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儿豆腐,就是热豆腐;热豆腐,也就是嫩豆腐。 板儿豆腐的特色,不仅仅是口味,更在于它的吃法。 每天差不多在相同的时候,悠长的街巷中,就会传来悠悠的吆喝声:“热豆腐来啦!”眼看着小车一步一步走近,湿渌渌的白布上冒着白白的热气,豆香味儿在空中弥漫着,引得行人伫足,叫一声:“来一盘儿热豆腐!” 掀开热腾腾的白布,露出白白嫩嫩软软颤颤的豆腐来。车把上面挂着的水桶,济宁这个地方的人们称之为“梢”,里面装的是清水,水中飘着几块泡得发白的木板儿。这就是“板儿”了,板儿豆腐就是因此得名。 伸手捞出板儿来,切下一块豆腐放在板儿上,豆腐刀在板儿上飞快舞动,将豆腐化作小块儿。卖豆腐的抬起脸来问:“辣椒酱多放还是少放?”吃家看着板上豆腐,咽下口水,大声地回答:“多放,多放好吃!过瘾!” 豆腐刀伸进辣酱瓶中,抹出辣酱来,平抹在切好的豆腐上,红红的酱,白白的豆腐,热热的,香香的,辣辣的,看相好,味道诱人。吃家接过来,忙不迭地低头“吸吸溜溜”吃起来。板儿放在嘴边,有人是由左向右吃,有人是由右向左吃的。动作利索、快当,一转眼功夫,一板儿的豆腐就吸进了肚中去了。 一只手递还了板儿,一手抹一下嘴,口中还在“吧叽吧叽”地品着味道。 板儿豆腐好吃,捎带手的事儿,一点也不耽误事儿,热豆腐是小吃,现在也叫“快餐”。 现在的板儿豆腐,仍然还是许多年前的热豆腐,只是小车改了三轮车,板儿上面套了塑料袋,比以前讲究了,讲究卫生,不再是一块板儿共用了。 做豆腐是技术活儿,也是辛苦活儿,挣的是辛苦钱。运河边上这卖豆腐的形像,一脸的憨厚,一看就是实在人。 姐姐带着弟弟去买菜的路上,弟弟要吃板儿豆腐。姐姐给弟弟买了一板儿,自己却不舍得吃,只在旁边看着弟弟吃,姐姐真好!有个好姐姐,这孩子有福气! 老济宁的一道风景,蹲在街边上吃热豆腐,甭管大人小孩,都是一个架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