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65|回复: 12

[济宁资讯] “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专家建议为何“不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6 09:27:1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希望听到的专家建议,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

最近,继话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冲上微博热搜之后,有关“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的话题,也引发热议。不少友纷纷列举自己最想吐槽的专家观点,“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建议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专家建议通勤不要超过两小时”等观点均榜上有名。

为何专家的建议突然“不香”了?对此,有位网友的点评可谓十分精辟:因为很多专家说废话的频率有点高,“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内容也有点多。而且,在现实中,两个特点往往是相互交织的。

就拿“通勤不要超过两小时”的建议来说,专家的初衷也许是希望年轻人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社交和充电,而不是把精力耗费在过长的通勤路途上。可问题在于,在很多大城市,由于高企的房价和水涨船高的租房价格,年轻人住在离单位较远的地方,更多是出于被动和无奈,而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想听到如何有效增加住房供给,怎样让公共交通更为便捷、高效,而不是一句太过悬浮的“别让通勤时间太长”。难怪有网友对此要“阴阳”一句:“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专家建议为何“不香”了?-1.jpg

资料图。武亦彬 摄


这就要求专家在进行公共表达时,起码得有一点现实感。也许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他们可以在象牙塔里潜心治学,针对理想状况来分析,也许专家所处的人生阶段、生活状态与年轻人有所差异,但现实并非理想,了解年轻人的困难,也不需要多么艰深的研究。

既然进入公共领域,针对社会议题建言,就必须秉持基本的共情,对社会现实有冷静、客观的体认。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难点在哪里,应该着重在哪个层面发力,公共政策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否则,就容易隔靴搔痒,甚至说出一些让人“接受无能”的“正确的废话”。

专家应当意识到:自己的权威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如果不珍惜羽毛,频频出现没有营养、缺乏常识的雷人雷语,只会一次次消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社会虽然应当对公共表达保持包容度,但不意味着大家没有最基本的鉴别力,面对明显不靠谱的建议只能无动于衷。

年轻人对专家“废话文学”的回怼,其实更多寄寓着一种社会期待:人们希望听到的专家建议,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共情,不是站不住脚的说教和“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冗余言论。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的信息来源日渐丰富,科学和人文素养也日益提高。他们更加具有平等意识和独立观念,也有较强的“证伪”能力。因此,我们能看到不少专家观点受到年轻人质疑、反驳的例子。比如,对于“空气炸锅致癌论”,就有一些科普博主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看法。

这无疑对专家发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也有利于营造更加科学的讨论氛围。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年轻人并不是见到专家言论就反对,只要建议有理有据,经过深思熟虑,哪怕听起来有些逆耳,也能被他们正视和尊重。

当然,有些时候,对于自己那些被动“出圈”的言论,一些专家也很无奈。自己受访时本来是有完整论述,具有相应的语境和条件限制。但一些媒体出于传播效果的角度,会将内容浓缩成短短的一句或几句话。如此一来,就可能会断章取义,引发歧义。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人出于流量考量,故意把较为耸动的句子拎出来,制造“热搜”话题。

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专家的不负责,也会把社会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吐槽和回怼,对问题的真正解决起不到任何作用。对此,还需避免“流量为王”的传播观念,不去炒作一些明显不靠谱的言论,尽量把更有社会价值的观点呈现出来。

(原标题:“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专家建议为何“不香”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25

来源链接
发表于 2022-5-26 09: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末很多证券公司的专家在电视台做股评,后来他们自己说只要忽悠股民买卖股票就行了,证券公司就赚钱了,至于股民赚还是赔那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不切实际的专家提议,让人们对“专家”很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它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的话要参考着听,普通人的话要认真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间歇性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就不是专家,是砖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电视台的养生节目出了多少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专家颠倒黑白,故弄玄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 说话说行内话,别说行外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专家不露其名,有些打着专家的幌子骗人,专家与专家打嘴架等现象令人生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个专家九个砖,剩下一个往烟囱那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10:1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间歇性精神病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11-27 21:00 , Processed in 0.09536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