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少年狂

[济宁资讯] 高新区洸河中学今年招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5 15:0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狂 发表于 2019-6-15 12:43
谁也没做过统计,不要自认为是

等我有时间在知网给你找到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高新区的洸河小学能教学质量如何,高新区迫切需要公办的好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0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背景(性格)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共享文档
2013-06-29 2页 4.36分
打开小程序,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
家庭背景(性格)对同学关系影响的调查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调查时间:2013年5月30日
一:调查背景
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同学关系与我们的成长一路相关。而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是由家庭走向学校,迈入社会的,家庭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至关重要。针对家庭背景对同学关系的影响,我们展开了此次社会调查报告,全面了解家庭背景(性格)对同学关系的影响。
二:调查目的
同学关系与同学的各项发展息息相关,改善同学关系既能够促进同学与人相处的能力,也能够使同学之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愉快生活、成长。家庭背景(性格)与同学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二者之间如何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同学关系能够处于一个更加和谐的状态。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以及资料分析法等调查方法。
四:调查内容
家庭的一些潜在或显性的条件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对大学生的心理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的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自小娇生惯养的和过分受保护、被溺爱的孩子进入大学后,更容易产生心理挫折。家庭贫困、双亲不和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管制或放任不管他们上大学后,有些人表现的蛮横无理或做出一些违背社会规范的反常的举动;有些人表现出内向、孤僻的性格,很少与人交往,不易表露感情,抑郁寡欢,也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0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背景因素對青年大学生的影响.doc
文档名称:家庭背景因素對青年大学生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0.04MB  总页数:8 展开↓


更多功能
免费预览本文档(全文)
下载敬告: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 展开↓
文档介绍:PAGE PAGE 1家庭背景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摘要] 家庭背景对人生的成长有着启蒙,塑造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把这影响的目光投向幼儿、小学和中学,对大学生是否有影响,影响的层面有多大,在那些方面有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家庭可能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家庭背景因素对当代青年学生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关键词] 家庭背景 当代大学生 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人生道路的第一驿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生的成长都是从家庭开始起步的,特别是少儿以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进步无时不受到家庭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前,大多的孩子依然生活在家庭,同样受到家庭的制约与影响,这些影响或直接,或间接,或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这些可能导致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无疑有着积极作用。家庭背景及当代大学生的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数据揭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大数据观察【官方】
2017-04-27
近日,广州一私立小学招生要求“学生家长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一时间引发网友广泛讨论,高知父母、家庭出身、基因决定论、父母遗传说等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那么,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家庭背景和出身会成为孩子“跳龙门”的护身符吗?

国内最大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平台一起作业在调查了59861份家长问卷、1058296份学生问卷,以及交叉分析了4000万用户数据后,用大数据为我们揭开了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孩子的学习成绩等之间的关系。

关注大数据观察网(微信公众号:shuju_net)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不唯分数论  家庭教育应向综合素质教育靠拢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习成绩成为考量孩子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被成绩牵着鼻子走。一起作业调研结果发现,家长们关心的头等大事仍是孩子的学习,而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本科学历的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学习。从一起作业大数据中可以看出,91.6%的本科学历家长会给孩子辅导作业和学习,占比最高;研究生、大专生紧随其后,也达到了90%以上;博士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和学习的比例远低于本科生、研究生和大专生,为79.9%,仅比高中以下学历家长高两个点。

另外,从数据中我们还发现,博士家长虽然放松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陪孩子做科学探索和实验上,这一比例竟达到35.9%,比研究生家长高出15个百分点,比本科生家长高出近20个百分点,比高中以下学历的家长更是高出7倍之多。



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忘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实际上,在孩子的一生中,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本身。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综合能力,不能只盯着成绩不放,这一点博士学历的家长显然做的更好。

有理不在声高 教育方式要走心入脑

除了教育理念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非常重要。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对于孩子身心发展影响深远。那么,不同学历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有哪些差异呢?

