
" p: c7 ?+ ]5 X" n) B( n 现在交通运输行业、建筑行业都在讨论怎么挖掘潜力,节能减排,很多行业可能会被改变,有些产业可能会有所萎缩,但有些产业将兴起,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450万人左右,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低碳领域的就业人数可达到6300万人,碳中和本身也会成为一个很庞大的产业,成为产业支柱,给国民一个山清水秀、空气良好的生活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