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子流星锤,这是所谓的十八般兵器。作为普通人,日常很难一次性见到见全这些兵器。但在文博会济宁展区,有这么一家参展商却满足了众多观众的愿望,十八般兵器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文博会开展3天,目前不算现场销售,我已经接了27万的订单了,都是些博物馆景区等客户。”在文博会现场,济宁董氏古兵器非遗传承人董现行忙着向参观市民游客介绍自家的产品,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全十八般武器。“今天和朋友一块来的,看电影电视都看到过这些兵器,实地见到,比想象的要震撼。”来参观的市民王亮告诉记者,自己仔细观察这些兵器之后,感觉这些兵器制作都很精良,“上面的花纹感觉透着一股历史厚重感,很有分量。” “我们董氏古兵器加工制作技术起源于济宁的红炉业,贯穿济宁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吸纳了各种文化要素,也催生了古兵器文化。”董现行提起古兵器制作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起相关的历史。“红炉业是济宁手工业的代表,起源于隋朝,兴盛于明清,号称济宁十大匠之首,最多时有1500名匠人从事这个行业,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驻跸济宁时,就曾对济宁的手工业给予了高度赞赏。” 董现行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科技发达,有了各种各样的先进制造机器,但为了追求品质,他的所有兵器仍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铸造出来。“一件作品至少耗时一周,多的时候甚至两三个月。就拿6公斤关公大刀来说,主要包括选料、下料,锻打、镂刻、淬火、制作龙吞口、刀穗、连接管(顶手)、刀杆、刀转等过程,最后才组装而成。” 作为文博会的常客,董现行已经参加过多次,他的展台也一向是济宁展区最为热闹的。“去年文博会,订单加现场销售,一共大概是80万销售额。”董现行自豪的表示,自己的十八般古兵器曾先后在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查拳、洪拳、中国华拳演武大会,济宁市全民健身活动日等大型武术活动中展出,受到了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产品除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销售外,还受到了外国友人的青睐,“目前产品都已经销售到了日本、挪威、美国、越南等国家,很受欢迎。” “古兵器制作技术作为中华武文化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中华武文化发扬传承的载体,也是人类科学技术前进的标志,不可或缺。”董现行表示,自己也希望借助文博会这个平台更好的宣传中华武术文化,“以武会友,通过咱的古兵器,认识更多的朋友,更好的传播武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