一起作业亲子调研数据显示,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博士家长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的比例最高,占到71.5%,其次是研究生家长,达到60.7%,本科、大专和高中学历的家长也都在50%以上,而高中学历以下的家长最低,为47.3%。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孩子有陪伴需求的前提下,以引导孩子进入状态为导向的,主动的、互动的、全身心投入的陪伴或者全身心投入亲子游戏、亲子活动角色中。可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度很重要,全程无参与的陪伴对孩子来讲没有丝毫意义。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陪伴,还有沟通和交流。一起作业大数据显示,全国超过89%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吼叫,而且吼叫也与学历有很大关系,在经常吼叫孩子的家长中,高中以下学历家长占比最高,达到27%,其次是高中和大专学历的家长,均为23%。而在从来不会吼叫的家长中,博士家长占比最高,达到44%,其次是硕士和本科家长,分别是17%和11%。可见,学历越高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注重沟通方式。《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曾提到,“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可见,父母的吼叫有时候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选择人性化的、友好的沟通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JohnsHopkins大学通过对790个孩子的跟踪和调查,揭露了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富裕家庭,父母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在培养孩子时,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们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业发展、心理成长,更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父母学历低、收入低、压力大,没有耐心和精力顾及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就会渐渐拉开差距。

而前段时间刷屏的哈佛学子何江,就是来自农村家庭,他的父母十分重视教育,从小鼓励孩子多读书、努力学习,同时也注重与孩子的交流等。可见,“高知父母培养策略”实际上也并不是高知父母的特权,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家长的教育程度并不是影响孩子成才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方式,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与教师的素质。父母、教师的素质,其实就是“前素质教育”。这种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教育子女也是一门学问,教育孩子并不依靠家长的学历和收入,而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素质,而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多种因素。因此,教育程度高家长未必是教育素质高的家长,教育素质高的家长,才会培养出更优秀的子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1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知网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发出来了,一篇得花三块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1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家庭出身好的子女,未来成才率远远超寒门子弟


近日,亚投行临时秘书长金立群女儿金刻羽成为话题人物——她被贴上的标签是“出身比你好,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这样的学霸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感到不知如何自处,甚至感到难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亚投行临时秘书长金立群的女儿金刻羽,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年轻的宏观经济学教授

看似不够成功的人,也许是因为很多努力要用于克服“出身”

出身好的学霸确实令人佩服,但不能否认“出身好”往往是其成为学霸的原因

引发话题的文章,是这样介绍金刻羽的——

“精通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热爱文学和艺术,钢琴和单簧管技艺都达到了专业级水平;她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课程;25岁拿到了哈佛经济学的博士学位……83年的她现在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年轻的宏观经济学教授;而她的父亲,就是前财政部副部长、前中金公司董事长、现亚投行掌门人——金立群。”

文章还刻意强调了金立群对女儿带来的影响——

“得益于父亲浓厚的文艺情结和家中良好的英语教育,刻羽还在人大附中念初中时就通读莎士比亚原著,随后又到了纽约的哈瑞斯曼高中继续学业。刻羽同班的14位小伙伴有12位拿到了哈佛的录取,剩下两位分别接到了斯坦福和普林斯顿的通知,刻羽当年以哈瑞斯曼高中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赴哈佛求学。”

且不论上述介绍是否溢美之词,仅从“哈佛”、“最年轻教授”等硬指标来看,金刻羽所取得的成就,按社会一般认知,足以“秒杀”99.9%的人。于是,很多人不免会产生类似这样的看法,“出身这么好的人,根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好,但她却如此努力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在是让我羞愧”。形成这种认知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与那些人们熟知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二世祖形象相比,金刻羽实在是差别太大,所以很多人下意识也不会把金刻羽的成功归结到其家庭背景本身。

亚投行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曾任财政部副部长、中金公司董事长

这种认识当然是有偏差的。父母教育程度较高且较为富裕的家庭,要求子女接受较高的教育,并以关注孩子学习、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舍得为孩子在教育上投入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本是常态才对。当然也有很多情况是溺爱过度,子女不争气——如李双江家一样。这种情况由于更具有话题性,使人们往往忽略了,像金立群培养出金刻羽这样的例子,可能才是多数。一个证据是,每年夏天,从中国涌入美国体验美国生活和文化的中国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其中一些学生只有10岁。他们的志向绝大多数都是进入美国最好的学校,事实上很多人成功了,像金刻羽的母校人大附中,早已是知名的“留美预备学校”。而这些人的父母,大多数都是较为富裕的高级知识分子。

