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5|回复: 0

消夏(别有一番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8 10:19:27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伏天又热又长。今天是入伏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来了。入伏后,上无纤云,下无微风,蝉声满树,闷热逼人。有友直呼,“原来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现在的我们可以开着空调吃雪糕,空调吹多了,冷饮吃多了,身体受不了,就会产生各种病症。可不用空调又热的受不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让我们借鉴一下古人,看古代没有电扇空调或是冰箱冷饮,古人又是如何避暑消夏的呢?
 
桥畔、山间、亭前  
夏日消暑好地点   
  
《桥南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莲池自在香  
  
赏析:这首诗短短28字,描写了柳、桥、床、月、船、笛、风、莲等众多事物;顾及色、声、味,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绿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荡漾的荷塘小径,清风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声悠扬悦耳,暑热顿时消散于无形之中。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5 u. {7 i  }0 S) ?2 L赏析:在夏日的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诗人在林间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更像是魏晋遗风。“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这首诗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避暑南亭,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了来自身心两方面的适意和快感。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
  
朋友们,炎炎夏日,读了这几首诗是不是感到平添了几份凉意呢?是的,我们的古人就有这种本领,把自己平和闲适的心境写进了诗里,虽经千年,我们依然能感到丝丝凉意。炎热如火的夏季,改变心境,平和心情,“心静自然凉”。  

5 n' _+ f# Z' u0 a& y+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9 14:20, Processed in 0.10372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