家庭出身对子女成功有帮助是理所当然,但由此造成的差别应该设法消除

这种家庭出身与子女成功的相关性合理吗?很大程度上当然是合理的。但也有人一阵见血地指出了这里的不合理之处,豆瓣知名网友翕如在一篇文章中写到,“那些看似不够成功的人,缺的不是同等的聪明努力,而是当他们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聪明努力时,其中一部分,是需要被用来‘克服’出身的”。这样的注脚随处可以找到,例如,家庭出身一般的学生,在“视野”、“见识”上与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往往就不具有可比性,有网友如此描述这样的差异——

“同样是985、211大学,我还有很多普通家庭的同学根本不知道除了好好学习之外,该向什么方向努力,未来会有怎样的可能。我们很乖的把时间都浪费在自习室了,最后最好的算是保送本校研究生。但是身边有高知家庭出身的同学,自入校就努力参与学生会、通讯社、竞班干,写论文,参与交换生活动,最终走的比我们都远很多。我们曾经以为上大学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了,但是不是,就像是健身,你自己蛮练和身边有教练指导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这种天差地别合理吗?高知家庭、富裕家庭更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为子女教育倾注更多,这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过得比其他人要好呢?除非要取消家庭,否则这种差别是必然存在。也许有人会羡慕柏拉图笔下的哲人王国度,由国家来抚养教育每一个婴儿,但那很显然只是个乌托邦。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家庭背景造成人与人的差别,这个原因合情合理,不能说明这个结果就合情合理——很显然,这会导致阶层固化,让富人形成富裕的循环,穷人形成穷困的循环——因为他们连用知识来打破差别都做不到。这显然会破坏一个社会的活力,并导致种种社会问题。所以,很多国家在教育政策方面的基本理念都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里说的教育平等,不是说国家教育资源投入的平等——因为家庭教育资源的投入已经有很大差别——而是要实现教育效能的均等。

目前,用于打破“出身不同”的办法是高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1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门已经难出贵子,不是一年二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又称 7 up,是一部由 ITV出品的 纪录片,于1964年开始记录14位英国的七岁儿童的生活,到目前为止,该纪录片已经跨越56年(每7年一集)并在ITV和 BBC播出。2005年英国第四台将该系列纳入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名单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5:2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在这些同事的夸奖、褒扬、抱怨的、还有直接骂大街的当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1、农村家庭的孩子普通不会交流。当处于一个部门的新人的时候,不会去交流,不会去拉近,更谈不上和什么拉近关系。虽然不是绝对,但是这个比例超过农村家庭的90%,但是这些孩子有个很大的优点,都很勤快,很少找借口,大体属于那种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2、受到夸奖的孩子家庭大多是经商家庭的孩子,比较活,在实习的时候,和老员工的互动能力比较强,有的家庭个别吐出不差钱的,甚至可以请老员工吃饭,有的还能在解决问题弄出个新点子。属于那种不会让人讨厌的类型,属于收到赞誉最多的一个群体。

  3、再就是家里在党政机关做干部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会说话,不太会唐突,比较有眼力劲儿,个人气质比较好,但是有时候有耍小聪明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很容易被年长的发现,褒贬不一。

  4、家庭知识分子的五六个孩子,这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不太受实习部门的待见。原因有那么几个:一是没有眼力劲,二是相对自我感觉比较好,但是有时候会因为言语不懂得分清场合,和年龄差别,说出一些比较固执,和一些让实习部门尴尬的事情。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6:2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笙歌君独幽 发表于 2019-6-15 13:09
以前毕业的去哪里了?

今年是第一届毕业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火棘子 威望 +2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6:2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宁好人多 发表于 2019-6-15 11:10
很有道理,听说曲师附属的师职管理都很好

曲师的熊领导“官本位”,它们把自己当做山东省里的,哪有服务地方的真实作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火棘子 威望 +2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6:3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社会 发表于 2019-6-15 16:28
曲师的熊领导“官本位”,它们把自己当做山东省里的,哪有服务地方的真实作为

你知道个腿就瞎喷。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隆重揭牌
2017-10-16  点击:[5384]10月1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戚万学、校长张洪海、副校长扈庆学,梁山县委书记贾治阜,济宁市教育局局长高广立,梁山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典峰,出席揭牌仪式。学校办公室、国内合作处以及教育学院负责人,梁山县委办公室、梁山县委组织部、梁山县教体局负责人,附属梁山中学校长谢明光,梁山县县直学校、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中学有关人员,以及附属梁山中学全体教师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梁山县副县长孙颖主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6:5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间的阶层流动与阶层固化——来自教育的证据


“王侯将相宁有种,老鼠儿子会打洞”: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个人奋斗能达到的程度各有差异:有些年代,即使出身贫寒,最终也有机会跻身高位;有些年代,若姓氏门第不满足一定条件,终其一生也难改换门第。近年来,有关“阶层将要固化”的舆论再次兴起。阶层真的固化了吗?检讨此类宏大问题,常见策略是回顾历史。四位学者联袂发表于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的研究发现:20世纪中后期,国内的阶层流动走出了一个倒U型。



图1 不同模型设定下,不同年份出生的受访者内部,基于回归得到的父辈子辈间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变化

已有诸多研究验证了教育与收入、财富及其它反映阶层高低的指标间的强相关。在做长时段研究时,教育也是少有的容易获取且误差相对较小的指标。出于以上考虑,原文以父代子代间教育程度的相关性强弱衡量当时社会流动的强弱。基于城市家庭调查(UHS)数据,作者获取了1930-1980年代出生的近2万受访者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上图:1940年代出生的一辈,父代子代的教育程度相关程度较高;之后,这一相关性先是在10年内快速减弱,之后又稳步增强。



图2 绿色是“毛之前的年代”,红色是“毛之后的年代”,蓝色是“毛治下”的年代;左侧是对教育年限的分析,右侧是对教育年限在整体分布中的分位点的分析。直线越平缓,代表父代子代间教育的相关性越弱

以1944及1965年为两个分界点,可将数据分成三段:如上图所示,直线越平缓,则当时父辈子辈间教育程度的相关性越弱;结果,1944-1965年间出生的个体,两代间教育程度的相关明显要弱一些。原文认为: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点的,只有当时实施的一系列激进的旨在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另一可能的解释因素是教育回报:据基于其它数据的估计,1944年前及1965年后,每一年的教育回报率都接近10%;1944-1965年间,教育回报率骤然下降至4%[2]。


[1] 原文对此处结论做了诸多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年代固定效应等诸多变量、分省份回归、考虑跨省移民、考虑收入及是否党员等变量、以其它数据探究农村的社会流动、对数据重加权以保证整体特征与普查一致,等等。以上倒U型结果均大体保持稳健。此外,无论是考察教育年限的相关性还是考察教育年限在整体分布中的分位数的相关性,以上结果亦保持稳健。

[2] 原文同时指出:大规模增加公立教育的覆盖面,未必能抹平同期教育方面的阶层固化。1944-1965年生人及1965年后生人都经历了公立教育覆盖面的扩张,然而,仅从教育角度看:前一时期,阶层的固化程度接近百年来最低点;后一时期,阶层正逐渐趋向固化。


参考文献:Chen, Yuyu, et al.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China."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58 (2015): 44-73.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16:5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China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YuyuChenaNoamYuchtmancd
Show more
https://doi.org/10.1016/j.eeh.2015.07.001
Get rights and content
Abstract
We examine the persistenc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cross generations, measured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ong urban Chinese born between 1930 and 1985. The persistence of status follows a pronounced, robust U-shaped pattern, falling among cohorts educated following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of 1949, and rising among cohorts educated following the reforms of the late 1970s. The pattern is not driven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r by chang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come. The U-shape also appears in complementary datasets covering rural China. We discuss the policies behind a non-monoto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social mobility across the institutional regimes we study.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21:2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够快。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21:3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就是家里在党政机关做干部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会说话,不太会唐突,比较有眼力劲儿,个人气质比较好,但是有时候有耍小聪明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很容易被年长的发现,褒贬不一。说这话不笑掉大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21:3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那些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富有人群有那么差距之外,党政机关的普通人和普通市民又有何差距,不过是势利眼上的高傲和蛮横,总是以为自己是政府机关就比别人高人一等,这就是部分小城市市民的素质和眼界,都他妈21世纪了,还是那种高傲的眼光看人群之分,政府的贪官不过是利用自己的职位做违法的事情,党政机关孩子会来事?最后只是勾心斗角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21:4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机关的人有这种思想才会导致现在政府执政不为民,素质低违法的是恰恰就是这种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5 22:3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狂 发表于 2019-6-15 12:13
有人要说生源,我不认同生源,小学生一年级按照学区划分,没有任何成绩,如何评价生源?又不是高中,没有成 ...

真不如邹城一中……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我爱济宁太白楼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11-26 20:30 , Processed in 0.091399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